备战海外专利布局

2015-02-19 02:42法人王映
法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布局专利

◎ 文 《法人》见习记者 王映

如何盘活专利资产、实现专利最大价值、为产业提供支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5年初,雷军在小米印度发布会上大秀英文的视频引爆了网络,同样红火的,是小米向印度市场进军的步伐。2014年7月,小米带着其低价策略登陆印度市场,有数据显示,截至当年12月销售量已经突破百万。

然而,去年第四季度,爱立信向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递出一纸诉讼,指控小米侵犯其专利。此后,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对小米手机做出的禁售决定,让小米在印度市场一直处于专利泥沼之中。

“小米在印度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案例,只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遇专利侵权风险的一个代表。”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龙翔在9月8日举行的“专利收购:海外专利布局蹊径”主题沙龙上告诉《法人》记者。

在欧洲,也曾发生过康佳、长虹、创维等中国企业被欧洲组织索要高额机顶盒专利费等事件。海外专利储备与布局,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过程中的迫切需要。

“出海”屡遭“狙击”

“未来五至八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提醒华为管理层。这一观点不仅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相符,也同时正在被“启航出海”的中国企业的遭遇所印证。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与地区,随着制造业的海外扩张以及海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其企业都密集遭遇到了海外竞争对手发起的“专利诉讼潮”。而目前,我国企业谋求海外发展过程中频遭诉讼的现象也已露出端倪。

不仅仅是在印度,中国企业在美国、欧洲等地同样面临专利问题带来的挑战。

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所提起的“337调查”为例。数据显示,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企业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遭遇“337调查”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有30%以上的案件涉及中国企业。

“大部分中国企业更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在目前的互联网大潮中,90%的企业都是商业模式创新,基本涉及不到技术创新。”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部首席律师赵虎向《法人》记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欠缺,是遭遇专利狙击的重要内因。

此外,赵虎认为中国企业习惯走到哪步看哪步,常常无法提前想到海外专利布局,从而错失时机。

龙翔进一步介绍说,从国内目前部分产业尤其是电子产品产业类发展的脉络来看,整体可以概括为“国外引进—代工生产—产能提升—产业自主化—海外发展”这五个主要阶段。由于这些产业领域普遍存在从海外引进技术并消化,逐渐实现产业自主化,再谋求海外发展这一流程,所以此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技术专利储备不足、海外专利尤其缺乏的窘况。

长久以来,中国企业与海外同行在专利意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差距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所以海外跨国企业成熟的专利部署和策略经验,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目标。

“备战”意识提高

七星天海外事务总监张笑冰博士建议,企业面对海外市场密集的诉讼,“应当以备战心态来构建专利武库”。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共提交2.5539万件专利申请,较2013年增长18.7%,是全球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国家,申请总量继美国、日本之后位居全球第三位。

赵虎认为,我国已经可以被称作“专利大国”,而下一步大家讨论更多的是如何进化为真正的“专利强国”。

“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了运用专利来争夺市场、发展战略,比如华为、中兴等顶尖的科技企业,它们在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即使跟美国的企业相比也是名列前茅。”赵虎告诉《法人》记者。

有资料显示,2013年,欧洲专利局共收到266000项专利申请,其中的1077项专利来自于华为,专利申请数量已跻身欧洲专利局前十五,位列第11位。

不过一直以来,国内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多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在此领域并不活跃。

除了专利储备之外,张笑冰认为,中国企业还应当主动应对国际专利诉讼,因为诉讼才是检验专利布局质量的唯一标准:“最终检验专利布局质量的,不是专利局,而是市场和法庭。”

布局尚存门槛

“目前,国内企业构建海外专利库,绝大多数以自己申请为主,极少数情况下才辅以海外专利收购。”在上述主题沙龙上,龙翔解释了目前国内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主要方式。

对于海外专利申请的途径,赵虎对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一是通过巴黎公约途径直接申请国外专利;二是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先在本国申请专利,然后再通过国家阶段申请来进入国外的知识产权局。

目前来看,国内企业在海外进行专利申请,通过当地的专利服务机构是更加专业、稳妥的途径。但为了节省成本,企业往往会选择国内的代理机构甚至自行申请,从而造成专利申请的不专业、流程错误等问题。

“如何能把专利写好,是个技术活,这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人才。”赵虎指出,专利收购无疑是更有效率的途径,能够更加快捷、直接地获得专利。

而通过收购来进行的海外专利布局,目前还只是大型企业,如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个别企业的行为,中小型企业的专利收购鲜有耳闻。

不过赵虎在肯定收购效率的同时,对通过收购取得的专利是否核心、优质持有保留态度。

对于专利收购存在的门槛,龙翔解释道:“这固然有海外专利往往价格不菲、存在制度壁垒、收购难度大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因为企业缺乏专利收购的信源、渠道,以及专利筛选、估价议价等方面的能力。而海外专利收购代理服务价格高、机构少,国内这方面的专门企业更是付之阙如,使得大多数中国企业欲购无门。”

创新“猎手”模式

如何盘活专利资产、实现专利最大价值、为产业提供支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龙翔介绍,截至目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解决专利侵权和诉讼风险等问题,普遍成立了各类专利基金。如日本的生命科学知识产权平台基金(Life Science IP Platform Fund),韩国的IP立方体合作伙伴基金(IP Cube Partners)和知识探索基金(Intellectual Discovery),中国台湾的迈特基金(Medtech Fund)和台湾IP银行等。

在以上基金中,既有政府主导的专利基金,也有民间企业和机构自主发起的专利运营基金,它们都分别承担起了为相关领域企业在专利方面保驾护航的作用,并以此为模式扶持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对于正处于海外侵权诉讼高峰时期的中国来说,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利用专利联盟、专利池推动和促进行业发展,政府和民间资本正在共同尝试推动以运营养规模。

以“海外专利收购—国内运营”为基本模式的海外专利运营基金,也是七星天所做出的尝试。七星天将此模式命名为“IP Hunter”(猎手)模式,旨在帮助国内企业猎取物美价廉的海外专利。在9月8日举行的沙龙上,七星天发布了“IP Hunter模式”,同时公布了与一家日本大型企业所签订的专利转让协议,获得了该企业近220件专利。这批专利共包括50余件美国专利,110余件日本专利,28件中国专利,以及若干韩国、中国、台湾、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这一批专利主要集中在LCD、LED和OLED等技术领域,同时,在显示面板结构、生产工艺、及3D立体显示等方面也有涉及。

“这种猎手模式对收购团队的专业度要求非常高。”一位专注专利大数据分析的业内人士告诉《法人》记者,判断与取舍专利的品质和价格,都需要丰富的经验、知识和资源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服务创新与企业之间的双赢。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大潮来临,国内部分企业与产业海外专利需求日渐增多。而以海外专利运营基金为基础的专利“猎手”模式,无疑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高质量技术专利打开了渠道,对企业海外专利战略和布局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布局专利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以专利布局洞悉泰雷兹发展与创新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