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存节气――周景臻少将的故事

2015-02-20 05:15黎全三
西江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署新军

黎全三

清廉存节气――周景臻少将的故事

黎全三

周景臻(1889—1967年),字蔼纯,祖上是广西苍梧县龙圩长洲寺冲正湖村人,其父少年经商,二十多岁时携妻子在广州落业。周景臻于1889年出生于广州,天资聪慧,读书十分勤奋,中学便考入广东(黄埔)陆军速成学堂,弃文从武。

屡立战功

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会员、广州新军炮兵排排长倪映典领导新军起义,决心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年满21岁的周景臻参加了新军起义。

1910年2月12日早上7点,广州原新军统领李准命令巡防吴宗禹、协统张哲培,率队进攻起义新军,情势十分危急。倪映典洞察到敌人的阴谋,遂亲往一炮营,振臂高呼:“事急矣,我亲爱诸同志速起。战亦死,不战则速死,誓与李贼同亡!”炮营刘广荣、黄大俸、冯启治等百十人率先响应。管带齐汝汉率队欲缴械投降,并欲制止炮营行动,倪映典一枪击毙齐汝汉。左队官黄景和、右队官周景臻及排长陈鼎强、莫国华,司务长梁耀宗马上率所部集于操场,接受倪指挥。这一仗,周景臻率部机智勇敢歼敌,倪映典十分嘉许。

1918年,护国军第五军魏邦平部成立炮兵营,周景臻出任第五军炮兵营营长,在两次护法战争中,屡立战功,升任为团长。1927年,周景臻调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参谋长兼三十九团团长,军长由广东省主席陈铭枢兼任,驻中山。

1928年1月,第十一军军长由蒋光鼐升任,兼广东南区善后委员,周景臻随二十五师驻钦州。1932年1月,周景臻被委任为广西省财政厅特派员。

1932年3月,广州绥靖公署成立,下设五个区公署,周景臻调任广东南区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0月,广东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辅助机关,南区绥靖公署撤销。11月11日,周景臻出任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茂名县县长,兼任第七区保安司令,1937年4月1日授少将衔。1939年3月,改任广东省第六区行政督专员兼保安司令,驻节兴宁,时年50岁。

大义凛然

1938年至1944年,周景臻基本上从事政府工作。1944年,日军欲打通粤汉通道,拟向广东东江进犯,兴宁城形势顿时紧张。周景臻身兼保安司令,守城护民是他的一贯主张,他的保安司令部仅有一个团的地方杂牌军,在疯狂的日军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周景臻满腔正气,他有条不紊地部署守土方略:一边组织群众坚壁清野,随时准备向大山区撤离;一边颁布文告,扩招兵员,组织专人训练,准备与兴宁城共存亡,给予日军坚决的打击。

周景臻的决心和行动,得到兴宁城全体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鬼子没有到兴宁,但事后老百姓对周景臻将军的大义凛然仍赞不绝口。

清正廉明

周景臻在第六区任职期间,正是全国抗战的艰苦时期,他不但要求部属坚持清廉生活,而且首先对自己提出“七不”严戒并坚决执行:不饮酒、不吸烟、不吸毒、不喝茶、不娶小老婆、不贪婪、不经商(他认为做官经商是与民争利,也是贪婪之源头)。这些良好的作风给时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周景臻夫妇共有九个子女。妻子和子女在乡下与别人合租农舍居住,妻子为了改善生活,在农舍附近开荒种菜。他的长子上学需进兴宁城,却只是借住在他的办公室。儿子和他的堂侄(也在城里读书)中午的伙食菜金每人每天仅是六分钱,可买一小块鱼和一块豆腐,早晚则是和周景臻自己共用一份普通菜肴。儿子在兴宁第一中学念书,每天都是光着脚上学,只有冬天和初春才能穿一双布鞋。每逢星期天休息,他还要求儿子、侄子开荒种菜,补充生活开支。

刚直不阿

周景臻积极奔忙,筹集资金,创建了广东省立兴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聘请进步人士罗雄才为校长。抗战胜利后,周景臻出任没有实权的省政府委员,但他对国民党政府打内战不满,常常与人议论相关时事,并主动参与一家印刷公司活动,因印刷进步刊物,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公开登报警告。时任广东省警察厅厅长曾探问周景臻:“听说你大女儿在延安?”周景臻反讥说:“是就好啦,可惜不是!”厅长听了也无可奈何。

1948年1月,周景臻辞官去了香港,在一家纺织厂工作。上世纪50年代国民党特务在香港十分猖狂,强迫所有中国工厂都要挂国民党的旗帜,周景臻不但不挂,还亲自把别人挂上去的拆下来。特务威胁他,他不予理睬。周景臻一直鼓励子女在国内好好工作,热爱自己的国家。

1967年12月23日,周景臻在香港病逝,享年78岁。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公署新军
基于CMIP6的珠江流域未来干旱时空变化
说说“名词所有格”
晚清新军:朝廷重金打造的掘墓人
用心诠释“孝为先”
从“新军”到“疆军”
他从戈壁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