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备规范对斯奈德选译寒山诗的影响

2015-02-20 07:26朱斌
关键词:斯奈德寒山禅宗

朱斌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论预备规范对斯奈德选译寒山诗的影响

朱斌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借鉴吉恩·图里的预备规范理论,本文研究了斯奈德选译24首寒山诗之原因。研究发现,译者对文本的选择深受当时时代条件和社会文化需求的影响,顺应了当时的主流翻译规范。

预备规范;寒山诗;文本的选择;翻译规范

一、引言

寒山或称寒山子,是我国中唐时期的一位隐逸诗人。他有三百多首诗流传于世。寒山诗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均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受正统中国文学界“待见”,在我们传统文化的教科书里、唐诗选集里及文史参考资料里,很难见其踪影,对其研究者自然也寥寥无几。[1]1-3然而,寒山在海外却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他的诗在中国的港台、朝鲜、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受到了高度的评价,被翻译成众多语言,广为传播。其诗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诗人斯奈德(Gary Snyder,1930-)译介到美国后,更是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此时的寒山得到了众人的极力追捧,甚至掀起了一股“寒山热”,正如其诗所云:“忽遇明眼人,即自留天下。”

目前,关于斯奈德寒山诗译本内容的相关研究颇丰,但关于译者对文本的选择的议题鲜有深入研究。例如,为什么译者要选择中国唐诗进行翻译?唐代优秀诗人云集,为什么译者偏偏选择了一个在中国文学里“受冷落的诗人”——寒山?为什么译者仅选择了300余首寒山诗中的24首,而不是全选呢?本文拟借鉴图里的预备规范理论,研究斯奈德之所以做出这些选择的原因。

二、图里预备规范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翻译规范进行了研究,即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开始的以卡特福德(Catford)为代表的传统语言学角度的规范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以伊贝特(Neubert)为代表的篇章语言学角度的规范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图里(Toury)、赫斯曼(Hermans)、切斯特尔(Chesterman)为代表的翻译研究学派角度的规范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当中,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可谓影响深远。在他看来,翻译是受文化限制的活动。该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传统,即至少两套规范体系——源语文化规范和译语文化规范。[2]56在翻译规范的理论框架中,图里指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受三类规范的制约: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和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要么倾向于源文的读者习惯,遵照源语规范;要么倾向于目标文化的读者习惯,遵照译语规范。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抉择,主要包括结构规范(matricial norms)和篇章语言学规范(text-linguistic norms)。预备规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与翻译政策(translation policy)相关,即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目标文化对哪个时代、哪些作家、何种文类或者流派的作家感兴趣?[3]74译者所做之抉择往往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条件、社会需求及目标读者等相关。例如,“五四”之前在我国出现的三次翻译大潮,译者对题材、主题及源语的青睐无疑都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需求密切相关。二是与翻译的直接性(directness of translation)相关,即是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还是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即是否允许第三方语言的转移(retranslation)?斯奈德懂中文,而且有著名汉学家陈世骧的指导,自然选择了直接从汉语翻译。因此,接下来本文对翻译的直接性不做讨论,仅探讨预备规范中翻译政策对斯奈德文本选择的影响。

三、预备规范理论观照下的斯奈德选译寒山诗

译者选择何种文本进行翻译并不是随意的,而需要考虑在这一特定时期,目标文化是否对源语材料的国别、原作者、主题思想等有特殊的青睐。也就是说,需要考虑所译文本是否会受到目标文化的接纳。接下来,本文将探讨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政策——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对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

(一)20世纪50年代和谐翻译场:第二次翻译高潮

据赵毅衡考察,中美在诗歌方面的碰撞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在这个时期,一些美国文化人开始翻译中国诗,但多是通过欧洲译本的转译,结果中国味道所剩无几。[4]1-2美国对中国诗歌的正面碰撞和大量吸收要数20世纪的两次翻译大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的头三十年;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的50年代起,正值斯奈德译寒山诗所处的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许多美国人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进而开始怀疑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一些人“试图在欧美传统文化之外(如悠久神秘的东方文化)去寻求新的思想和道德观念”。[5]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诗坛翻译学习中国古诗成了风尚,对中国诗歌掀起了第一次翻译高潮。那一段时期在美国出版了多种中国古诗的英文文本,例如庞德(Ezra Pound)英译的《神州集》(Carhay,1915),美国女诗人洛威尔(Amy Lowell,1874-1925)和埃斯柯夫人合译的《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1922),弗莱切(W.J.Bainbridge-Fletcher)翻译的《中国诗歌精华》(Gems from Chinese Verse,1918)和《中国诗歌精华续编》(More Gems from Chinese Verse,1919)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物质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所谓的“美国梦”其实已经实现了。正如詹姆斯·威廉·柯门所说:

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早期是“美国梦”的鼎盛时代。美国不仅在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占据了一个几乎是空前的政治、经济的霸权地位,而且是一个美梦成真的时代已来临,对所有的美国人——至少所有的白种美国人——财富和舒适生活似乎唾手可得……然而,消费文化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却充满各种心理上的矛盾。[6]43

可见,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军事强盛。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高度发达的社会却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即人们的精神家园的极度缺失。知识分子对西方商业文明和物质神话感到失望,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现有社会的不满,因此“主张‘天人合一’、‘回归自然’、‘中庸之道’和‘和平宁静’等观念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再度受到美国社会的关注”。[5]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量中国诗歌被译介到美国,以弥补国人精神与思想之需求,从而掀起了对中国古诗的第二次翻译高潮。此次翻译高潮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远远超过第一次诗歌翻译热潮。

(二)20世纪50年代社会文化需求:禅宗文化盛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西方帝国如大英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没落,而那些曾经受西方国家控制的第三世界民族则逐渐独立并开始强盛起来,这极大地挫伤了西方人的自信心,开始质疑他们曾经信奉的宗教信仰和引以为豪的西方文明。加之,二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军备竞赛异常激烈,人们似乎看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这让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垮掉一代”,感到西方文明的压力,对于“违反自然的基督教和种种政治观念,以及由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形成的现代工业文明而感到深深的忧虑”。[7]461此时,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充满异域色彩的远东文化,渴求找到治愈西方“疾病”的良方。

在这样的环境下,东方的禅宗思想在美国引起了重视。他们发现充满异国情调“其注重内心的自由,其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极其注重艺术表现的价值”[6]45的禅宗思想正是他们所寻求的,正好可以填补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对这些美国青年来讲,禅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发现禅宗思想比迷幻药和性解放等方式在抗衡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思想和信仰上更有效,也更有益身心健康。“尤其是禅者寡欲淡泊的生活方式、禅宗对人类道德规范的训诫和对物欲膨胀的嘲弄,使得众多美国人对禅宗能消除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充满了憧憬与期待。”[8]208而据赵毅衡考证,有三个人对禅宗思想在美国的生根、发芽和成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位是日本人铃木大拙,第二位是西方学者韦利,第三位则是美国禅学家艾伦·瓦茨。他们出版了大量有关禅学的著作。正是他们的鼎力推动,美国掀起了对禅学的持久兴趣。[4]320-332到了1950年代末期,“美国各地的文学艺术杂志上出现多篇有关禅宗的论文和故事,还有禅诗和禅画等。美国各大学东亚系所开设的佛教史课程也成为热门课。”[9]12可见,在20世纪50年代,禅宗思想在美国已受到许多美国学者、大众的追捧和热爱。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正值美国翻译中国诗歌的第二次高潮,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总体表现为开放接受的态度,尤其是对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诗歌的青睐,这为当时斯奈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营造了和谐的翻译场。但是中国古典诗歌众多,斯奈德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处于“边缘化”位置的寒山诗呢?图里认为,激发翻译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目标文化的某种需求。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亟需用于重构美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异域文化。而作为禅宗佛学的生动体现,寒山诗的基本基调是回归自然的呼声、是知觉的感性和反抗社会习俗的精神。例如,第24首“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和第17首“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从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寒山奇异的衣着打扮、不羁的举止言行以及倡导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精神,与当时的美国社会青年在外貌、思想和价值追求方面是惊人的相似,这样的诗歌正是美国社会所迫切需求的,更是“垮掉一代”青年们所渴求的。正如赵毅衡所言,“寒山追求佛教的理想精神,隐于山林,唾弃‘文明社会’,更可以作为垮掉派的代言人。”[4]157寒山诗300余首,斯奈德摒弃那些劝世诗、宣扬孝道诗及大量充满谐趣的俗语诗,仅选译了关于寒岩和禅境的24首诗。斯奈德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当时翻译政策的考虑和目标语对所选文本接受态度的考虑。译者“对拟翻译文本的选择通常会排斥那些与本土利益不相符合的文本。”[10]67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禅宗文化相当盛行,人们试图借“禅玄互证、佛老结合的东方模式作为西方文明的补充结构和矫正力量。”[8]207若大量选择那些俗语诗和劝世诗来翻译,必将遭到本土文化的“不待见”,甚至拒绝,因为表现禅机的寒山诗才与他们本土利益相符,才是他们所期待的。

四、结语

翻译首先是个选择问题,即“译什么”。但这种选择,“决不仅仅是译者个人的自由选择。它要受到诸如历史、社会、文化、政治、审美情趣等多种外部的和内部的因素的限制”。[11]斯奈德选译24首寒山诗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对禅宗思想的痴迷以及对寒山和寒山诗的热爱等主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当时预备规范的影响,即20世纪50年代正值美国翻译中国诗歌的第二次高潮,这为中国诗歌进入美国赢得了和谐的翻译场,以及当时美国文化亟需从东方文化获取养分,特别是从像充满禅机的寒山诗这样的素材中寻求救治美国“疾病”的处方。可以说,斯奈德选译的寒山诗在国内翻译政策的影响下,遵循了当时预备规范对文本选择的要求,为译本能在本国的接受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钱学烈.碧潭秋月映寒山:寒山诗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廖七一.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五四前后文学翻译规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赵毅衡.诗深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的现代诗[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5]朱徽.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4-89.

[6]钟玲.中国禅与美国文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朱徽.中美诗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8]胡安江.寒山诗: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Venulti L.The Scandal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2.

[11]许钧.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1):62-68.

(责任编辑:刘晓红)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reliminary Norms on Gary Snyder’s Text Choosing

ZHU Bin
(Graduate school,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Norms theory by Gideon Toury,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Snyder’s choosing 24 Cold Mountain poems.It reveals that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ext to be translated is influenced by the then social situation and demands,which complies with the mainstream translation policy at that time.

Preliminary Norms;Cold Mountain poems;text to be translated;translation norms

H315;I046

A

1004-342(2015)06-76-04

2015-10-27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翻译规范视域下中诗英译策略研究——以斯奈德译寒山诗为例”(2014PY40);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翻译规范视域下斯奈德译寒山诗策略研究”(sisu201416)。

朱 斌(1985-),男,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斯奈德寒山禅宗
禅宗软件
期待视野对斯奈德接受寒山诗影响分析
寒山即景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Poet’s Peak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书法作品欣赏
“懦弱”的纳粹士兵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