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输注泵在重型颅脑损伤伴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2015-02-20 09:27金妍王爱凤丁涟沭王伟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泵入加热器胃管

金妍 王爱凤 丁涟沭 王伟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经验教训·

肠内营养输注泵在重型颅脑损伤伴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金妍 王爱凤 丁涟沭 王伟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目的 探讨持续使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带有人工气道患者鼻饲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NICU病房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开始给予鼻饲流质,观察组采用营养输注泵及加热器途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鼻饲法,对比两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如:腹胀、腹泻、呛咳、误吸、堵管等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以较好地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及加热器持续滴注,可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

重型颅脑损伤; 人工气道; 营养输注泵; 鼻饲并发症; 护理

Severe brain injury; Artifical air-way; Nutrition iufusion pump; Complication of nasal feeding;Nursing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较长时间昏迷,吞咽及进食困难。由于颅脑损伤后的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增加,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临床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对肠道营养在颅脑外伤应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供给,在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我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对70例有人工气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肠内营养输注泵及加热器及传统的推注鼻饲法),行早期(术后2~3 d)肠内营养供给。鼻饲液为我院营养科配置的鼻饲流质饮食。通过对比发现,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及加热器进行鼻饲液的泵入,不仅减少了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而且明显降低了人工气道患者呛咳、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需经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的70例患者,男45例,女25例,年龄(40±26.5)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60例,气管插管10例,均无麻痹性肠梗阻等胃肠功能障碍。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营养泵组,35例)和对照组(传统鼻饲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术后2~3 d),留置一次性硅胶胃管(F 16号),经鼻腔置入胃内,证实在胃内后,使用防过敏鼻贴妥善固定,并作好相应标记(置管日期、置入深度)。肠内营养液全部为医院营养科配置的鼻饲流质液,每瓶200 mL热卡501 kJ,根据NICU重症患者每日所需热卡为104.5 kJ/(kg·d),再配合肠外营养,制订每日为1 200 mL,由胃管内注入。期间使用气囊压力表严格监测气囊压力4 h 1次,确保气囊压力在22~32 cmH2O 安全范围内。

1.2.1 观察组 应用佰通肠内营养输注泵,一次性营养供应管路及与机器自带的加热器进行加热,鼻饲前抬高床头,并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20 mL温开水冲洗胃管,连接营养管路与胃管,调节泵入速度为50~100 mL/h(第一次肠内营养起始速度宜慢,以50 mL为宜),加热器温度控制为38~40 ℃,每日总量在12~24 h内,匀速泵入。每4~6 h应用20~40 mL 温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推注方法,将每日鼻饲液总量按4 h1次进行鼻饲, 每次将约200 mL鼻饲液用50 mL注射器连接胃管缓慢推注鼻饲,温度为38~40 ℃,鼻饲时间10~15 min。鼻饲前抬高床头,并确认胃管在胃内,鼻饲前后均用20~40 mL温水冲洗胃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每日大便次数3次以上,伴有大便性状改变,且>200 g)、恶心、呕吐、出血等消化道症状,有无返流、误吸、堵管等其他鼻饲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3.1 鼻饲液持续泵入能明显减少腹胀、腹泻的发生,有利于肠内营养的充分吸收 持续缓慢泵入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分泌SIA,增强肠道的机械运动和免疫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1]。由于肠内营养持续泵入时的容量、速度、温度的准确性及可调性,减少了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容易为患者提供大量的营养液,且有利于营养液吸收,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3.2 营养泵持续泵入法安全、有效 持续泵入法使要素膳匀速缓慢地进入消化道,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避免了腹泻、腹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且有利于减少胃内潴留,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卧床、胃动力缺乏患者,特别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由于支气管与外环境直接相通,其作为免疫第一道防线的鼻咽失去了防御感染的功能,口鼻腔的分泌物若不及时清除,极易通过人工气道的侧壁直接流入支气管。颅脑损伤后,患者存在吞咽、咳嗽反射降低,加之人工气道患者多有声门关闭障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而鼻饲管本身又可引起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可能性[2]。而营养素的匀速泵入,以其减少返流、误吸、改善营养状态和增强免疫力两条途径,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营养泵应用简便,速度均匀准确,也大大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时间,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通过对70例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同输注方式的结果可以看出,严格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营养膳食要素,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肠内营养泵及加热器的使用,对减少人工气道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具备一定的优势及可行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操作造成鼻饲速度过快或过慢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1] 彭南海,倪元红.肠内与肠外营养护理20年的进展与展望[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2):94-96.

[2] 颜波儿.人工气道患者两种鼻饲方法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35-336.

江苏省医学会重点人才基金(编号:RC2007029)

金妍(1980-),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

王爱凤,E-mail:13770483620@163.com

R472

B

1002-6975(2015)05-0462-02

2014-07-28)

猜你喜欢
泵入加热器胃管
高效沥青加热器在沥青生产及储运中的应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华龙一号稳压器电加热器套管冷装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某厂1 000 MW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不畅分析与治理
电动汽车PTC加热器双重保护装置及方法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