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刍议

2015-02-21 02:35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本性圣人老子

程 军

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老子“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刍议

程 军

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老子的教育思想以“自然无为”观念作为核心,认为理想的教育必须符合“道”的运行法则——“自然无为”。这一原则贯穿于老子理想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基本原则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在教育的目标设定上,老子坚持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复归于朴”;在教育的基本原则上,老子倡导“无为自化”的教育理念,鼓励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教育的具体方法上,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鼓励潜移默化的引导式教育或“无痕”教育。

老子;自然无为;复归于朴;无为而无不为;行不言之教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开创者。其思想既幽眇精微,又博大宏富,创造了一个极其复杂、精深、宏大的观念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环绕着这个观念而开展的。”[1]13老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以“自然无为”观念作为核心的,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道”。老子认为“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又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而“道”的运行方式或状态就是“自然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以下所引《老子》一书时只注出章次)“道”依其本性而言就是“自然”,“道”甚至就等同于“自然”。这里的“自然”一词,“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2]这种顺任自然、任物自化的状态,就是一种道之“无为”的状态。它“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第64章)。因此,老子认为,教育要符合“道”的原则,也就是要符合“自然无为”的原则,同时这一原则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育的具体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得以体现。

1 复归于朴——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目标

在教育的目标设定上,老子坚持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复归于朴”。按照现代的说法,老子所倡导的教育应当“以本真、素朴和自由人性的敞开实现为终极目标”[3],促使人恢复其自然本性。老子的这一自然主义教育目标,主要是针对春秋时期盛行的儒家“有为”教育思想和目标而提出的。在老子看来,儒家所强调的通过积极的“礼乐教化”来完成君子品格的培养和完善,或者运用“仁”“义”“礼”“智”“孝”等伦理信条强制性地对普通百姓进行道德灌输的做法,儒家的主张不仅不能使其人性恢复自然、素朴的本真状态,反而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堕落,从而带来了贪欲、虚伪、狡诈、罪恶等诸多社会丑恶现象。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所发生的种种社会罪恶和国家动乱现象,在他看来恰恰是“有为”、非自然的教育所带来的恶果,“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18章)。

老子关于教育目标的自然主义思想,古今中外都不乏认识相同相类者。例如,法国18世纪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就坚持自然主义的教育目标,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使人性归于自然和淳朴,培养出一种“自然人”。他要求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 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压制和强迫,教师只须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取得主动地位。这一主张显然与老子“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基本一致。老子“复归于朴”教育目标在当代仍然有积极的价值。在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某些外国学者提出的教育的理想人格范型,就与老子的这一教育目标颇为神似。他说:“真正成熟的人具备这样的特征:他已从童年长大,但并未失去童年时的最美好天性。他保持了婴儿时期原始的情感,幼儿时固执的意志自由,学前时的好奇心、玩性和欢乐……他把这些特征熔为一炉,铸成一个新的淳朴的模型。”[4]

2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自化”教育原则

既然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恢复“赤子之心”,使其“复归于婴儿”,那么其理想的教育方式就不是一种积极的、“有为”的、从无到有的建构,而是抱着一种“无为”态度对人的先天自然本性的追忆和还原。这种“教育之理想即在希望能复此本真存此天性,使得自于道之本性能湛然清明……强调以自然发展之方法来存养滋长本性。”[5]然而,这种“自然发展之方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呢?老子明确指出,“我无为而民自化”(第57章)。这是道的“自然无为”本性对教育者(圣人)提出的具体要求。老子的“无为”并非毫不作为,而是首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顺应教育对象的客观情况而不乱为、不妄为。用老子的观点来看,以儒家为代表的运用礼乐来教化、教育民众的方式,“尚贤”“尚能”的教育理念以及伦理化、功利化的教育目的,都是“有为”、强为、妄为,是对人之自然本性的过度雕琢和强制性的约束,而不符合道的“自然无为”本性。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庄子曾经以鲁侯养鸟的故事,对这种“有为”教育方式的弊端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抨击。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庄子·至乐》

鲁侯不遵循事物(海鸟)的客观规律,未能顺应对象的自然本性,只是以一己之偏见,自以为是、主观盲目地对海鸟做一种强制性的喂养(教育),显然是一种“有为”、强为、妄为,其结果只能是好心办坏事,对喂养(教育)对象造成严重的戕害。老子所说的“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的警示,在这个例子中得到了最形象的应验。

在老子的“自然无为”教育理念中,“无为”除了不妄为、不强为的意义之外,还蕴含着“无不为”之义,即“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的辩证本性的体现。“道”的本性是无欲无为的,它无目的无意志地创造了宇宙万物,同时又毫无私心地任一切万物自然地孕育、发展和淘汰,这是“道”的“无为”之伟力;而宇宙万物得“道”之“无为”之伟力而各得其所、滋生繁衍而生机盎然,这又是“道”的“无不为”之功。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圣人)的“无为”与“无不为”是和谐并行且互为因果的。教育者顺应教育对象的自然本性,不妄为、不强为,就不会违背教育的客观规律,同时使他们摆脱学习的功利心,摒除私心杂念,专心致志,不骄不躁,忘我随心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这样做(无为)的结果就能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乐趣和生活的自然状态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原则的问题上,只要顺自然而行, 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陈鼓应先生曾经说过,“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见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1]35陈先生的这段话运用到教育领域也同样适合。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教育方面,就是要让教育对象有最大的自主性并鼓励每个人的个性和特殊性的发展,允许其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独创性充分和自由发展。

老子认为,自然界的“水”最能体现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水的特点是柔弱、处下,其功能是滋润万物。其中柔弱、处下体现了圣人“无为”的品质,而能滋润万物则体现了“无不为”的功能。老子所说的“圣人”就是具有“无为”的境界却能够成就“无不为”的大事业之人。而对于教育者而言,“无为”的教育原则也同样能够成就“无不为”的良好教育效果。老子的“无为自化”教育原则,充分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自主性,倡导一种类似于现代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一种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鼓励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自律和自我完善,将自我的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6]267这一教育原则把教育者的功能定位在引导、辅助和监督的位置上。首先,教育者应当具备“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的“玄德”,而不可自是自彰、居功自傲而失去了谦逊自省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因为教育者的教育效果以及教育目的的实现,并非其一己之功,而主要是依赖对教育对象本身潜力或天赋的一种“自然”的达成或完善。其次,教育者还应当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要抛弃那种刻意、“有为”和反自然的强行灌输和统一规制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每个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和内在心理,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从“知之者”转化为“好之者”,进而成为“乐之者”。

3 行不言之教——老子“自然无为”式的教育方法

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老子为了实践其“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教育信念,提出了圣人(教育者)所奉行的“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其中“无为”是“不言之教”的精髓,而“自化”则是“不言之教”的最终旨归。这里再次体现出老子教育思想的辩证性质:教育者虽然“不言”,却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为有意识的教育,却又表现得如同春风化雨一般自然而然,丝毫不露痕迹。

老子的“行不言之教”,首先要求教育者要自觉地体“道”,把教育的内容——“道”——内化到自我的思想意识深处,在个人的情感和价值上认同“道”甚至成为“道”的人格化身。于是,教育者就不是他人思想的“传声筒”或者贩运知识的“二传手”,他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依靠过多的、空洞的语言来对教育对象进行说教,而是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美德为教育对象树立一种符合“道”的要求的人格典范,运用自身人格的力量去引导他们对“道”产生情感共鸣并接受其感化。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2章),认为圣人(教育者)只要坚守“道”,唯道是从,就可以作为天下人(教育对象)的法则或范式;而天下人只要以圣人为典范,遵从、仿效其“无为”之道,顺着自己的自然天性而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能达到与“道”冥合的境界。因此,在老子心目中,最好的教育者并不是那种对教育对象事事关心、耳提面命、强为灌输的“多言”之人,他们应该“悠兮其贵言”(第17章),总是显得悠闲无为、少言寡语,所说话语不多却又字字珠玑、分量十足;他们纯任自然,对“道”身体力行,用身教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自己的教育对象。

最后,老子的“行不言之教”在强调圣人(教育者)之教的“无为”性质的同时,非常注重教育对象的“自化”。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虽然这句话常常被解读为统治者的治国御民之术,但是显然它也同样适用于教育者的教育之道。《老子》一书中其他的许多言论,也都可做这种理解。(第57章)这里的“自化”“自正”“自朴”等都强调教育对象的自我领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理想的教育者的最大作用在于让教育对象的自然本性和好奇求新的倾向顺其自然地发生、发展,让教育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让教育活动“是其所是”地自然进行。只有尽量消除教育环境中外在的强制性、压抑性力量和因素,才能让潜藏于教育对象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通过内在学习需求的自然释放而实现自我教化和自我发展。老子曾经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意谓教育者对待教育对象应当和天地大道对待万物一样,无所偏私,无所用心,一切任凭教育对象自我发展,任其天性自然生发。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提倡的“自化”或自我教化,绝非那种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在老子看来,教育者虽然不言,却又要做到“不言而善应”(第73章);虽然无为,却要做到“不召而自来”(第73章)。好的教育者时时刻刻都不让教育对象感觉受到束缚和压制,同时又时时刻刻掌握着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动向,不断纠正教育对象自我教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这显然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教育艺术!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与美国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倡导的“非指导性原则”教育理念颇有异曲同工之处。罗杰斯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视对人的内在潜能的挖掘、发挥和自我实现,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要真正掌握任何知识,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才能完成,而这一点仅靠教育者的外在说教和灌输是无法完成的。显然,罗杰斯的这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老子意义上的“无为”教育或“不言之教”——尽量少干预学生,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学习自主,反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天性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 结束语

关于老子的“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历代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对其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解释和阐发。本文在这里只是对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然而,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来说,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脱离本本主义的研究方式,对这一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当代转换,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在当代焕发出无限生机并发挥积极作用的“活”观念,而不是变成埋在故纸堆里僵死的观念“化石”。毫无疑问,老子的“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实践中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原则的修正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它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当代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长久的作用。而如何将传统的老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实践相结合,虽然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任务,却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50

[3]唐劭廉,吕锡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教育思想的当代合理性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31

[4]斯通.儿童和少年:人在成长时的心理[C]//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5]王柏寿.老子书中所见的教育原则[J].教师之友,1990(3):25-30

[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7]黄登山.老子释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9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4.007

2014-09-10

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道家美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专业艺术教育的借鉴意义研究”(acjyyb2014070)。

程军(1975-),安徽宣城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B223.1

A

1673-2006(2015)04-0024-04

猜你喜欢
本性圣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智者老子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本性最美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