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以大飞机产业为例

2015-02-22 03:04严海宁程凡哲

严海宁, 程凡哲

(南昌航空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国家意志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以大飞机产业为例

严海宁, 程凡哲

(南昌航空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摘要:产业集成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国家意志在其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文章以大飞机产业为例,对国家意志在产业集成创新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提出国家意志影响产业集成创新的四个方面:战略集成、组织集成、市场集成和技术集成,指出未来国家意志还需要与市场机制更紧密地融合,以形成我国独有的创新优势。

关键词:国家意志;产业集成创新;大飞机

一、前言

随着全球产业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仅仅依赖企业个体单项技术的创新,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产业的集成创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集成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在逐步从单个企业层面向整个产业层面延伸扩展,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朱孔来认为,产业层面的集成创新主要是指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加强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发展技术集成产业[1]。张继宏和罗玉中构建了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2]。邢蕊等基于全国八个典型高新区的产业数据,建立了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3]。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概念框架或区域层面上,缺少对具体产业集成创新过程的深入分析;此外,现有文献往往忽视了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对其重要性缺乏清晰认识,使得在对产业集成创新的研究中,迄今尚未见到关于国家意志的专门探讨。

为此,本文选择了大飞机(主要指大型客机)产业,对国家意志在其集成创新中的影响展开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个产业,是因为它是被世界公认的“大国重器”,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综合性强,涉及众多学科和部门的系统集成。不论是从引领产业发展还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亟待通过集成创新发展壮大。目前国家已经把大力打造大飞机产业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政府要竭尽全力完成的公共诉求。具体而言就是为了实现产业重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国家统一组织协调各种资源,以设置重大项目为依托,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国内企业为主体,广泛地寻求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创新。近年来大飞机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高度瞩目,其中国家意志的影响渗入到了产业集成创新的各个方面,无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在研究框架上,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产业集成创新的研究还略显不足,本文借鉴了其他学者对企业集成创新的研究成果。陈劲从企业内部把集成创新分为战略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4]。黄燕和彭灿认为,企业要提高集成创新绩效,需要全面整合集成技术、组织和市场这三个维度的创新要素[5]。笔者认为技术集成和知识集成都可归为广义的技术集成,综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国家意志影响产业集成创新的四个方面:战略集成、组织集成、市场集成和技术集成(见图1)。国家意志首先通过战略集成总领全局,然后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集成引导市场集成,并传导到技术集成,在四者的合力下推动产业集成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也是其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图1 国家意志影响下的产业集成创新

二、战略集成

进入21世纪以后,“自主创新”战略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中集成创新战略特别受到国家青睐。这可能是由于集成创新能够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整合各种先进技术的优势,即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使得集成创新比原始创新的门槛更低,同时又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视野更为开阔,是自主创新中效能最高的一种创新形式,因而能迅速形成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于政府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是仅靠个别企业很难进行产业层面上的集成创新,国家的适当干预却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需要国家出面协调和引导,尤其是在战略上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由于产业集成创新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延续时间长,选择何种产业、涉及哪些技术,以及如何进行集成等等,都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长期的规划,才能使其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国家在具体的方针政策上给予明确指导,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扶持,才能保证相关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大飞机产业为例,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客机项目位列“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与核反应堆项目成为仅有的两个由国务院直接管理的专项,标志着大飞机研制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其后又先后被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并提出C919大型客机2014年要实现首飞和2016年实现首架交付用户的明确时间表。在具体的生产和引进技术的方式上,由于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飞机项目采用了国内企业担任主制造商和全球招标供应商的模式。这样既能通过掌握整机设计和总装,确保我们在大飞机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又能使C9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大部分关键零部件由国外厂商提供,但是引入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要求国内外供应商建立合资公司或者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战略的实施,确保了我国大飞机产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和项目的进展顺利。

三、组织集成

国家一旦在战略集成上明确了国家意志后,就必须有具体的组织来负责完成,这就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集成整合。国家意志一方面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组织,代表政府在中央层面完成各个部门和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另一方面需要在外围层面建立分工合作关系,避免相互之间无谓的竞争和迅速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高效的协同创新。组织集成的运作在兼顾“中心组织集成”与“外围组织集成”的同时,在充分发挥中心组织的核心和领导作用的前提下,与外围组织构成畅通的网络性结构,实现上下齐心、步伐一致的集体行动。其中中心组织集成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中心政府组织集成和中心企业组织集成。中心政府组织集成是指集中相关职能到一个政府部门负责某个重大产业的集成创新,避免政出多门以至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中心企业组织集成是指由政府指定某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通过整合全行业的各种资源,具体地实施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企业组织集成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整个组织集成的核心就是通过各个层面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调整和重构,最终实现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为产业集成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航空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颇为曲折。原先航空工业隶属军工体系,属于国防科工委管辖,1998年机构改革时,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同时,将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实现了政企分离。2008年机构改革将原国防科工委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都纳入到新成立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成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经过两轮调整,航空工业的“中心政府组织”成为工信部,便于军民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进一步打破体制束缚,2008年国家专门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明确其在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心企业组织”。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市政府投资成立的国盛集团占股60%,中航工业占股25%,宝钢集团、中国铝业和中化集团分别占股5%.这种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国资委的控股,又整合了国内主要的相关龙头企业。在领导层方面,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出任公司董事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出任总经理,中航工业总经理、党组书记林左鸣任副董事长,在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名中央委员和两名中央候补委员,这样高级别的董事会成员构成在国资委辖下央企中绝无仅有,在组织结构上充分显示了国家意志的强大决心。在企业组织集成上,在择优选择国外供应商的同时,中国商飞根据不同部件的技术要求确立了详细的企业选择标准(具体见表1),以确保国内供应商能有效参与研发和吸收国外技术,带动国内航空科技水平的提升。

表1  C919国内外供应商选择一览表

数据来源:根据各公司网站资料整理。

四、市场集成

产业集成创新的成败在于能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所以它的前提是能否有效地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对于后发国家,如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成熟技术的前提下二次研发并占领市场,一直是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需要集成创新的一些重大技术项目,直接进军国际市场存在诸多壁垒,即使能够进入,如果没有国内市场作为依托,完全依赖国际市场,这对产业发展而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个可行的选择是先开发国内的市场需求,并进行一定保护,待技术成熟后再进军国际市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销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掌握国内市场,就有了引进国外技术的筹码。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容量必须足够大,有足够的利润为新兴产业提供成长空间和吸引国外技术与投资;二是政府能够对市场进行统一保护和开发。这就需要政府在选择集成创新的技术之前,对其国内外市场条件进行评估。大飞机正好就属于这种产业,一方面国内的消费水平对交通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长期高达上万亿的市场需求足以吸引国外企业转让技术或合作生产;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的国内需求者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国家能够有效地施加影响以保证一定数量的订单。

由于大飞机市场早已被波音和空客瓜分,国家对市场的控制力略显不足,好在这一市场还处于不断的成长之中。根据波音与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需要超过5 000架新飞机,总价值在6 000亿美元以上。只要能获得国家的全力支持,国产大飞机未必不能在波音与空客两大巨头的夹缝中分一杯羹,因为航空公司和银行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企业,通过国家干预还可以为C919打开市场需求。截至2014年4月27日,C919共获得来自16家用户的400架启动订单,其中主要是国内国有航空集团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支持,海外市场仅有两家公司购买。这说明大飞机的市场开发还是高度依赖国内市场的启动订单,某种意义上就是依赖国家意志的推动才得以打开市场。一种新型飞机销售的盈亏点在300~400架之间,以波音787为例,销售480架之后才有利润可言[6]。国产大飞机C919要想获得商业成功,除了自身加强努力外,还离不开国家继续予以有力的市场支持。

五、技术集成

我国政府对产业技术集成创新的领导部门是国家科技部,它负责牵头组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这一职能使得科技部能够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引领相关产业的关键技术发展,为实现重大产业技术的突破提供长期支持。国外政府虽有类似促进科技发展的机构,但是一般都没有把科技部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部委设置。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分别制定自己的科学技术政策,并且分别掌握着研究经费,除此之外,不同的州政府也对科学技术采取不尽相同的政策[7]。这充分说明我国长期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力图通过专设的国家部门来贯彻国家意志,从而大力推动重大技术的集成创新。同时,对于重点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国家设置了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和973计划等诸多技术创新工程和项目,为我国一大批产业的技术集成创新作出了贡献。在科技部的领导和协调下,主管相关产业的国家部委和各个单位也都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的建设和联合进行重大技术的攻关。

作为国家2006年确立的重大科技专项,大飞机项目也一直受到科技部高度关注。2013年科技部与中国商飞公司就国家大型民机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科技部和中国商飞公司通过建立国家大型民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平台,统筹国家科技资源,凝聚全国力量,加强协同创新,促进民机领域科研成果的共享和集成,提升民机科技创新能力,畅通成果应用转化渠道,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链条,为我国大型民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8]。为了逐步扭转我国大型飞机领域预先研究基础薄弱的被动局面,科技部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优先安排“大型低速风洞”作为16个项目之一,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优秀团队,进行联合攻关。

六、结语

在我国一些战略性产业的集成创新中,由于其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和长期性,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政府的干预不仅必不可少,而且需要上升到国家意志以实施强有力的系统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绝不意味着放弃国家意志,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独特优势不仅在大飞机产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还正在对高铁、卫星导航、核电、集成电路和移动通信等战略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其成效显著与否事关我国能否实现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键。当然国家意志的这种干预会由于产业形态的差异,以及不同产业所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会产生一定的效率差异和诸多弊端。与原始创新一般是通过技术创造新市场不同,集成创新主要依靠市场需求拉动,未来如何把国家意志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基础配置作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还有待深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诸多产业集成创新的推动,而且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孔来.关于集成创新内涵特点及推进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8(6):41-45.

[2]张继宏,罗玉中.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J].改革,2009(10):80-84.

[3]邢蕊,王国红,唐丽艳.基于SD的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1):19-27.

[4]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2(12):23-29.

[5]黄燕,彭灿.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4):99-102.

[6]孟锐征,贾佳.C919大型客机国内市场销售策略初探[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1):44-46.

[7]闫绪娴,侯光明,闫绪奇.美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4(3):129-132.

[8]科技部.科技部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EB/OL].[2013-03-08].http://www.most.gov.cn/kjbgz/201303/t20130307_100028.htm.

(编辑:赵树庆)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Will on the Integ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Taking Large Aircraft Industry as an Example

YAN Hai-ning, CHENG Fan-zhe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63,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tructure economy and upgrade industries, in which the state will can play a key role. Taking large aircraft industr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national will on the integ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including strategic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national will to be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future so as to form a unique innovation advantage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national will; integ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large aircraft

中图分类号:F4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5)01-0005-04

作者简介:严海宁(1975-),男,湖北武汉人,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创新理论和航空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 “国防工业区际分工与创新要素的融合机制研究”(12CJY04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临空经济与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机理研究”(GJJ14509)

收稿日期:*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