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2015-02-22 02:45张艳,张娜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外膜猪链球菌出血点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张艳,张娜

(辽宁省黑山县动物检疫站121400)

近几年,猪链球菌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而猪链球菌病又以败血型链球菌病为甚,往往在集约化猪场呈暴发流行。

1流行病学

链球菌系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是一种呈球状细菌,呈菌数不等和长短不一的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能形成荚膜,革兰氏阳性,一般为兼性厌氧菌。猪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有的在病料中或含血清的培养基内能形成荚膜,一般为兼性厌氧菌。

在自然条件下,猪对本病易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能感染本病。一般仔猪、架子猪和怀孕母猪的发病率高。本病一般为外源性感染,C、L群为条件致病菌,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及病愈后带菌猪。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外科性创伤是重要的入侵门户,如断脐、断尾、剪齿、阉割、注射等消毒不严易发生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猪和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运输工具及场地、用具的污染、猪苗集散市场的接触等,容易造成本病的传染和散播。通风条件差,过量的污浊气体,过于拥挤和其他应激因素都是诱发本病的因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本病的流行过程中,急性败血型常表现为来势凶猛,传播迅速。

2临床症状

最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流行初期,成年猪常呈暴发型。主要由C群的兽疫链球菌和类马链球菌、D群猪链球菌及L群链球菌引起。最急性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呈败血经过。急性败血型性体温高达41~43℃,全身症状明显,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涕,共济失调,磨牙。当耳、颈、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斑后,常预后不良,多在1~4d死亡,死前呼吸困难,体温降低,天然孔出现暗红色或淡黄的液体,病死率可达80%~90%。亚急性型可由急性型转化而来,主要特点是病情缓和,流行缓慢,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发育迟缓。病猪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如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心内膜炎等,本型死亡较少,但猪只生长发育缓慢。

3剖检病变

仔猪体表常有大面积的淤血和淤斑,死猪尸僵不全,成年猪鼻或口中流出淡红色液体,剖开后见皮下结缔组织出血点,会咽软骨充血,气管黏膜色红,并充满大量淡红色泡沫,颌下、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液增多、色淡黄,心外膜有时有少量出血点,胸膜、腹膜、心包膜、脑膜和关节滑膜有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出现浆液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当渗出的纤维在心包外膜凝集时,则在心外膜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绒毛,胸腔中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常在胸膜表面和心外膜上析出,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假膜,心内膜可见紫色出血条或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脾脏比正常大2~4倍、质脆、结构模糊,肝门淋巴结肿大,胆囊充盈、胆囊壁呈胶胨样水肿,膀胱积尿、尿液浑浊、黏膜充血。

4防治措施

药物预防性添加复方敌菌净250mg/kg,氧氟沙星2g/kg,复方新诺明1mg/kg,阿莫西林100mg/kg或磺胺-5-甲氧嘧啶1g/kg等药物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污染的猪舍、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或1/300的菌毒敌或2%热苛性钠溶液或百毒杀彻底消毒。也可用1%菌毒敌喷雾,每天1次,连用1周。新生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对败血型、关节炎型病例,使用青霉素7mg/kg,肌肉注射,2次/d,体温超过正常体温1℃以上,再用安乃近。磺胺-5-甲氧嘧啶0.1~0.15mL/kg·w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高热可配合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病情较重的可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药物,配合维生素C,1次/d。

治疗根据临床实践,采取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抗病毒感染等措施,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用复方氧氟沙星(2%氧氟沙星加1%乳酸甲氧苄啶)治疗仔猪链球菌病,按0.1mL/kg,每天2次,连用3d。治愈率98.98%。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对甲氧嘧啶肌肉注射并结合拌料喂服“解疫散”,每天1剂,3d为1个疗程,预防保护率为99.4%,治愈率为97.6%。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与抗生素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猪链球菌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2~5d,治愈率提高50%左右,停药后不复发。

猜你喜欢
心外膜猪链球菌出血点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Mutually Beneficial
房颤与心外膜脂肪研究进展十点小结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