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讨

2015-02-22 05:55钱海林陈卫平韩红进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进贤县茶业茶园

钱海林 陈卫平 韩红进

(进贤县农业局 331700)

进贤县地处赣中偏北,江南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低丘,北部为滨湖岗地,西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境内低丘岗地较多。全县土地面积295.65 万亩,其中水面90 万亩,山地90 万亩,耕地85 万亩,可概括为“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进贤县的茶园主要集中在低丘岗地上。

1 茶叶生产发展概况

1.1 茶园面积

根据进贤县历史(具体年代不详)记载,进贤县最早的茶叶是产自二塘乡的青山茶,又名“谷雨仙”,此茶种植于二塘乡新民村青山一带,逢谷雨时节采摘,茶嫩清香,提神醒目。20 世纪70年代,进贤县开始规模发展茶叶生产,先后在温圳、前坊、白圩等乡镇种植群体性茶叶品种2 000 亩。主要品牌有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嵘岗”,进贤县温圳镇温浙茶场的“滕王阁”。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前身为进贤县前坊茶场,1974年建园面积360亩。1996年,前坊镇通过招商引资,浙江客商余仁苗先生来进贤前坊茶场投资发展,2004年10月改制成立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3年公司茶园面积发展到1.3 万亩。

进贤县现有茶园总面积1.5 万亩(采摘面积1.3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企业与种植户6 家。分布在前坊、温圳、白圩、张公、民和、钟陵六个乡镇。

1.2 茶叶企业发展

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地处进贤县前坊镇,现有茶园面积1. 3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86. 7%;2013年茶叶总产量2 500 吨(其中名优茶产量15吨),占当年全县总产量85.3%;产值近6 000 万元,占当年全县94.2%。2014年因干旱等原因茶叶总产量略有下降。公司茶叶品牌为“嵘岗”,手工茶主要在省内外销售;珠茶作为原料,主要通过贸易销往欧盟和非洲。

公司现有厂房建筑面积1.33 万平方米,茶叶加工生产线6 条,拥有固定资产4 765 万元。公司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业务。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以生产绿茶为主,目前茶园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浙农113、浙农117、迎霜、福鼎大白茶、福云6 号、龙井43、黄观音等。

2009年,为贯彻落实农业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农办[2009]121 号)文件精神,进贤县人民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等基地加强标准茶园建设力度。一是认真执行统一标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主要是在生产、加工方面,严格按标准、按程序组织生产,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基地环境监测,加强环境保护和投入品管理。二是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水平。主要是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组织、指导茶农按统一标准进行茶叶生产、采摘,使他们成为固定的、专业的生产和加工能手,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施肥、统一治虫、统一浇水、统一采摘、统一销售。三是培育拉长茶叶产业链条,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基地茶叶面积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优势,围绕茶叶产业,唱响“嵘岗”茶叶品牌,拓展产业链。公司以茶叶为主题,投资建设休闲旅游设施,成为金峰茶叶产业基地效益增加的推进器。

2 进贤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茶园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有待提高

当前各乡镇茶叶产业基地生产、销售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分享,集中度得不到很好解决,不利于专业化、标准化的形成。此外由于生产管理标准不一,给品牌统一融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茶叶品牌知名度偏低

目前只有企业品牌2 个,相对于省内外其它茶叶品牌,金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品牌“嵘岗”、温浙茶场的“滕王阁”知名度还不高、品牌价值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贤县金峰茶业有限公司虽然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营销队伍和宣传推介力度仍有待加强,茶叶市场份额仍需进一步拓展。

2.3 茶叶专业人才缺乏

茶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撑,受生产基地自身实力、企业负责人管理素质以及企业融资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或基地产品的研发能力不强,造成茶叶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综合开发能力不足。同时,由于熟练的生产、加工技术人员不足,部分茶园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4 抗灾能力较弱

茶叶生产抵御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给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当前对进贤县的茶叶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7 ~8月的干旱、冬季冻害以及偶尔出现的早春冰雹等。

3 进贤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标准茶园的建设管理力度

茶叶产业的发展要从源头上进行管理。按照农业部对标准茶园的要求,进贤县在标准茶园的建设上不仅要加强茶园内水利、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强茶园栽培管理、加工配套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茶园管理制度和质量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树立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意识。一是今后茶园基地的选择上,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无污染,与交通干线、工厂、城镇保持一定距离的低丘地;二是全县茶园的管理上,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通过测土施肥,根据对土壤的科学测定值和茶叶品种的需要,确定施肥的种类、数量、时期;三是在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上,以保持生态平衡为目标,将有害生物用生态调控的方法进行控制,而不是使用农药消灭整个有害生物种群。以预防为主,减少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茶叶中农药的残留。

3.2 加大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增强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是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导茶农发展现代茶叶、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而龙头企业的规模、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政府应鼓励龙头企业搞好发展规划,引进转化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搞好新产品开发。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一批与茶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专用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扩大产业覆盖面和带动力,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3.3 增强茶叶品牌竞争力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形象,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一种信誉。品牌蕴含着企业高超的经营策略、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一个产品的品牌影响一个产业,目前进贤县的茶叶多数只是外部产品的原料,而且当地的“嵘岗”、“滕王阁”品牌知名度低。要通过政府、企业自身和市场的三重力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力争在3 ~5年内唱响县域茶叶品牌;支持和鼓励企业按国际化标准进行茶叶生产和交易,扩大进贤县茶叶的影响力。

3.4 加快茶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茶叶标准化、系列化是进贤县茶叶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升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标准意识,把标准生产变成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为。二是要加快茶叶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与国内、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同时,企业及相关基地也要建立和健全自身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原材料、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对原料、生产、加工、储藏、包装等一系列环节上进行质量管理。三是茶叶企业在标准化生产中,政府部门,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成立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茶叶企业的标准实施和应用,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和违标必究,对不符合条件的茶叶加工企业或基地,应要求定期整改。培养员工对茶叶标准化管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员工的总体素质。

3.5 实施科技强茶

茶叶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之路。在技术上,不仅要培育和推广优良的品种,还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的控制和茶叶的综合利用。一是营造科技兴茶的良好氛围,培养和稳定茶叶科技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聘请引进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或基地进行实地指导。二是加强与省级茶叶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外部形成茶叶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猜你喜欢
进贤县茶业茶园
茶园飘香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喜看进贤县公司供区划转一周年
南昌市进贤县城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贵州茶业大事记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