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

2015-02-22 07:41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董丽华袁荣国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478疗区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出血预防产后

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董丽华,袁荣国);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478疗区(陈 玲,罗 霞)

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

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董丽华,袁荣国);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478疗区(陈玲,罗霞)

董丽华,陈玲,袁荣国,罗霞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分娩产妇3885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以容积法和面积法估计出血量,总结分析出血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结果共发生产后出血38例,占0.98%,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有人流史20例,引产史3例,剖宫产史5例。引起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占65.79%(25/38),胎盘因素占26.32%(胎盘粘连4例,胎盘滞留2例,胎盘植入1例,前置胎盘3例),软产道损伤占7.89%(宫颈裂伤2例,会阴裂伤伴血肿1例);出血量500~1000 ml的19例,1001~1500 ml的9例,1501~2000 ml的6例,>2000 ml的4例。结论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是作好产前围产期保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宣教,有条件的医院尽早做好抢救措施,无条件的医院尽可能转诊和紧急转诊;产时消除孕妇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产后2 h内必须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膀胱充盈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或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1],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所发生的3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08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足月妊娠分娩产妇3885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8例;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有人流史20例,引产史3例,剖宫产史5例。病例的收纳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或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排除胎儿娩出后24 h以后及产褥期所发生的子宫出血。

1.2出血量计算方法以容积法和面积法[2]。(1)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置接血器皿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 h取出,直接测量接血器皿中的血量;以血染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面积粗略估计失血量;回病房后至产后24 h,以会阴垫血染面积估计失血量,上述失血量的总和为产后24 h出血量。(2)剖宫产分娩:子宫切开后先吸尽羊水,然后负压瓶收集出血,余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1.3方法 根据病历资料记录和临床诊断,统计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宫颈裂伤、会阴裂伤伴血肿,并统计各例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及结果。

2结果

2.1产后出血原因本组38例中,宫缩乏力占65.79%(25/38),胎盘因素占26.32%(胎盘粘连4例,胎盘滞留2例,胎盘植入1例,前置胎盘3例),软产道损伤占7.89%(宫颈裂伤2例,会阴裂伤伴血肿1例)。

2.2出血量38例中,出血量500~1000 ml的19例(50.00%),1001~1500 ml的9例(23.68%),1501~2000 ml的6例(5.39%),>2000 ml的4例(10.53%)。

2.3处理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对症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本组1例经积极对症抢救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痊愈出院。其余病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3讨论

3.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3.1.1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重要原因,本组占65.79%,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分娩、进食少、产程延长、疤痕子宫、子宫过度膨胀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等因素有关[3]。所以,产科医生对于导致宫缩乏力的各种因素要有高度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同时还应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抢救,防止出血量进行性增加,减少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1.2胎盘因素本组占26.32%,对既往有人工流产史、引产史、剖宫产史者要高度重视,再次妊娠时有可能发生胎盘粘连、滞留、前置或侧置胎盘甚至胎盘植入。本组有人流史者占52.6%,引产史者占7.9%,剖宫产史者占13.2%。因此,加强计划生育宣传,育龄妇女做好各种避孕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引产,有助于减少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

3.1.3软产道损伤本组占7.89%,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常由于产程进展过快、产妇过早用力、宫缩过强、胎儿娩出过快、胎儿过大、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等因素引起。近几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阴道难产已基本被剖宫产替代,年轻助产士、医生得不到足够的实际操作训练,接生技术难以得到提高,产程中会阴保护不当,是发生软产道损伤的重要因素。

3.2产后出血的预防[3-5]

3.2.1产前预防通过系统的围产期保健,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宣教,有条件的医院尽可能做好抢救措施,没有条件处理的医院尽可能转诊和紧急转诊,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3.2.2产时预防消除产妇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正确处理第二、三产程,尽早使用缩宫素。我院开展了分娩镇痛,孕妇可得到持续的心理和生理的支持和安慰,并提高接生技术,从而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2.3产后预防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故胎盘娩出后必须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膀胱充血情况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参考文献】

[1]雷晓琼. 11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防治体会[J]. 西部医学, 2005,17(1): 60-61.

[2]陈芳. 江苏射阳中医院产科10年产后出血153例相关因素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17(2): 250-252.

[3]杨亚玲,温请霞.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3): 51.

[4]王治惠.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 当代医学, 2011,17(2): 116-117.

[5]徐秀萍,冯志娟,周虹.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临床防治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26): 3312-3313.

(收稿日期:2015-01-27)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4-0420-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4.028

中图分类号R 714.461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董丽华, 电话:13888279100

猜你喜欢
出血预防产后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