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2-22 11:18马小娟孙凤歧
西部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马小娟,孙凤歧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自1963年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以来,THA手术已在世界各地开始广泛应用。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段,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部疾病或髋关节功能需要重建的患者,THA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肢的功能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改善[1];然而由于患者体质偏差,手术的耐受性偏低,导致手术风险增加。如何对THA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尽快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对96例(108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现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科住院行THA治疗的9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49~85岁,平均56岁;患病情况: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股骨颈骨折24例(其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18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合并症:糖尿病15例;冠心病18例;高血压12例;手术方式:所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假体类型:生物型假体57髋;骨水泥型假体51髋。

1.2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医疗水平、手术室位置等,让患者尽早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或缓解因陌生环境所带来的恐惧、焦虑心理。行THA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因为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或骨折造成患者及家人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并对术后恢复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和期望。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详细解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疗效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因不了解治疗过程而产生的恐惧,并且通过高年资护师对患者从迎接方式、文明用语、礼仪着装、称呼及送别方式等各个方面实施全程护理,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2.2 术前访视 手术前1日进病房探视患者,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术前备皮,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室具体位置及手术室环境、主治医师和进入手术室的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患者术前需要禁食水,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禁食水的目的与意义,这样有助于患者在手术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乐观地接受手术,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2]。

1.2.3 术前指导 指导慢性髋关节疾病患者戒烟戒酒;并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抬臀练习、髋外展训练、指导健侧翻身禁止患侧卧位,有效维持髋部的稳定性,术前指导患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骨折再移位[3];练习床上大小便有助于减少术后便秘和小便污染术口致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练习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就如何预防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患者进行宣教;皮牵引和骨牵引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告知。

1.2.4 控制合并症 1)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在140~150/80~90mmHg(1mmHg=0.133 kPa);2)改善心功能,纠正心律失常;3)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及训练,并给予低流量间断或持续吸氧,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2%以上;4)治疗糖尿病使其空腹血糖维持在4.5~6.5 mmol/L,纠正水电解质平衡[4]。

1.2.5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鼓励患者每天进食牛奶、鸡蛋、绿色蔬菜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加强营养,预防便秘。对有贫血症状的老年患者术前纠正贫血,术中常规备血。忌食熏烤类食物,建议患者多饮用清热解毒的绿豆汤、菊花茶、绿茶、果汁等。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则应以营养丰富的软食、流质饮食为主[5]。

1.3 术后护理干预

1.3.1 术后搬运 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要正确指导搬运,术后由于麻醉药未完全吸收,患者感觉迟钝、肌肉松弛,此时容易发生假体脱出,要注意保护患肢和髋关节。搬运时使用3人搬运法,3人同时将患者平放于床上,注意不可牵拉,同时由专人保护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外旋,尤其搬动时应将整个髋关节及患肢托起,两腿间置梯形枕,患肢膝下、踝部各放一软垫,可使用“丁”字鞋防止患肢内旋,嘱去枕平卧6小时;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髋关节,应将整个髋部抬起,从膝关节下置入便盆。

1.3.2 术后指导用药 护理人员应对药物的类别、不良反应、给药时间及途径熟练掌握,以便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安全、合理用药;同时,还应密切注意高危、高龄患者用药后的动态变化、镇痛效果等,以确保用药安全。对于麻醉药物消除后的神志清醒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其多饮水;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天给予会阴擦洗2次或每天用药物冲洗尿管,常规消毒尿道口,可有效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1.3.3 术后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密切关注切口引流量及敷料的渗血、渗液量。2)持续低流量或间断吸氧,注意保暖,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翻身拍背,保证指脉氧饱和度在92%以上。3)识别血容量不足现象:面色苍白,收缩压偏低,脉压差减小,脉搏细速,皮肤湿冷,尿量减少,意识状态变化等。4)输血输液: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调整输液滴速。5)针对老年患者,注意输液中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咳泡沫痰、不能平卧等症状。

1.3.4 疼痛的护理干预 THA 1周后疼痛逐渐改善,术区疼痛主要以术后前3天为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必要时采取的一些镇痛措施:1)术后48小时使用静脉止痛泵镇痛,并告知患者止痛泵的使用方法,评估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2)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并利用秋千拉环抬臀锻炼,术后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后开始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静脉血回流。3)术后3天疼痛仍较剧烈者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切口局部有无感染征象。4)应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如观看电视、报刊,听收音机等。

1.3.5 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 THA后DVT的发生率高达30.8%,高龄患者更为明显。预防DVT的主要护理措施有:1)术后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2)术后麻醉药物药效过后指导患者开始进行功能锻炼。3)观察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及血运情况。4)必要时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1.3.6 并发症的预防 THA后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易出现褥疮、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因此应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做好会阴部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对骨突部位给予软垫保护,使用波动式气垫床;指导患者多食粗纤维食品,便秘患者采用口服泻剂或灌肠等措施。术后患肢保持腿外旋和外展,穿防旋鞋避免患肢向外旋转,避免髋关节屈曲大于90°。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髋关节异常的内旋或外旋以及疼痛、活动受限或肢体缩短,应及时汇报主管医师。

1.3.7 功能锻炼 THA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住院期间在医师或护士的陪同与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具体方案如下:循序渐进,以患者不劳累轻微出汗为宜;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嘱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20~30次 /组,3组 /d,术后 3~5天练习床边坐起,5~7天用助行器练习站立,每日3次,每次15分钟;术后1周指导患者扶双拐或助行器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重,6个月后去拐患肢负重。行走训练前,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下床方法: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大于45°,家属双手协助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住助行器,两腿分开,行走时,患肢与助行器先同步移动,然后再移动健肢,注意陪护,防止摔倒。

1.3.8 出院指导 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知识以及家居环境安全的知识,嘱患者6个月内不允许做以下动作:坐沙发及矮凳,跷二郎腿及下蹲弯腰系鞋带,不过度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侧身接电话等[6-8]。避免髋关节剧烈活动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时身体向患肢倾斜,避免在不平整或湿滑的路面上行走。若出现两侧肢体不等长,搬动或活动时髋关节有剧烈疼痛,内旋或外旋,患肢无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确保远期康复的效果。

2 结果

96例术后出现血容量不足15例,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1例,早期髋关节脱位患者1例,上述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髋Har ris评分:优42例,良51例,可15例,优良率86.1%。

3 讨论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不断成熟,THA后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手术技术的成熟,更需要人工假体的更新换代,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护理能力。提高THA围手术期的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指导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积极给予饮食指导,增强营养,预防并发症和进行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向患者说明术后防止假体脱位的正确体位,指导下肢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9]。

综上所述,对THA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和术后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但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陈春辉.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05):817-818.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53.

[3]刘宝芸.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的护理干预[J].中国校医,2014,28(2):107-109.

[4]刘兴炎.高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准备与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9):705-707.

[5]李录华,刘秀掸.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围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2006,35(2):90-91.

[6]朱建英,叶文琴.现代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19-327.

[7]谢月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或全髓置换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27-128.

[8]林慧芳.人工全髓置换术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07-109.

[9]吴晓英,护理干预对2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2):97.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