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马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商榷

2015-02-22 19:56侯文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草食家畜 2015年6期
关键词:杂交

侯文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对中国马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商榷

侯文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我国是养马业大国,马匹存栏600多万,居世界第2位,但产业发展十分落后。中国马业由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过渡之际,如何将马匹数量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怎样处理好引进、改良与保护利用本地马种资源的关系,我国马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成为业界讨论热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国马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马业;马;建议

在中国马业由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过渡之际,笔者通过近些年对一些基础知识在马业实践运用中出现问题的思考,提出目前我国马业宏观工作的一些建议,与大家商榷。

1 马业发展实践中的问题思考

1.1关于杂交与改良的问题

1.1.1杂交不等于改良

在杂交繁育中将杂交与改良连用,称之为“杂交改良”,是受前苏联教材影响。现代遗传学认为,杂交不等于改良,杂交不一定改良,杂交只是一种手段,杂交只能和利用相连接,称之为“杂交利用”。从遗传资源学角度,杂交是否能够得到很好利用,往往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未经严格科学验证的无序杂交,造成(现今可见和不可见)优良基因丢失,实际是对家畜遗传资源的破坏。把杂种马称之为改良马,这也是时代的错误。

1.1.2“良种化”是对家畜遗传资源的破坏

正是将杂交称之为“良种化”这种错误理论,我国某些省区,视固有家畜如粪土,不重视保种场和保种区建设,要求杂交全覆盖,给家畜遗传资源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对某些重要固有马种滥用杂交,不进行保种,不仅杂种马丧失了原种马的一些优良特性,而且固有马种现也难已寻觅;另对某些优良培育马种,多次引入不同外种,制定多个育种计划,消耗大量资金,杂种马不伦不类,却乱起马种名称,验收时间已过,未见一个马种育成,这里已成为外国种马“博览园”。

1.2关于样本和总体的问题

样本必须代表总体是生物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常识。但在实际调查和科学试验中却因问题而被忽视。

1.2.1 调查方法不规范严谨

在种畜资源调查方法上,能否全面调查且不说,在非全面调查中,什么情况采取典型调查,什么情况采取抽样调查,什么情况采取重点调查,往往没有认真考虑和科学把握,由于采用方法不够合理,调查结果就会出现偏差。如对近年命名的新疆、宁夏欠发达地方驴种,几千头规模,调查方法不说明,体尺样本仅十几至几十头,人们不禁会问,调查抽样是否规范,样本能否代表总体。

1.2.2是杂种还是原种

采样不真实,方法不交代,审稿不重视,这是当前科研报告比较突出问题。除浮躁马虎外,一些年轻人接触实践少,不认识马种,误将杂种当成原种也是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只有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反复实践学习,掌握品种体尺外貌、特征特性,了解当地引入马种和杂交分布情况,等待对这一切有了深刻认识和体会后,才可能在工作中避免发生采样不真实的样本错误。

1.2.3没有避开血统

缺乏代表性,统计结果也不会正确。

1.2.4饲喂试验的设计中,单圈、单槽是一个试验单元

往往未引起重视。将就现有条件,大圈、通槽作饲喂试验,这样其实只能作为一个样本。因此说,理论、设备再先进,但是样本不能代表总体,其结果也是错误和不可靠的。

1.3关于单选种和综合选种的问题

选种方法是家畜育种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经验反复证实,在分子育种没有达到实用阶段之前,综合选种仍不失为目前家畜选种相对较好的方法。这是因为,除了个别高度育成马种外,大多数培育马种和固有马种,一些类型是多元的,而且性状品种内变异大,综合选种不仅考虑血统和后裔,还可以照顾各个性状不会被遗漏。单一性状选种,即偏选种,不仅育种速度慢,而且造成危害也很深远。如早年英国大白猪,单一选择产肉性状,致使猪体质细致不能站立,后经很多年才逐渐克服这一问题。希望我们今后在拟定品种标准时,应对综合选种给予充分注意。

1.4关于系统、品种和品群、地域群等问题

1.4.1概念

我国地方马种有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西南马、藏马五大系统,系统中马种来源一致,之下才是品种。关于品种是否能够成立,育种学的要求是来源相同、适应性相似、性状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品系或各具特点类群)、足够的数量(原要求马驴群体规模3000匹,现要求基本母马驴不少于1000匹)。而当马匹质量已达要求,仅数量不足时,则称之为品群。质量数量都未达品种要求的地方马种,多称之为地域群。重述这些概念,目的在于,一是遵照先保系统(主干)再保品种(侧枝)原则,建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把哈萨克马、河曲马、藏马三大系统代表马种列为国家级保护品种;二是提请大家结合上述样本和总体关系,重新审视我国对马、驴品种的命名,尤其是新种,有没有严格满足品种要求的六大条件,如稳定遗传性,一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数量,有没有将这几个概念混淆,有没有同种异名或异种同名发生。

1.4.2有重要特点和意义马种的发掘

我们要注意对有一定特点,且在边远、高寒地区分布马种的发掘选育。它们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部队戍边和马种遗传资源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例如跨中、蒙、俄三国分布,且俄罗斯已经定名,蒙古国以国礼相赠与我,具有斑点毛色的阿尔泰马;又如塔吉克人在海拔4 000 m打马球所骑的塔吉克马。提及塔吉克马一是因为塔吉克人离不开马,视马为自己的翅膀;重要是马球起源学说之一的波斯起源说,认为马球是从位于丝绸之路的塔什库尔干传人我国,这里居住着我国唯一欧罗巴人种—塔吉克族,民族起源特殊,畜种来源不一,马球运动历史久远,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尔泰马、塔吉克马这些具有强烈地域特点的马,能否在我国作为独立马种,都需要认真研究。

1.5关于大宛马、天马、“汗血马”和阿哈—捷金马

天马是大宛马美称,汗血是对“悍威”的赞赏,《史记·乐书》应劭注:“大宛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汗血不像是单纯谈生理现象,唐代颜师古作了解释,“谓踏石而有迹,言其蹄坚利”,踏石有迹,道外飞驰的马才有可能。谢成侠先生进一步认为,“蹋石汗血”,“一日千里”是汉代人形容、赞美大宛马很有“悍威”,古人却以为汗中出血。大宛马被誉为天马(天下最好的马),这才是美称。我们非常赞成谢成侠先生的观点。汉唐史书大宛马多被称为天马,而“汗血马”只是对假像的混称、误称。

目前对大宛马和阿哈—捷金马关系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当代阿哈—捷金马是我国汉代称谓的大宛马的后代。另一种认为汉代大宛马产地不在土库曼,而在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交界的费尔干纳盆地,这里马种并非单一,大宛马和阿哈—捷金马之间未必有直接关系。

我们认为,二者‘有关’但不‘等同’,从《魏书》、《隋书》、《唐会要》对进贡大宛马各小国国别(破洛郡、石国、康居、贰师、柘折城、解苏城等)记载,西汉初到唐末一千年时间,大宛马产区也有很大变动,已不限于汉代大宛,而是以费尔干纳为中心,包括阿姆河上游、锡尔河上游两岸和前苏联中亚平原南部及中部的广大地区。

现该地主要有6个马种,据考证,哈萨克马(乌孙马)和吉尔吉斯马(结骨马)与大宛马无关;洛卡依马通过阿拉伯马和卡拉巴依马与大宛马有间接关系;卡拉巴依马是大宛马与突厥马混血基础上吸收多种马血液形成的兼用马;只有依欧木茨马和阿哈—捷金马(19世纪20年代才有该马名),两产地相邻,从养马民族来源(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为基础,深目、多須髯,古雅利安人)和马种来源,与大宛马有可能一致。但从是沙漠种还是草原种,专一乘用还是骑乘轻挽多用,舍饲还是群牧,外形干燥还是粗糙,颈的长短粗细,再与茂陵出土汉代鎏金马对比,现代阿哈—捷金马比依欧木茨马与汉大宛马可能更为有关。

但‘有关’不是‘等同’。历史是变化的,马也在变化。正如当今不把哈萨克马称为乌孙马,不把吉尔吉斯马称为结骨马一样,大宛良马、阿尔喀麦克马、康居马、中亚马、土库曼马虽然它们之间都有着渊源关系,但是历史上变化也很大,有着不同马种名称。同时这些马的类型也随当时需要有一定变化。如宁远(大宛)国王赠唐玄宗两匹‘胡马’(大宛马)之一的‘照夜白’马,从韩干所画肉肥膘厚,也形似几分‘唐马’的重乘之态。

况且,阿哈马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一直缺乏系统选育,由于近交,遗传漂变,有益性状丧失,造成体量轻细,出现鹿颈,单睾,前胸、背腰、肢势多有缺陷。后导入纯血33年最终失败,虽经长期选育,部分品系有所改观,但总体上体质细致,体形偏轻,与汉唐出土明器的马差异很大,因此阿哈马品质已不完全等同于外貌、悍威和性能都很优越的大宛马。

现今,商界用两千多年前对大宛马悍威赞美之词“汗血和宝马”宣传、炒作,“可能是为了‘轰动效应’”,“来哗众取宠”(摘自“王绍松阿哈尔-结金马起源…”一文)。如若学界、学人也将阿哈—捷金马等同所谓“汗血宝马”错误地推波助澜,则将误会国际,贻笑大方。

2 振兴中国现代马业的建议

任何一种家畜的业态都没有象现代马业那样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业态,全面振兴中国现代马业,是中国马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2.1现代马业应当“五业并举”协调发展

为了加快马业现代化步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权威机构的原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众多专家就已达成共识。即现代马业包括“种马业、役马业、竞技用马业、产品用马业、游乐伴侣用马业”五个产业方向,协调发展。还根据国情对现代役马业提出了“性能优越,轻快、实用”八个字的要求,同时设立三个学科组,即竞技用马学科组、产品用马学科组和矮马登记会,跟踪世界马业发展。

发展竞技用马,总体认识较为一致,只是全部引入外种马,还是同时注重国产马种转型利用上,认识有不同。目前问题是有人把竞技用马内容细分,认为这就是现代马业的全部。还有甚者,仅倾心博彩赛马,赛马起起伏伏二十余年,皆因国人素质(王绍松语),中央未能批准正式博彩,而赛马作为性能测定手段,用于国产马种选育也迟迟未见行动;对产品用马认识有个过程,早先个别先生因长期脱离马学工作,用老旧观念排斥马的肉用和奶用,现在产品用马作为马业重要方向,已为大多数马学工作者所接受。但是,由于马奶、马肉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人们健康不可替代作用宣传不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倡导近三十年的现代产品养马新业态,至今在我国仍未形成强大产业;作为游乐伴侣用马的矮马,因为我国是世界最大原种国之一,在西南各省矮马得到相关部门认可,但是目前仍未能从培养新兴、服务健康产业的高度进行运作经营和规划发展。据报道,国际马联专设矮马俱乐部委员会,欧洲矮马锦标赛三日赛和舞步赛已开展多年,而我国的矮马何时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非常令人期盼。

“种马业”,是发展和提高马种质量极其重要的产业,是中国马业之根本。原马委会曾对引入马种、培育马种和固有马种这些国产马种发展和转轨都有总体意向。而如今,我国种马业衰落、凋敝,毫无规划,基本名存实亡,几辈人心血即将毁于一旦,十分令人痛心。近二十多年,在国产马少人问津的同时,因导向对博彩赛马抱有幻想,不断有人购入各种国外马种,且规模越来越大,但缺乏引种、选育、利用计划,这种混乱无序状态不仅使我国成为国际马业“博览园”,而且也成为国际马业“提款机”。更另人奇怪的是一些人谈到现代马业,从不愿涉及我国种马业,不愿谈论国产马种的前途和发展,排斥本品种选育,甚至倡导全部用外种马杂交、覆盖国产马,搞所谓“精品马业”。发展现代役马,并非抱残守缺。从我国有交通不便的漫长边界线和70%丘陵山地,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出发,将传统役马业选育改造为“性能优越,轻快、实用”现代役马业新模式,成为现代马业的一翼,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部队营以下军马巡逻、农用、运输(及建高压铁塔)等,仍需要优质役马。从西南马占全国马匹比重一直不低于四成,役用而不是竞技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现代役马在我国马业仍然占有着不可或缺位置。

综上所述,竞技用马即现代马业全部的认识是片面的,而由原来马委会达成我国现代马业五个产业方向协调发展这一共识是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是被生产实践所证实是正确的。

2.2“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是对我国现代马业发展方针的概括

2.3广纳建言、凝聚共识,真正把我们工作重心放在中国马业(种)的现代化上来

中国马业有关组织,目前参与的省区和行业方向广泛性不足,马产、驴产地区代表比例失衡,造成单一重视城郊竞技马业氛围甚浓,现代马业偏废明显,协调发展不足。

2.4大力培育新兴业态,调整优化五个产业方向结构,重视发展方式转变理论技术创新和储备

要了解中国马业各地实际,在不同地区,五大产业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优化,各有侧重发展。要加强攻关由传统马业(主要是固有马种和培育马种)转向现代马业,所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转轨生产所需先进技术集成配套。

2.5充实完善组织内部构成,团结各方力量,激发组织活力

建议成立不同的学科委员会,如马驴遗传资源委员会、种马场委员会、产品用马委员会、竞技用马委员会、矮马委员会、现代役马委员会、驴产业委员会以及专家委员会等。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委员会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指导各方向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成侠著.中国养马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常洪主编,动物遗传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常洪,王仁波,试评茂陵东侧出土的西汉鎏金铜马—兼论天马和现代中亚马种的关系[J],农业考古,1987,(2):347-355.

[4]侯文通主编,中国西北重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侯文通主编,现代马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S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377(2015)06-0001-05

作者简介:侯文通(1942-),男,江苏徐州人,教授。长期从事关中马选育、产品养马、驴的肉用和中国马驴遗传资源研究。E-mail:hwt_2555@qq.com

收稿日期:2015-10-01,修回日期:2015-10-17

Thinking over and Deb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quine Industry

WEN Tong-hou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China is second largest breeding horse country in the word,but the industry of horse is poorly developed.During the conversion stage of tradition horse industry to modern horse industry,how to convert the advantage of quantity into the advantage of industry,handle the relationship of import,crossbred and protection native the genetic resources,and whe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orse industry in china are have become the hotpot.In present paper,author give his viewpoint and suggestions on those questions.

Key words:horse industry in china;horse;suggestion

猜你喜欢
杂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创新与梦想: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关于支持杂交谷子试行收储机制的建议
植物杂交概念的拓展——四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遮光处理对杂交石竹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