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5-02-22 12:47梁卫良王国寿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疗效

梁卫良,王国寿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100])

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梁卫良,王国寿[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100])

[摘要]目的:探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2例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18例和双钢板固定组24例。结果:双钢板固定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3,P<0.05)。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效果良好,预后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于高能量的创伤引起的,老年患者往往是骨质疏松患者,稍微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引起肱骨骨折[1]。如果治疗不适当很容易造成功能障碍,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对于巩固复位效果,提高预后功能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拟探讨有效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骨科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2例进行观察,依据肱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0~81岁,平均(73.9±7.0)岁。骨折位置:左10例,右侧8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摔倒伤5例,重物砸伤3例。参照Neer法进行骨折部分分类:两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1例。双钢板固定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62~84岁,平均(74.5±6.6)岁。骨折部位:左15例,右侧9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摔倒伤7例,重物砸伤2例。参照Neer法进行骨折部分分类:两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2例。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手术入路均采用肘关节后侧鹰嘴V型截骨显露固定,方法如下:患者采取臂丛麻或者全身麻醉,侧卧位或者平卧位,上臂通过应用气囊止血带,在肘部关节后正中略向桡侧做一个弧形切口,把皮瓣翻起,充分的显露尺神经,通过2枚克氏针对尺骨鹰嘴尖端向着尺骨远端打通一个骨隧道,经过尺骨鹰嘴V型截骨,肱三头肌向着近侧方向掀起,暴露骨折端。对关节腔进行清理,采用克氏针对髁间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恢复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解剖位置,累及滑车关节面保持关节面平整。髁间骨折复位好,再复位肱骨髁上,根据骨折线走向用克氏针固定,做好肱骨干携带角和肱骨髁前倾角的恢复。普通钢板组 :复位后,采用肱骨外侧解剖钢板在干骺端桡背侧进行内固定,髁间用一枚到两枚皮质螺钉更换克氏针固定,内侧骨块用皮质螺钉或者螺钉加克氏针加强固定。双钢板固定组:复位后,外侧用肱骨外侧解剖钢板在干骺端桡背侧进行内固定,内侧骨块通过1/3管型钢板或者内侧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髁间依然用一枚到两枚皮质螺钉更换克氏针固定。最后尺骨鹰嘴截骨块进行复位,进行张力带内固定。双钢板固定组尺神经进行适当游离然后前移,均放置引流管。普通钢板组肘部不固定悬吊制动3~4周,术后3~4周开始逐步功恢复训练。双钢板固定组术后开始逐步进行功能恢复训练,骨折粉碎严重2周后开始锻炼。术后1、3、6、12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情况,最后一次评估肘部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情况[3]效果评价主要参照Nee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术后活动度、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小于70分。观察临床治疗的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10~12个月随访,平均约为10个月,骨折一般12~18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全部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和深部感染,普通钢板组出现克氏针松动1例,术后3个月左右取出。双钢板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情况,出现骨化性肌炎1例。末次两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如表1)双钢板固定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3,P<0.05)。

表1两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情况[例(%)]

组别例数优良可差优良率(%)普通钢板组187(38.8)6(33.3)4(22.2)1(5.5)75双钢板固定组2410(41.6)12(50)3(12.5)1(4.16)85.7χ2值3.63P值<0.05

3讨论

肱骨远端前后位呈现扁平,主要包括滑车、肱骨小头的两个关节,在肱骨小头的外侧和滑车的内侧分别有一个凸起,是内上髁和外上髁[4]。肱骨远端关节面覆盖着由松质骨作为支撑的关节软骨。骨质相对坚硬的部位主要位于冠状突窝和鹰嘴窝的两侧,从而形成了内侧柱和外侧柱。肱骨远端C型骨折因高能量损伤或者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普通外伤引起,往往是粉碎性骨折,而关节内的骨折程度比影像学表现更加严重,肱骨的内上髁和外上髁附着着屈肌群和伸肌群,骨折块往往有旋转移位,是目前公认的较为难治疗的骨折类型之一。本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一方面生理年龄较大,另外一方面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如果固定效果不稳定,很容易影响术后骨折复位效果,进而影响肘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效果。普通钢板组由于使用一块钢板费用比较两块钢板下降约一半,具有价格低廉优势对于基层医院患者容易承受,而且较双钢板固定手术时间相对缩短及骨折端剥离有所减少,有些内侧骨块较大,通过螺钉或者螺钉结合克氏针简单固定术后发生再移位少,但稳定性有所下降,需要制动3~4周左右,不能早期活动。肱骨远端C型骨折往往不稳定,内外侧双钢板固定形成了双柱固定,根据髁部外侧柱宽厚和内侧柱窄薄的特点,将钢板放置在肱骨外侧髁背侧,另外一块钢板放置在内侧,促使肱骨远端内侧和外侧及滑车形成稳定的立体三角形结构,从而有效的固定。内外侧双钢板固定的操作难度高于普通钢板,特别是置入螺钉要设计好避免置钉困难,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尺神经进行保护,手术时间相对长些,骨折端剥离相对大,但骨折端复位后稳定,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骨科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2例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18例和双钢板固定组24例。结果表明,双钢板固定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钢板组,提示内外侧双钢板固定可以提高骨折断端之间的连接强度受力相对均匀,可以对骨断面和骨折端有效的固定,在早期肘关节恢复方面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利于日后功能的恢复。有资料显示[5],内外侧双钢板固定要尽可能远离伤口,将创面架空,从而避免皮肤和软组织之间过度的挤压,从而促进骨折和软组织之间的修复,从而避免了组织长时间作用引起的缺血,进而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减少对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综上所述,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提供牢固的固定,术后骨折端稳定性好,可早期肘部功能锻炼,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4

[1]李大君.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24.

[2]肖宏,肖峰,郭筱秋.内外侧双钢板对肱骨远端 C 型骨折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3,48(9):788.

[3]张斌,王跃,唐孝明.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2):1430.

[4]陈新疆,苏志岩,陈永春,等.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125.

[5]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0,16(4):213.

[关键词]内外侧双钢板;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

Th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with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

LIANGWei-liang,WANGGuo-shou[TheFifth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College(Zhuhai),Zhuhai519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us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with dual plate C.MethodClinical data of 42 caseswith type C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fixation for different treatment,they were divided into ordinary steel group 18 cases and double plate fixation group 24 cases.ResultsThe double plate fixation of distal humerus C type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stee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3.63,P<0.05).ConclusionDouble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with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prognosi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

Key Words: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plate;Distal humerus C type fracture;Curative effect

[收稿日期:2015-01-10编校:王丽娜]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