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探讨

2015-02-23 19:03张袁娟黄金香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采矿工程跨学科

张袁娟,黄金香

(1.河南工程学院煤矿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郑州451191;2.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3.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81)

·安全与管理工程·

跨学科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探讨

张袁娟*1,2,黄金香3

(1.河南工程学院煤矿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郑州451191;2.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3.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81)

针对不可避免的跨学科采矿工程研究生培养问题,为了分析跨学科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具体学校采矿工程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生自我约束力欠缺、培养方式不合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和没有明确研究目标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法;采矿工程

1 概述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且很多专业放宽了研究生的入学条件。因此,很多专业都存在跨学科学生报考的现象,跨学科研究生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学科之间交叉,但也由于是跨学科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和后续研究成果的呈现方面明显表现出的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1-5]。由于绝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并非是一对一的培养关系,这更增加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难度,因此,如果这类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安排好自己专业知识的补习和发扬自己本学科优势运用到研究生专业中去,往往会造成此类研究生专业水平较低,相对找工作较困难,后续自身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会造成学历和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这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采矿工程由于在研究生招考中属于照顾专业,分数相对较低,且其的专业特色明显,就业情况在小范围内较好,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和报考学生质量逐年上涨,随着采矿专业研究生数量增大,跨学科现象越来越明显[6-11]。本文对本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培养跨学科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河南工程学院本校硕士点的申报和后续的培养提供有作用的建议。

2 跨学科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及“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校,采矿工程隶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资源开发工程系,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爆破工程和岩土工程,因为其特色鲜明,所以研究生招考每年都会碰到跨学科报考的现象。笔者在阅读大量研究生培养模式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博士就读高校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跨学科研究生自身的约束力欠缺

跨学科的研究生由于是跨学科报考,备考耗时长和付出努力较多,因此,考上研究生后,由于入校第一年为基本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对本科的考核手段和方法较宽松和自由,故对研究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和导师进行沟通探讨,这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知识融会贯通。但是,由于研究生阶段有部分本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属于重复学习,学习可能存在不认真现象,态度的不同对跨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生的学习对跨学科的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较高的要求。

2.2 培养方式的不合理性

跨学科报考研究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现行的培养方案为统一的培养方法,研究生第一年统一进行基础课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进入科研完成毕业论文和呈现成果阶段,但是,由于跨学科的学生本科大多没有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因此,在统一的培养方案实施下,存在不能明确自己研究方向,科研无从下手的现象。

2.3 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时间不尽合理

由于跨学科研究生缺少本专业基础知识,故大多数的跨学科学生需要进行本科知识的补习,即跟随本科生课堂学习,但是,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和采矿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学习时间冲突。另外,采矿工程是一门以力学为基础的学科,因为其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故所需要学习的力学知识比较多,比如: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知识,如果研究生学习基础课时间和本科专业课相互冲突,会极大的限制跨学科学生补习本科的基础知识。

2.4 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问题

由于跨学科学生没有本专业的知识背景,在研究生阶段既要完成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又要对本专业的本科知识进行系统的补习,且还需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因此,当跨学科研究生渡过研究生第一年的学习期之后,再无理论上存在的课程学习,在从学习完毕过渡到进行科研的过程,是否已经设定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并对其的实现过程有明确的思路,通过笔者和参与本论文完成的在读博士生和相关学生进行交谈,总结出,在这个过渡过程中,跨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焦虑感,一方面,课程学习结束进入无课阶段,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且本科毕业设计绝大部分和采矿工程没有联系,普遍感到茫然。

3 针对以上存在的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1 增加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改变学生复试见过导师后进入学习阶段很少能碰到导师的情况,建议导师应该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周召开见面座谈会,最佳的方式是高年级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刚从本科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意识到研究生首要具备的素质和研究生主要的培养目标,缩短学生从刚入学时的新奇茫然转换为有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间,尤其针对跨学科的研究生,充分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其一起初步制定学习规划,使得学生懂得研究生的道路任重且道远。

3.2 改变培养模式分类教育

针对研究生不分跨学科还是本学科统一上课的问题,笔者认为除过公共课等科目外,专业课授课形式分类教育势在必行,针对不同的学生本科专业的学术背景进行引导,多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例如:跨学科学生具有化工背景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方法在采矿中的应用;具有计算机知识背景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和采矿相关的软件学习等,弥补跨学科学生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的不连续性,这样也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

3.3 课程设置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

对于跨学科的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来说,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研究生设置专业课的时间应该尽量灵活的和本专业本科生的上课时间进行时间上的互补,这样,跨学科的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补习本专业的专业课,对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增加大有裨益。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决定着研究生的知识面,针对非采矿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应充分体现打好基础和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的特点。

3.4 跨学科研究生多和导师、同学进行学术探讨

跨学科的学生在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多和导师、同学进行交流,带着问题讨论专业问题,不断地对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例如,学化工的本科生考取了采矿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生,如果导师和学生本人可以找到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不但有利于建立学生的科研知识构架,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

4 启发和结论

河南工程学院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和采矿工程隶属于安全工程学院,并且,近年来学院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硕士研究生。笔者2012年6月博士毕业进入该校从事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专业学科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安全工程专业和采矿工程专业申请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独立培养研究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随着跨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现象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校将来如何培养自己的研究生以及毫无专业知识基础的跨学科研究生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且笔者在安全工程专升本班授课阶段明显可以体会到跨学科专业知识缺失对他们学习造成的影响。

本论文从学生本身以及培养模式2方面对采矿工程专业跨学科学生的培养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跨学科学生的培养问题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1]张东升,屠世浩,万志军,等.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 110-113.

[2]张升堂,刘音.研究生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评议[J].中国地质教育,2010(1):70-73.

[3]罗仕鉴,陈杭渝,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76-77.

[4]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34-136,154.

[5]秦忠诚,蒋国安.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1):116-118.

[6]B.Donata.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Mining Industry, 1750-1860:European Models and the Italian Case,Annals of Science,vol.57,no.3,pp.267-300,July 2000.

[7]赵光明,孟祥瑞,华心祝,等.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一些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3-24.

[8]张东升,屠世浩,张利先,等.基于学科优势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全过程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05-107.

[9]李金霞.基于DEA方法的学生学习相对有效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10]孟明义.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朱路芳.发挥科研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2):31-34.

G643

A

1004-5716(2015)05-0181-03

2015-03-02

河南工程学院博士基金(D2013022);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44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1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专项资金资助(2012-IV-098)。

张袁娟(1983-),女(汉族),陕西渭南人,讲师,现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采矿工程跨学科
福建工程学院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福建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福建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