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卓越教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5-02-23 02:02刘玉红秦东方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马鞍山243000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卓越教师卓越幼儿教师

刘玉红,秦东方(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系,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卓越教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刘玉红,秦东方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系,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教育部近日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为例,需要明确卓越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卓越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建立高校与幼儿园协同培养机制,强化招生就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是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

卓越幼儿教师; 培养; 探索与实践

2014年,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自2011年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被推上了一个至高点,与此同时,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尤其是对高素质幼儿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接受着挑战。作为未来的准幼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教师的培养机制的问题逐渐凸显:学生对于幼儿园教学改革现状缺乏了解,教学实践不足,就业竞争力弱。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卓越”素质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培养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我校学前专业除了普通高招三年制与中招五年一贯制之外,还是安徽省唯一一所获准实施三年制对口招生的专业。职前培养形式多样的学前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为“热爱幼儿保育和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掌握学前教育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的,读、说、写、做、弹、跳、画、唱等基本技能娴熟并有一定特长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较强且能胜任幼儿园及早教机构保教工作的新型、实用型学前教育高素质人才”。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对“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要求:需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教育部,2014),学前专业要培养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卓越”素质应包括:

(一)专业情意

“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最基础的方面,只有具备坚定的专业情意,才能真正投入到幼教事业中去。“专业情意”要求幼儿教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幼儿教师,要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才会廉洁从教。另外,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关系到幼儿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身处女性群体之中,要善于团结协作,能够妥善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表1 专业情意

(二)专业知识

“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幼儿园教师是一种专门化职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三个部分,除此之外,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前教育发展还要求幼儿教师掌握专业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知识,跳出幼教看幼教,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表2 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表3 专业能力

“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幼儿教师是“全能型”的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具有全方位和综合性特点”(刘占兰,2012)。伴随新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幼儿教师还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查缺补漏,促进专业能力的完善和提高。“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弹、唱、跳、画、讲、编、制作等的能力、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指导幼儿生活的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能力、指导与组织游戏的能力、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能力、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教科研研究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等。

二、“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路径

“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针对如何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教育部提出通过启动实施该计划,明确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幼儿园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教育部,2014)。下面笔者以我校为例,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经验与效果,以期产生共鸣与争鸣。

(一)建立高校与幼儿园的协同培养机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深入合作

课内教学与实践并举是本校学前专业办学特色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而来自一线的优秀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是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师资力量,作为外聘教师担任本专业课程教学,并参与研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制、五年制、对口分别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三年制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较强、五年制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薄弱、对口班已经学习过部分课程的学习特点,人才培养计划略有调整,如对口班在中师阶段已经学习过学前心理学的基础上,在高师阶段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中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课程合理地分布在各个学期,不断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确保理论学时充足,为教育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如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一般安排学生集体选修,其课程性质与必修课程相同,如开设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教名著导读等。针对每位专任教师、外聘教师的教学方向和特长,分别担任不同课程的教学。

幼儿园是学前专业师范生教学实践的重要基地,为此我校通过与幼儿园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来为学生创设实践基地,如加强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建立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邀请园长加入委员会共同谋求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组织教师定期去幼儿园参观、交流,检查指导实习生的实习情况等,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一见二实三顶岗”制度:一年级(五年制一年级)见习18个半日、二年级(五年制四年级)实习八周、三年级(五年制五年级)顶岗实习一学期。

1、“一见”:建立见实习基地,还包括部分省外幼儿园。自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组织学生分批次到学校附属的两所定点幼儿园进行见习,在幼儿园进行每周半日的观摩,并在幼儿园的半日见习中灵活调整理论课的教学,即见习观摩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见习期间要求学生及时做观察记录,认真及时完成见习任务,如观察和学习早操、观察物质环境并做记录、观察个别幼儿并做记录等,让学生在学习“三学”理论课的过程中展开教育实践,对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反思能力,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在见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准幼儿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着装打扮,不披头散发,不化妆,不穿奇装异服,不穿高跟鞋,不戴首饰,注意行为举止文明有序;学习与幼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

2、“二实”:在二年级下学期进行为期八个周的中期实习,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幼儿园,由学校带队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作为“双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然后学生进园了解实习园所的基本情况,遵守幼儿园对“准教师”的要求和规定;熟悉实习班级情况;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各项观察记录,做好笔记;了解保育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坚持每日写实习日记,交给带队教师;完成不低于五篇听课笔记,并就这些活动与指导老师作深入交流讨论,学习经验;协助组织幼儿的自由活动和保育工作;学习班级组织管理经验;观察学习与家长沟通技巧;开展五次集体教育活动,听取指导教师意见,进行教学反思;与指导教师一起探讨家园合作共育的方法;尝试独立组织半日活动;及时总结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经验和不足;对教育实习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完成实习工作手册的填写。在紧锣密鼓的中期实习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实践了专业技能,收获良多,在实习结束后对幼儿园产生了很深的眷恋之情,与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感情深厚,常常回幼儿园看望幼儿,参与幼儿园的重大节日活动,课余去幼儿园协助日常工作,无形中加深了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3、“三顶岗”:在学生三年级下学期,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以幼儿园、早教机构为主,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学生、幼儿园签订三方协议,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安全,为学生的实习保驾护航。学校为学生安排综合指导教师,通过电话、信息、网络交流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和指导,帮助解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正确择业、就业,树立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意识,并且在实习中随时进行考核,帮助学生有就业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任务,完成顶岗实习计划和总结,计划和总结的书写也是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重要班级管理环节,通过这一任务的布置帮助学生践行班级管理,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指导学生明确就业或升学的毕业去向,向学生传递就业、考编、升学的信息和资料等;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打下基础。

诚然,在与幼儿园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见习园所规模有限,无法容纳学生;个别实习园所距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顶岗实习过程中偶然出现联系不畅通等,另外如何建立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培养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对“卓越教师”的培养中要求,“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而在本校所处城市对学前专业毕业生需求有限,因此本校培养的卓越幼儿教师将主要为外地市甚至国外学前教育机构服务。为此,我校积极与温州、上海、深圳、新加坡等地学前教育机构合作,输出大批优秀的学前专业毕业生。以赴新加坡就业为例,从2013年至今已有7名学生飞赴新加坡,在经过体检、培训之后他们开始正式工作。她们分别在新加坡各社区的Toddler、Nursery、 K1、 K2班担任华文教师,为了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不仅成功完成了教学、幼儿评估和班级管理工作,还协助英文教师排练毕业汇报演出,受到了当地幼儿园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强化学前专业招生就业,发现不同层次学生闪光点

在招生就业方面,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口班、五年制班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选拔,由本专业和舞蹈、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招生笔试、面试的选拔,尤其在面试环节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并且对这些学生加以艺术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提升技能的空间,如组织中期汇演、毕业汇演、舞蹈专场演出、美术作品展览、手工制作展览、个人演唱会、钢琴演奏会等等,充分引起学生对艺术技能训练的重视、加强艺术技能锻炼,在全校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新生入学初试阶段,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去示范性幼儿园参观、开设专业认同讲座、学前新老生交流、专业课程简介、幼儿园视频赏析等,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产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向往和热爱,为学生展开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在全校师范专业新生中进行转专业的专业调整,组织严格的笔试、面试,层层选拔,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转入学前专业。

在就业阶段,大三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鼓励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最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农村去任教。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激发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但是,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受到本地招生政策的影响,本校学前专业招生层次参差不齐,既有三年制学生,也有五年制学生,还有对口班学生,给教学活动带来较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质量,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称为卓越幼儿教师,她们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适合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卓越幼儿教师。

(三)推动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方面培养不同层次学生专业素养

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根据调研、专家论证等环节来修改、调整培养方案,以明确人才培养层次,确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为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如针对对口班学生理论知识欠缺的情况,适当增加理论课程的安排;针对五年制学生高中教育的缺失,安排高中基础课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随后安排教法课和其它专业核心课程等;针对高招班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滞后的问题,在专业技能课的设置上加大培养力度,从课程安排上着重专业技能培养。

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游戏活动案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时刻对教育实践有深刻认识;安排多样性的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如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机构经营、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让学生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尝试发散思维,对如何申请创办幼儿园、如何管理幼儿园,对幼儿园经营、班级管理有初步认识,并在实习中实践管理能力;通过分组实践多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教科研工作如何实施有全面的认识,锻炼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叙事等多种科研方法的使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学会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

但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素养培养问题不容乐观,学生理论扎实但技能不足,而未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儿童歌曲、识谱)、钢琴、儿童舞创编、儿童画(简笔画)、手工制作等艺术素养培养上不能纸上谈兵,要明确定位,降低重心,落到实处,在课程大纲、师资队伍、教学要求、作业布置、考核方式等具体方面要有统筹安排。为此,本专业针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问题,制定了“八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必须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到“合格”成绩,取得八项证书后方能准予毕业。这八证包括:普通话技能、讲故事技能、教学设计与无生上课技能、声乐技能、钢琴技能、舞蹈技能、简笔画技能、手工制作技能的合格证书。以此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对这些技能的考核来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而唱跳弹画这些技能是幼儿教师的显性技能,顺利组织教育活动、观察与反思能力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实施教育的关键能力。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必然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甚至是一些思想观念上的阻碍等等,需要我们积极面对。

(四)整合优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

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已建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具体措施包括:

聘请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园长、有专业特长的骨干教师、科研部门管理人员、退休教师等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利用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接近幼儿教育一线,引导他们对幼儿教师工作有全面认识。如邀请本地以早期阅读为特色的幼儿园的园长来校开设讲座,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教诲未来的准幼师。

任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对教学的新要求,增强教学能力,互听课、互评课,经常进行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本专业坚持不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教研室会议定期举行并有专人记录,及时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卓越教师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深入幼儿园一线,指导学生见习、实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合作交流、分享教育经验。本专业教师除了承担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还要每学期去幼儿园指导学生见实习工作,制定详细的见实习工作计划;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还需要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争取帮助优秀的毕业生寻求到好的就业单位。

定期举行专业发展会议,积极外出学习,认真参与各项培训,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掌握新时代对高校学前教师的要求,处理好高校教学建设中的教材、教法、教师“三教”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和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关系、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诚然,如何在繁忙的专业教学、科研过程中寻求外出学习、参与培训的机会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将影响师资队伍的长远发展。

[1]教育部.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EB/OL]. 人民网.

http://edu.people.com.cn/GB/n/2014/0919/c1053-25690925.html.

[2]幼儿教师素质的内涵[EB/OL]. 中国幼儿教师网.

http://www.yejs.com.cn/Yzzc/article/id/36354.htm.

[3]刘占兰.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9.

On the Cultivating mod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llent teacher”——Taking Ma anshan Advanced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U Yu-hong, QIN Dong-fang

(Teachers’ Education Department, Ma anshan Advanced Normal College, Ma anshan 243000, China)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cently decided to fully start the plan of cultivating excellent teachers, they are good teachers to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satisfaction. Take the cultivat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as an example,we need to clear the qualities that the excellent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have: excellent professional emo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kindergarten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 strengthen the link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staff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excellent preschool teachers.

Excellent preschool teachers; Cultivat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2015-03-09

2014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幼儿教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zjjh053)。

刘玉红(1987— ),女,山东济宁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原理研究。

G650

A

2095-7408(2015)04-0112-05

猜你喜欢
卓越教师卓越幼儿教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园校一体,知行合 一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