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毒死蜱乳油对桑螟的耐药性调查

2015-02-24 01:50施国方白锡川赵丽华陈梦姣金卫明冯世民徐森华
中国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毒死湖州市培养皿

施国方 白锡川 赵丽华 陈梦姣 金卫明 冯世民 徐森华

(1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 2湖州市吴兴区农林发展局,浙江湖州 313000)



施国方1白锡川2赵丽华1陈梦姣2金卫明1冯世民1徐森华1

(1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2湖州市吴兴区农林发展局,浙江湖州 313000)

为了解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我们对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在湖州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6年后桑螟对其抗性增长了8.6倍;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2龄期最为敏感(LC50为1.29 mg/L),随着龄期的增长耐药性提高,到5龄期时LC50增加到5.59 mg/L。但是,与敌敌畏、敌·马合剂相比,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仍处在敏感阶段。

桑螟;幼虫;40%毒死蜱乳油;耐药性;防治时期

近年来,随着气候和桑园生态环境的改变,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已成为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因为桑螟幼虫不仅与蚕争叶,而且使受害桑叶叶质下降,蚕食下虫害叶后抗性减弱甚至发病,桑螟带有的微孢子虫、病毒、细菌、真菌也能与家蚕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对蚕茧和蚕种的生产极具威胁[1]。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桑螟的主要措施;但随着杀虫剂种类的不断增加及其在各地的广泛和高剂量的使用,桑螟对某种杀虫剂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而产生耐药性。目前,桑螟对敌敌畏、敌·马合剂、灭多威等桑园常用农药的抗性研究有较多报道[2-4],但对毒死蜱抗性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为了解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我们对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农药:40%毒死蜱乳油,江苏生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供试害虫:桑螟A为试验区,3龄、4龄幼虫,2014年8月10日在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塔湾自然村桑园中采集桑螟,该地区2004—2007年在小范围内进行了40%毒死蜱乳油防治桑螟的试验示范,200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40%毒死蜱乳油农药防治桑螟;桑螟B为对照区,是2003年8月首次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桑螟时测定的桑螟室内毒力(致死中浓度)数据,与2014年采集的桑螟幼虫为同一地点、同一代数、同一龄期。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年份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室内毒力 采用参考文献[5]的浸叶法,将40%毒死蜱乳油用清水稀释成5个等梯度浓度药液。取新鲜桑叶(无杂质和露水)分别浸入药液5 s后取出,晾干后放入培养皿(直径90 mm)内,将大田采集的3龄桑螟幼虫放入培养皿内的桑叶上,再将其放进生化培养箱内,温度25 ℃±0.5 ℃保护。每个培养皿放5头桑螟幼虫,每个浓度用2个培养皿处理10头,重复3次,共30头,以清水处理为对照,48 h后检查结果,以轻触虫体不能协调活动为死亡。

1.2.2 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室内毒力 通过大田采集桑螟幼虫饲养一代,将下一代桑螟成虫产的卵,统一放在生化培养箱中保护,温度25 ℃±0.5 ℃,不同时间孵化的幼虫放在不同培养皿中饲养,每个培养皿饲养15头幼虫,每个龄期的幼虫孵化或眠起后食叶5 h后检查结果,以轻触幼虫体不能协调活动为死亡,分别对1~5龄的桑螟幼虫进行40%毒死蜱乳油的室内毒力测定,测定方法同1.2.1。毒力回归式和致死中浓度(LC50)计算采用参考文献[6]的方法,2个时间点的致死中浓度数值的商(R/S)为增长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毒力

不同年份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48 h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14年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LC50为2.31 mg/L,比2003年桑螟幼虫的LC50(0.24 mg/L)高了879.2%,也就是说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已增长了8.6倍(表1)。

表1 不同年份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室内毒力比较

桑园害虫毒力回归方程LC50(mg/L)95%置信区间(mg/L)相关系数R/S监测时间桑螟AY=4470511+1455089X231203~26308421999632014-08桑螟BY=7021758+3540889X024023~02409209661002003-08

监测地点为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塔湾自然村;表中数据是48 h室内毒力测定;桑螟B的数据是2003年8月测定的桑螟室内毒力数据。

2.2 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毒力

从表2看,不同龄期的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是不同的,2龄期桑螟幼虫最敏感,随着龄期的增长,桑螟幼虫的耐药性提高,5龄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是1龄桑螟幼虫的2.85倍,是2龄桑螟幼虫的4.33倍。从桑螟整个幼虫阶段对40%毒死蜱乳油耐药性分析看,即使桑螟耐药性最强的5龄期的LC50值也只有5.59 mg/L,与敌敌畏、敌·马合剂的LC50值795.1、31.7 mg/L[2]相比,分别相差344.2和13.7倍(同3龄期相比的值),说明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还处于敏感阶段。

表2 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室内毒力比较(2014年8月)

龄期毒力回归方程LC50(mg/L)95%置信区间(mg/L)标准误相关系数R/S1龄Y=4430868+1940311X196179~21600909223881002龄Y=4851055+1368581X129105~15801309464860653龄Y=4470511+1455089X231203~26301508421991184龄Y=2697282+3380011X480455~50701308845962445龄Y=3233029+2363314X559514~6090240902697285

表中数据是5 h室内毒力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在湖州地区推广应用6年后桑螟幼虫的耐药性增长了8.6倍,但从整体来看,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仍处于敏感阶段。不同龄期的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2龄期最为敏感,随着龄期的增长敏感性降低;所以,在使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桑螟时,最佳防治时间为2龄期桑螟幼虫。

大田防治桑螟时,3龄之后农药防治效果很差[7],而在我们的监测结果中1~2龄桑螟幼虫与3~5龄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耐药性虽有差异,但没有大田防治中的那么大,这可能是3龄后桑螟幼虫卷叶危害,造成药剂直接杀伤效果较差所致。所以,今后在防治桑螟农药筛选时应着重考虑内吸性或胃毒作用2个因素,可以提高对大田桑螟防治的效果。

[1] 赵叙华,白锡川,施国方.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13,44(3):5-10.

[2] 白锡川,柳丽萍,杨海江,等.桑螟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调查[J].蚕桑通报,2003,34(1):20-23.

[3] 白锡川,杨海江,陆鸿英,等.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J].昆虫知识,2002,39(5):366-396.

[4] 施国方,赵丽华,白锡川,等.湖州地区桑螟对有机磷农药抗性调查[J].江苏蚕业,2014,36(1):15-16.

[5] 吴益东,陈松,净新娟,等.棉铃虫抗药性监测方法——浸叶法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及其应用[J].昆虫学报,2001,44(1):56-61.

[6] 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等. EXCEL在毒力回归计算中的应用[J].昆虫知识,2002,39(1):67-69.

[7] 钱祥明,洪志英,王卫明,等.桑螟的生物性特性研究[J].蚕业科学,1995,21(1):50-52.

2014-10-20;接受日期:2015-01-20

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2GN16)。

施国方(1982—),男,浙江湖州,本科,农艺师。 Tel:0572-2821606,E-mail:sgfailh@sina.com

S888.72+2

B

1007-0982(2015)01-0032-02

猜你喜欢
毒死湖州市培养皿
科迪华宣布停产毒死蜱
还小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毒死蜱不可能安全地使用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My family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
毒死蜱行情一片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