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0-2013年0~6岁门诊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2015-02-26 09:51刘宏彦汤喆滢王舒婷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300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3期
关键词:婴儿期同年龄组男童

刘宏彦 汤喆滢 王舒婷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300000

天津市2010-2013年0~6岁门诊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刘宏彦汤喆滢王舒婷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300000

摘要目的:了解0~6岁门诊儿童的贫血状况。方法:以25 033名门诊儿童为观察对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25 033名门诊儿童中贫血3 827名,贫血患病率15.29%,其中以轻度贫血为主。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童和女童贫血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88,P=0.35>0.05);在年龄分组上贫血患病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 549,P<0.05),年龄越小,贫血患病率越高。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把血红蛋白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婴儿期高贫血率应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其患病率。

关键词贫血血红蛋白门诊儿童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可引起学习能力下降、智力发育损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1]。本文旨在了解0~6岁门诊儿童贫血状况,防止贫血造成患儿其他系统功能损害。分析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0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中心就诊且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的25 033名儿童。这些儿童多数由于存在喂养、营养、生长发育方面等问题前来就诊。年龄分组: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幼儿期(1~3周岁);学龄前期(3~6周岁)。在25 033名门诊儿童中,男童13 851名,占55.33%;女童11 182名,占44.67%。婴儿期儿童11 572名,占46.23%;幼儿期儿童9 423名,占37.64%;学龄前期儿童4 038名,占16.13%。

1.2方法儿童左手无名指末梢无痛针刺取血样,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

1.3贫血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Hb≥110g/L为正常;90~109g/L为轻度贫血;60~89g/L为中度贫血;30~59g/L为重度贫血;<30g/L为极重度贫血。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α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门诊儿童贫血状况在25 033名门诊儿童中未发现极重度贫血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儿童21 206名,占84.71%;轻度贫血儿童3 658名,占14.61%;中度贫血儿童167名,占0.67%;重度贫血儿童2名,占0.01%。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门诊儿童贫血人数分布情况

2.2 不同性别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对不同性别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童和女童贫血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88,P=0.35>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

2.3不同年龄组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对不同年龄组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年龄分组上贫血患病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 549,P<0.05)。年龄越小,儿童贫血患病率越高。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门诊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

3讨论

儿童贫血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2]。本文25 033名门诊儿童中检出贫血儿童3 827名,贫血率为15.29%。因此,在儿童保健门诊应将血红蛋白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本文在性别和年龄上进行了贫血患病率比较。结果表明男童和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分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我国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参考值分年龄、不分性别的情况相符[3]。年龄分组上显示婴儿期贫血率最高,达24.70%,表明了婴儿期高贫血率更应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为了降低婴儿贫血率现状,可以究其发生原因采取下列措施:一是母亲妊娠期铁缺乏可减少胎儿期铁储存,从而增加了婴儿期发生贫血的危险[4,5]。因此,避免孕期贫血的发生是预防婴儿期贫血的关键,临床医生可以呼吁适时推广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筛查项目,针对贫血孕妇采取食物强化补铁和补充铁剂,尽可能地把婴儿期高贫血发生率杜绝在源头。二是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时延迟结扎脐带可以增加婴儿体内的铁储备[6],可能有助于降低婴儿期贫血的发生。因此,晚结扎脐带技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性研究逐步向临床推广应用。三是由于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4~6月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储存铁已消耗殆尽。因此,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该进行全面科学的辅食添加指导,避免发生营养性贫血。

参考文献

[1]尚煜,李进华,闫承生,等.河北省6月~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现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7(11):1656-1658.

[2]Maria CM,Hadler YJ,Sigulem DM.Anemia in infancy:etiology and prevalence〔J〕.J Pediatr,2002,78(4):321.

[3]刘琳,王润华,苟勤勇,等.主成分分析用于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综合评价的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1):70-71.

[4]Chaparro CM.Setting the stage for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in early infancy〔J〕.The journal of nutrtion,2008,138(12):2529-2533.

[5]候雪勤,黎海芪.妊娠中期母亲铁营养对婴儿早期铁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4):291-295.

[6]Hutton EK,Hassan ES.Late vs early clamp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 in full-term neonates〔J〕.JAMA,2007,297(11):1241-1252.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2-03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3-1808-02

猜你喜欢
婴儿期同年龄组男童
Second-hand screen time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长期坚持八段锦锻炼的老年男性体质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
人工智能尚处于“婴儿期”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
赛前减量与不同年龄组游泳选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