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争鸣·创新:欧美政治学研究动向述评

2015-02-26 04:30
新视野 2015年4期



继承·争鸣·创新:欧美政治学研究动向述评

文/栾晓峰

摘要:近年来,欧美政治学界主要关注五大主题:政治理论、民主政治、政党政治、政治文化和性别政治。具体来看,欧美学者在研究主题上能够抓住政治学中最基础的政治权力、民主运行的细节与制度设计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与分析,对政治学经典理论、新兴理论提出自己的异议,进行激烈的学术争鸣与实践检验。在研究方法上,针对政治、民主运行的细节问题,学者们借助于公开翔实或潜心调研得来的数据,运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模型建构,得出相对比较科学的结论,从而在深度上对西式民主政治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更细致的考察与理论完善。

关键词:欧美政治学;政治理论;研究动向

通过对近年来欧美权威政治期刊——包括英国的《理论政治学杂志》(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政治研究》(Political Studies),美国的《政治研究季刊》(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政治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政治学与政治》(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新西兰的《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等[1]——的搜索研究发现,欧美政治学界在政治理论方面,学术争鸣激烈,批判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的应用;政治主体研究方面,深入挖掘政党竞争的机理及其对政策系统的影响,少数派民主、性别民主逐渐大热;制度研究方面,基于西方民主的基本框架,学者们深入剖析民主运行的细节,寻找西式民主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在政治文化研究方面,特别抓住地缘政治与网络社会变迁的背景,深入探讨西方社会政治社会化的动因与表现,多角度地展现西方社会在新世纪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心理变迁的规律。

一 政治理论:批判性继承传统,分辨创新理论的现实应用价值

(一)传统政治理论

欧美学者对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洛克等人传统的政治学经典学说的研究探讨始终没有中断过。

在亚里士多德理论研究方面,M.G.Dietz(2012)反对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归结为希腊中心论的“二分”逻辑,通过构建“城邦和帝国之间”的知觉场来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认为《政治学》实际上破除了希腊中心论霸权的二元对立。这为在短暂的城邦时代背景下理解《政治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研究国际公民、跨国政治和帝国理论问题提供新的可能。J.Ober(2013)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学术研究和古典雅典立法过程的分析,考察认知性民主中决策满意模型对民主价值的坚守,发现两者都指向一条实现集体判断满意模式的决策认知路径,即通过专业知识整合,使政治能力欠缺的选民能够在政治议题的多个选项中做出最优选择。

对于马基雅维里理论的研究,J.P.Mc Cormick(2012)通过研究马基雅维里著作中几个典型历史人物的描述性分析,探讨精英管理和大众统治在其民主政治思想中的恰当地位,对当代施特劳斯主义和激进的马基雅维里主义阐释者进行批判,认为他们对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中的大众统治作用存在严重低估。而Y.Winter(2012)对《佛罗伦萨史》研究后发现,马基雅维里对14世纪晚期佛罗伦萨纺织工人起义的观点看似前后矛盾,其实是他巧妙地借助于一名平民暴乱领袖的煽动性演讲来表达一种与时宜不合、不完全自觉的政治激进主义和否定寡头特权的平民政治思想,但这种平民政治思想与公民共和主义并不相通。

关于霍布斯理论研究,A.Abizadeh(2011)对霍布斯利维坦的作用重新审视,认为利维坦的作用不仅在于其强制力,也具有软实力来塑造人的品性,消除社会不公平的负面影响。Y.Abosch(2013)认为在对英国普通法的争论中,霍布斯要解决一个久拖不决的问题:即在没有提出绝对主权分裂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允许普遍规则之外的情况存在。他重新搬出其早期研究中曾故意加以模糊的公平概念,对利维坦中的观点进行拓展。因此,对于霍布斯来讲,公平不仅意味着一种至高无上的主权裁决模式,也是塑造公民性格、实现公民和睦的一种工具。J.Tralau(2011)指出霍布斯关于建立威权国家与实现公民信仰自由的两个观点相互矛盾,具有欺骗性,建议研究者别再纠结于其信仰自由的观点,他的矛盾立场已经表明这一理论存在缺陷。

在洛克理论研究方面,E.C.Naco(2011)对洛克政治思想中的风险、信任与可靠性政治知识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探讨,强调政治信任的监督与检验在主观上存在难度,洛克因此提出政治代理的概念来实现政治信任的知与行的统一。R.Vernon(2013)认为,洛克的平等思想不能脱离其宗教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对话”(Dialogical)。没有宗教观的指引,其平等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T.Stanton(2011)认为,当代关于洛克政治理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洛克所描绘的世界政治图景的影响。但在这幅图景上权力与自由的格调始终无法调和,所以这些研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歪曲了洛克的思想。

(二)民主自由理论

欧美学者的关注点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关于协商民主与共识民主的探讨。K.Olson(2011)对比布尔迪厄和哈贝马斯关于协商民主的观点进行比较,认为协商民主的隐含前提即普世民主与差异民主在本质上是冲突的。这种冲突不可能以纯粹的理论路径实现调和,必须从政治框架本身出发进行平衡。J.L.Wilson(2011)认为如果要考察民主协商与政体的关系,需要对与个体、群体的特征与行为的整体性评估有关联的“协商性整合”概念进行阐释。J.White & L.Ypi(2011)强调要重视政党在政治正当性证明中所起的作用,要促进协商民主,政党对政治正当性的作用不可或缺。C.Lockhart(2011)认为利普哈特在稳定民主社会研究中指出了共识民主比多数民主的优越性,认为共识民主要与共识政治文化共生互动,会促进政府绩效的大幅提高。

二是关于自由理论的探讨。N.Urbinati (2012)认为无支配自由的理念已登上政治学理论主导者的地位,新罗马共和主义由此地位也得到凸显,但当前关于无支配自由的争论在共和主义与民主之间关系上仍未涉及,是一片空白。因此,需要从历史和概念层面上重新审视这种关系。R.Shnayderman(2012)认为,当前关于自由概念的争论在主张消极自由的两派之间展开,一派支持最近重新复活的共和理念,一派支持当下盛行的消极自由概念,但这两派之间争辩的问题却是一致的:即到底什么是消极自由。作者认为共和派的观点站不住脚。

(三)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是近几年欧美政治学者研究的热点所在,其研究的动向开始由单纯的理论建构转向理论的应用价值与效度的探讨。比如一些学者对文化理论与制度理论相互矛盾而无法解释政治变革的质疑,B.Swedlow(2011)认为文化理论是一种包含文化变革的理论形态,与间断平衡理论遥相呼应,有助于解释突发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和政策变革。J.T. Ripberger (2011)等人认为文化理论可用来解释公众对国家安全的信任度问题,为阐释公众对公共安全和公共安全部门的认知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国家安全问题也为验证文化理论的解释力提供了有效试验平台。

二 民主政治:以学理、系统、多元化视角解剖选举民主运行细节,少数派民主成为研究热点

(一)选举民主

理论研究方面,R.W.Davis(2011)对投票代理模型不太看好,因为这一模型为投票过程设置了一个过于严格的道德条件,使其对实践的解释力大为降低。S.Singh(2011)认为在选民投票行为缺乏策略性的选举体制内,选民投票模型是适用的。而在多元民主体制内,选民有强烈的动机放弃其真正偏好,不太重视将个人的效用与所支持的政党胜选相关联,从而使模型适用性降低。A.Lehtinen(2011)对当前投票理论的序数效用与偏好强度关系的探讨进行反思,并通过案例分析支持阿罗的非相关替代独立性理论,反对功利判断理论的可观测度和风险偏好的两个论点。Z.Fazekas(2012)认为空间投票理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效用函数,还要评估决策策略中的个体差异。

选民偏好方面,P.Humme(2011)通过模型建构和民意调查研究发现,选民会有意歪曲他们的投票意图以此来影响其他选民对候选人的认知,使其在预选中改变投票意向。P.A.Ube & B.J.Zikmund-Fisher(2011)对明尼苏达州899个成年人进行调查,探讨选民对问题票的态度是否会对争议比较大的选举结果产生影响,结果表明选民仍然会强烈坚持自己原有的投票偏好。J.Bergh & T.Bjrklund(2011)对挪威移民中间偏左的投票偏好“铁律”进行检验,发现移民的投票行为受集团忠诚程度影响,而不受意识形态或社会背景的影响。

选举影响因素方面,一是社会因素。N.Lupu & J.Pontusson(2011)采集了15~18个发达民主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社会结构在再分配政治中影响比较大。如果中等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之间的社会差距大大高于其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中等收入选民们将倾向于与低收入选民进行联合。L.Ragsdale & J.G.Rusk(2011)对1920年到2008年美国各州在美国总统和众议院选举中的选民投票率进行研究,认为预测投票率与社会背景、国家自主性和选举延续性三个因素有关联,社会背景的影响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三个因素开始共同起作用。

二是制度机制因素。E.Rigby & M.J. Springer(2011)对1978年至2008年美国选民登记情况和投票选举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州一级选民登记与投票便利化改革对提高选举公平性的效果。研究表明一些措施能促进平等,而另一些则使选民进一步分化。M.E.Warren (2011)认为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的“以脚投票”的退出权应当被整合设计到民主过程中,使其成为引导选票与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多元民主社会增添更多的社会活力。K.Arceneaux (2012)等学者考察了制度设计对投票动员效果的影响,发现挨家挨户的竞选动员活动对那些在投票站投票的人的参与度影响较大,对那些通过邮件投票的网上注册者影响比较小。

三是经济因素。Y.Margalit(2011)评估了全球化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发现政府如果及时对因全球化而利益受到损害的工人进行特殊工作培训和收入补助,他们对现任政府投反对票的可能性就会很低。B.Canes-Wrone & Jee-Kwang Park (2012) 提出反向选举商业周期的概念,并借助1975年和2006年间10个经合组织国家私人固定投资的季度数据分析表明,反向选举商业周期与选举竞争力极化、党派极化存在因果关系。D.L.Kriner & A.Reevesy(2012)选取1988年到2008年总统选举获得数据研究表明,如果联邦政府在其社区增加财政支出,选民会在选票上回报现任总统(或他们的党内候选人)。M.Kayser & M.Peress (2012)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萎缩时,选民经常会惩罚政府。当其他经济体也发生经济萎缩时,选民们会更频繁地反对他们的政府。这表明国际经济背景影响国内投票。

四是环境地理因素。一些研究指出大众选举投票率和天气状况之间有系统的联系。A.Cohen(2012)把这个理论逻辑扩展到了精英阶层,认为夏季的酷热和美国众议院弃权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A.Wuffle(2012)等学者也认为温度对选举有重要影响,发现比较寒冷的州的投票率要高于国家平均水平。N.Ichino & N.L.Nathan(2013)研究发现与种族化投票理论假设相反,新兴民主国家选民不太可能投票支持自己族群的政党,而更可能由于种族地理因素支持另一方,这对利用当地社区和地理环境修正种族理论和引导选民的投票行为有所启示。

五是个人因素。R.Johns & M.Shephard (2011)考察了候选人在选举材料和选票上的外在形象与得票率的关系,发现在男女候选人对决的选举中,要吸引投票积极性不高、偏远地区的选民,选票上照片形象好坏非常重要。J.Knuckey(2012)借助美国国家选举研究资料研究总统竞选伙伴对投票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认为竞选伙伴是影响投票行为的重要短期推动因素,有可能导致“中间选民”的流失。

六是技术因素。E.Matland & G.R. Murray(2012)评估了2004年总统竞选中,通过个人接触和邮件传播的无党派动员投票信息对拉美裔社区投票率的影响,发现这种动员努力增加了投票率,但动员效果基于公民的投票倾向而各不相同。不规则性投票的选民大大增加了,对习惯性弃权或注册弃权者来说作用不明显。R.L.Vining Jr(2011)对利益集团运用电子邮件动员草根支持者对首席大法官的提名做出反应进行研究。借助于分类评定模型分析,发现借助于电子邮件,利益集团发起政治行动和政治捐款的能力得到提升。A.S.Gerber(2011)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和电话跟踪采访,对政治竞选广告费进行研究,认为电视广告对民众投票偏好影响强烈但持续时间短。

七是权力因素。S.Cordon(2011)对2006年共和党参与总统竞选数据分析,认为白宫下属部门任务特点及其所处的信息环境影响总统的支配权,总统可指使其下属部门将政府支出或项目用于本党支持率高的选区。F.Brollo & T.Nannicini(2012)通过对巴西联邦政府向市政府转移支付的政治倾向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年之前,与总统同一政治联盟的市长就会收到全权政府转移支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其影响力,而属于反对派的市长则会被边缘化。K.Tedin(2011)等学者通过实验设计证明,总统不仅可以依靠个人魅力影响核心选民,也可根据议题类型,选择与各方群众的沟通模式增强其舆论影响力,影响假定对手方选民。

(二)少数民主

在选举民主方面,M.A.Barreto & S.A. Nuo(2011)借助于2004年针对拉丁裔注册选民全国性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政党联络人的种族身份对选举动员的效果影响较大。W.A.Santoro & G.M.Segura(2011)根据1999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新一代墨西哥裔美国人在参与投票的可能性上呈现单调性递增,而对当地民族的政治活动的参与度却在下降。弱势种族人群前几代获得的政治累积收益,由于后代参与种族政治活动的减少而递减。

在议会民主方面,R.R.Preuhs & R.E. Hero(2011)提取了美国4次国会会议数据,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中少数民族描述性代表在倡导少数民族利益方面表现的异同性,结果表明这些议员要受到他们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利益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惟一性。J.D.Griffin & M.Keane(2011)对6届美国国会各选区的种族构成进行研究,发现非洲裔选民普遍由不太活跃和立场不太鲜明的议员来代表。J.D.Griffin & P.Flavin(2011)研究表明在立法代表方面,不同的群体在公民优先权上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在他们所选出的官员、议员的行为上得到反映。具体来说,非洲裔和拉美裔议员比白人议员更少关注政策代表性问题,但更着重于他们的选区是否也能领到其公平份额的联邦资金。

三 政党政治:着重于党派竞争的机理分析,揭示政党主体对政策系统运行的全面影响

(一)政党竞争

欧美学者研究政党之间的竞争主要关注选区竞争与党员吸纳。

在选区竞争上,A.Rozenas(2011)研究了选区的大小对两党选举空间竞争的影响。认为当选民人数比较少、候选人与投票者偏好不确定、竞争投入的成本高、候选人的政策承诺有约束力时,两党竞争是稳定的并呈现出极化状态;选民规模大时,则表现出弱极化状态。V.Galasso & T.Nannicini(2011) 探讨了竞选对政治选择的利害关系,表明政党之间的竞争要通过选择和分配优秀的政治家到最具有竞争性的选区来进行。各党所选出的优秀政治家基本上都会在议会中成功地占有一席之地,实现政治均衡。许多改革者持续呼吁在选区重划过程中要去政治化,并声称党派选区重划要为选举竞争的减弱和立法极化增强的现象负责。S.E.Masket(2012)等人从国家立法中获得的证据分析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党派选区重划对竞争和两极化的影响很小,而政治环境的影响却在增强。

在党员吸纳上,R.L.Claassen(2011)认为民主党的南方基地的消失和在其他地区党员人数减少,可归因于民主党的精英层面在种族问题和政党制度变革问题上立场变化,政党针对政治环境所做出变革会从公民的政治意识中得到回应。

(二)政党对政策的影响

政策导向上,D.D.Vlaicu(2011)通过对议会议员的偏好、行为与党内议程设置规则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议案最终还是会按照意识形态的引导落地,政党对政策的影响极化作用增强。J.Richman(2011)采用一项新研究技术来根据议员的政策偏好进行政策定位。通过实证检验表明,在美国政策体制中,政党通过对核心政治圈“核心人物”施加压力,通过阻碍政策变革打击对手,使诸多政策变得僵化不堪。R.Ragan(2013)对代议制民主是否能真正将选民偏好上升为政策进行研究,发现政党根据选民政策偏好在立法区“操纵”选区分划是造成政策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政府的党派角色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开支有影响外,D.Manzano (2013)还认为政党的意识形态偏好与政府的选举动机相互作用也可对教育经费分配产生影响。J.N.Druckman(2013)认为在美国政治中的精英政党竞争的两极化,增强了政党精英对公众意见的主导性,降低了实质性信息的影响,改变了公众进行公共决策的方式。

议程设置上,R.Vliegenthart(2011)等人对1993年至2000年比利时议会中的政党议程设置动力进行研究,通过组合时间序列分析表明,某一党的政策议程对另一个政党的议程设置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相同语言区域的政党、在野党、极右和“小生境”政党拥有议程设置的权力。M.Bkgaard & C.Jensen(2012)对多数党内所产生的不均衡的政策输出进行研究发现,如果温和的多数政党成员控制政策议程,会使问题变得更糟;而那些倾向于多数党的极端派别会有很大的收获。当多数政党成员的政策偏好变得越来越相似,他们授予其领导人议程设置权力的动机会越来越强。

政策输出上,D.Doyle(2012)通过分析1984年到1998年之间的18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案例,发现尽管政府政策受来自外部力量的压力,党派仍然对拉丁美洲私有化过程发挥着影响。当一个国家负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并且右翼政府掌权,私有化程度会提高。然而,当一个国家负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左翼政府掌权,其选举动机会促使这些政府忽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降低私有化的水平。T.M.Meyer(2012)借助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模拟技术分析党内意见不统一对联合政府政策输出的影响,其研究的对象是两党联盟和党内团结条件下政策议程设置中各部长的权力。结果表明,如果国会议员和内阁成员旨在实现他们的个人政策偏好,部长的议程设置权力会减弱。因此,即使无法对代表本党的部长进行掌控,党派也可能会因内部队伍的不团结受益。因此党派内部团结能加强政党讨价还价的能力的观点值得怀疑。

四 政治文化:深挖特定群体、地缘政治、政治传媒与公民政治社会化、政治认同变迁的关系

(一)政治社会化

S.C.Wals(2011)通过对居美墨西哥移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移民已有的政治社会化经验会影响他们对移入国政治的看法和政治参与的程度。E.N.Simas & K.A.Evans (2011)使用美国1972年到2000年总统选举和竞选纲领的数据分析发现,公众的教育素质对公民是否能够利用政党的政策纲领,对总统候选人政策立场进行评估非常重要。J.L.Deitz & K.Boeckelman(2012)通过模拟大学生参与总统选举的实验后提出,年轻人对公共事务参与积极性比较低,将体验学习活动加入到政治科学课程中有助于扭转这一趋势。D.Stolle & A.Harell(2013)质疑种族和民族的多样性会对社会资本产生负面影响的观点。借助于加拿大2003年的综合社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这种负相关存在于成人,但在年轻人中发现了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青年人政治社会化的经验与民族多样性的增强有助于社会网络的多样化与规范化。D.A.Siegel(2013)认为社会网络结构制约着媒体作用的发挥,社会网络互动作用可以放大媒体的偏见,导致群体行为出现极化效应,甚至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媒体。主流媒体和具有统一偏好的社会精英可以降低这种媒体偏见的影响。

(二)政治认同

I.A.Khtar(2011)认为美国人对911的政治回应对美国穆斯林人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影响。如何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度和保留其独特的宗教文化遗产对于美国穆斯林来讲非常重要。D.C.Moehler & N.Singh(2011)通过对16个非洲国家的数据分析,认为在后威权主义的非洲民主国家,政治复杂性程度低、政治态度狭隘、民众对在任官员的支持度高是缺乏独立性的国有广播媒体获得公民高度政治信任的主要原因。C.Aroopala(2011)通过公共物品供给博弈情景实验,探讨群体信息源、决策风险对心理定格的影响,以此来揭示心理定格对基于群体认同的政治动员以及政治运动的重要意义。

五 性别政治:侧重于性别政治能力差异对比研判和妇女议会代表性问题研究

(一)性别政治能力差异

K.Pearson & L.Dancey(2011)通过对美国6届国会10000场发言的分析,探讨美国众议院中议员演讲的性别差异,发现由于女议员比男议员亮相的次数低,女性立法者的代表性面临多种挑战。C.F.Karpowitz(2012)等人对民主协商过程中女性是否与男性具有同等的影响力进行研究,也发现女性在声音和权威上与男性存在实质性差距。K.Kanthak & G.A.Krause (2011)借助于美国国会的相关数据探讨女议员在相互合作上面对的挑战。相对于男参议员,女性参议员对现任女同僚的重视要低很多,而她们却对其地位有威胁的女性挑战者更为重视。P.K.Hatemi(2012)等人认为学界对男性和女性之间政治偏好差异、差异的原因与影响争论不休,而争论的根源在于学者们没有理清两性差异的概念,特别是涉及到生理差异、社会化引致的性别差异以及这些建构在政治输出中所引出的差异。他们认为性别中的个体差异并不源于社会影响,而是很大程度上源自独特的经历和固有的性格。

(二)妇女代表性

M.M.Hughes(2011)在交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层线性建模,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分析性别配额制和少数民族配额制对议会中少数民族妇女代表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国的配额制难以撼动国家立法部门中男性的多数优势。D.Stockemer(2011)在选举制度、比例配额、经济、政治文化四个通用研究指标基础上,又增加国家民主程度与腐败程度两个指标对非洲国家女性在议会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除了比例配额和选举制度,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影响女性在议会中的代表性;对腐败遏制力度越大,妇女在议会中代表比例越高;相比专制国家,民主国家议会中女性成员比例较低。S.M.Rai(2012)基于对印度议会成员中妇女代表的广泛采访,用主题分析叙述法提炼出了妇女进入议会政治四个途径,即家庭网络、政治运动、政党制度和对女性配额的斗争。

六 对近年欧美政治学研究的简要评析

由于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欧美国家的政治学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中国政治学界既有相似的地方,但其差异性相当明显。

在研究主题上,欧美学者没有一味地将经典政治理论奉为圭臬,而是在对经典充分研磨的基础上,敢于大胆质疑与批判;将传统经典与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政治学经典的现代应用价值。欧美学者对新兴理论的实证性检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民主理论、自由理论与文化理论是当前中外学者争论的热点所在,因这些主题契合时代的脉博,其实践性、效用性一直是学界高度关注点,所以学者们始终抱着一种求索的精神在不断地检验、争论,对其进行完善。另外,欧美学者对性别政治的关注度要比中国的学者高,有诸多的学者对性别权力、妇女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赋予妇女与男性同样的政治权利,而在欧美一些国家,妇女的政治参与度在体制框架上尚需要完善,这是欧美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的深层原因。当然,欧美学者对性别政治研究的结论与经验总结对当前中国学界进一步研究推动妇女参政议政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研究深度上,欧美学者更为关注政治、民主运行的细节。中国的政治学界仍然是对中国当前政治、民主甚至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制度框架进行完善性设想与建构。而欧美政治学界在资本主义民主既定的政治框架内,牢牢地抓住政治学中最基础的政治权力因素、民主运行的细节与制度设计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与分析;既有民主选举理论模型的构建和模型变量的完善,也有对选举、政党政治深层影响因素的深入论证与思考,这对进一步推动西式民主的发展,让人更好地理解这一民主形式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与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欧美则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量分析、模型设计是其主要特点。当前,针对中国政治体制、民主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中国学者在应然与实然之间进行不懈的理论探索,既有得又有失:一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注释,找出自己优势的同时,对西方民主制度进行反思,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对于一些社会反映比较尖锐的问题、争议性比较大的理论观点由于数据获得途径狭的窄性,在理论研究的努力上则乏善可陈。而欧美政治学界的学者在政治学研究上有三个优势:一是拥有一大批掌握着数学、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学者;二是由于政府数据公开的相对充分性,使学者能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所需要的研究数据;三是国外的学者善于进行准确、规范的社会调查与分析。所以,欧美政治学界在研究的主题选择上,就是针对政治、民主运行的细节问题,借助于公开翔实或潜心调研得来的数据,运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模型建构,得出相对比较科学的结论,这是中国学者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政治是一门艺术,对其研究如果过分迷恋于理论模型、数理分析的魅力,那么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只是窥豹之一斑,对政治现实与问题的解释力不是越来越强,而是相行渐远。

注释:

[1]本文述及的论文,均出自上列期刊。为节省篇幅,只在文内提到作者姓名并标明论文发表时间,论文题目、发表期刊及卷期号均从略。

责任编辑喻匀

作者简介:栾晓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讲师,博士,济南市, 250103。

文章编号:1006-0138(2015)04-0116-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