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探析

2015-02-26 08:33党路源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开放性舆情群体

党路源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探析

党路源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新闻更注重新闻事件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网络媒体新闻是典型的新媒体新闻,其在新闻的传播和发布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受众群不断转变,进而推动了新媒体新闻和社会舆情表达的转变。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析了新媒体新闻的演变和社会舆情的表达。

新媒体新闻;社会舆情表达;演变

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新闻形式,新媒体新闻更注重交互性和时效性,其不但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融合到一起,同时能够实现对新闻事件的同步播报,这就使新闻的播报更加深入,交互性更强,促使新闻的发布者和接受者的不演变。

1 新媒体新闻的演变

1.1新媒体新闻的产生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新媒体新闻产生的根本动力,信息的传播媒介历经了报纸、杂质、广播、电视、网络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在新的媒介中,利用了全新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形式,是新闻传媒的一次重要革命。这种革命改善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提升了新闻信息的质量,用户可以通过自主的需求来选择新闻资源。总的来说,新媒介的产生使新闻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1]。

1.2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新闻所搭载的新媒体主要有互动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相较于传统媒体新闻,新媒体新闻有着很多优势,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出一个十分庞大的受众群体。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交互性强

新媒体新闻主要依靠互联网和数字化设备进行传播,这就有效缩短了新闻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渠道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资源;同时,新闻受众本身也可以作为新闻的制造者或传播者。新媒体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摆脱了地域性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新闻的种类、形式和所在位置,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参与性和交互性。

1.2.2及时性和广泛性

网络传播、手机传播等是新媒体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这种新媒体传播途径传递信息的速度十分快速,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新闻受众群体就能通过网络和手机获取事件的内容和情况信息,同时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跟踪新闻事件的进展。当前社会许多重大新闻事件都是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传递的,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同时,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这就为新闻的社会舆论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1.2.3开放性强

新媒体新闻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同时也使新闻的传播更加开放,打破了新闻传播的垄断。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由媒体工作者和政府部门掌控,由于传播渠道的单一性,人们只能被动接受新闻信息,新媒体新闻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其开放性的特点使受众群体能够自由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新闻的传播和社会舆论更加开放、自由。

2 新媒体新闻的社会舆情表达

在传统的媒体新闻中,受众群体只能被动接受新闻信息,同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受众群体的反馈很难有效地传达给传统新闻媒体,这就限制了社会舆情的表达。新媒体新闻的出现使新闻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群体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意见。

新闻受众群体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的表达,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舆情的表达和发展。新媒体新闻的交互性特点使社会大众能够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沟通和了解,这就借助新媒体渠道产生了社会舆情,受众群体能够根据自己对新闻的深度和广度的需求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从而借助新媒体渠道发表更加深刻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产生社会舆情。

在多媒体渠道中,新闻能够更加快速地传播并扩大,使新闻的广度更大,影响效果更深入;而借助多媒体渠道反馈的社会舆情也愈发广、愈发深。这种社会舆情表达的开放性、及时性,对社会的发展和新闻事件的处理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崛起,使人们能够真正实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并且通过社会舆情的表达而影响到天下事。例如,药家鑫案一经新媒体传播就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郭美美炫富、违法一经曝光也很快形成社会舆情。

社会舆情表达的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也会造成舆论导向偏差,甚至引发舆论风险,如日前被狗咬女子诈骗新闻,错误的舆论导向使许多好心人士被骗取钱财。

3 结语

新媒体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新闻传播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其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为社会舆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新闻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吴澄,吴晓明.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猜你喜欢
开放性舆情群体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