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记忆 情感的延伸——论《舌尖上的中国》之“情色”交融

2015-02-26 10:20曹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9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情色舌尖

摘 要:味觉乃情感的延伸,美食是对生活的思索和热爱,一种食物,不同的烹饪手法,其实是对自然、对生活的不同解读。《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呈现了中国地域的广博和差异,农业物产的丰富多样,也向人们展示了那块土地上,劳动者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舌尖上的味觉体验其实是生活对美学的眷念,是人们对“乡愁记忆”的“根”追寻。

当世界越来越喧嚣的时候,人们内心深处更渴望,也更需要沉静下来,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那些梗在我们心头的,没有消化掉的东西。当曾经的热议和喧嚣尘埃落定之后,在这样一个梅雨季节,让我们放下所有的凡尘琐事,重新跟随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中国》,品味那些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美味,生活的万千滋味就这样一点点从内心涌出来,真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纪录片应该担负起“让生活回归得更本质更感性”的责任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也是进化的产物。早在战国时期,告子在和孟子辩论时,就说过:“食色,性也”。用弗洛伊德的观点解释就是——本能的需求更能催发人的追求动力。那么,食物从哪里来——从大自然中产出,它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物化成果。所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便是《自然的馈赠》。“美味的背后是人和自然的故事”,《舌尖》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开篇便预示了它将不是一部单纯记录食物的片子,也是一个讲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既然有人、有故事,就会有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舌尖》刚一出世,便引发人们热议的原因。传统的纪录片大多数只是单纯的“记录”,很少有这么明显的编排有序、夹叙夹议的故事情感镶嵌其中。而这种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在“正统”了几十年的中国纪录片中一经运用,引发热议和争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舌尖上的中国》以从日本回来的“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连续又独立成篇的7集,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影片拍摄制作的后期移换到北京,使用了多种新奇的拍摄手法;另外,撰稿也是有叙有议有抒情,这让不少早年从事纪录片拍摄制片的专家提出质疑并引发争论:纪录片怎么可以这么拍摄?怎么可以这样行文?其实,纪录片本身不仅担负着“真实记录”的职责,也应该有“让生活回归更本质更感性”的责任。

有人说,这是一部奇怪的片子,明明写的是食物,却看得你心里暖暖湿湿的,影片中人们淳朴的衣容笑貌,将那份一直埋藏在我们灵魂中对家、对幸福的温润给呼唤起来了。所以,抛却它是否应该使用那么多表现手法、表达意境的争论,单单那种朴素中的娓娓道来的、暗暗的情感透析,便是很多观众喜欢甚至推崇这部片子的重要原因。

当然,如果比较《舌尖1》和《舌尖2》,两部片子各有所长。《舌尖1》一面世,就给人们带来了清新、震撼、热议和争论不休,但其实,这部片子确实有很多需要打磨和修葺的地方。比如,每一集内部结构其实可以更加优化;集与集之间,有些选题是重叠的,为了避免这类尴尬,在撰文方向上给予了优化。而《舌尖2》在积累和继承前者优长之处后,更加突出了“讲故事”的特点,但遗憾的是,这也冲淡了《舌尖1》中以食物本体出发的主题。

2 “情色”交融是《舌尖》贯穿始终的暗线

“情色”交融,是《舌尖》从第一集开始就贯穿到底的暗线。(没有特殊说明的话,本文中的《舌尖》特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舌尖》共7集,分别是《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原野》。既然是讲述食物的纪录片,那么中国饮食文化中对食物的基本要求——“色、香、味、形”就要通过摄像机镜头来展现,“色”是其一,更在首位。紫的茄子、绿的芹菜、橙黄的胡萝卜、雪白的面粉……各种天南地北、五花八门、鲜艳新鲜的食材首先在“颜色”上给观众呈现一种视觉美感。当然,丰富的食材产自于自然,当人们到自然中去挖藕、捕鱼、采摘时,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植被、风雪霜凌以及河流山川在四季轮回中展示荣枯变换,大自然的“色彩”更是丰富和大气天成;当食材经过人们巧手加工,白盐浸染、黄醋去腥、红酱上色、火煎、油炸等,最终做成食物,“色”再次突破原始,成为人们生活智慧的展现和延伸。风景、美食所带来的视觉感触内化于心,逐渐演变成一种情感的凝结;地大物博、人民勤劳、祖国山川好壮观等自豪感更是不少观众直观易发的感慨。

情色交融在《舌尖》中无处不在,深浅不一。人们在大自然中培育或攫取食材,劳动中蕴含着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中,藏族姑娘卓玛采松茸时,将翻找后的松茸坑轻轻掩盖,以期松茸菌在以后再次萌发,这种不贪婪、不涸泽而渔的做法,即是顺应自然的智慧,也是对人性中的“善”的自然推崇;而职业挖藕人圣武俩兄弟转辗湖南湖北挖藕的故事中,既给了劳动者口述丰富的劳动经验的机会,也从中透露出:看似简单的菜蔬中,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辛劳。这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劳动美的赞许。《舌尖2》职业养蜂人“老谭”20多年前对未婚妻说:带你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然而,20年的千里跋涉、辛苦“赶花”,“上了当”的妻子说:“谁知道一路风餐露宿,辛苦的很!”但是,在满山遍野的花海中,一座简单搭建的窝棚里,勤劳的妻子一边眉眼含笑的痴嗔“老谭就是耙耳朵(惧内、怕老婆)”,一边手脚不停地制作美食,家乡的味道被带到千里之外;星夜,“转场”时千里跋涉的辛苦也因那句朴素而自豪的话语:“我们就是享受这一点自由!”——感染观众的,不再是千里跋涉的辛苦,而是“自由自在”生活的愉快心情,让人不禁为朴实的丈夫、勤劳的妻子鼓掌喝彩。

当然,这种“情”的渗透不仅有明亮、鲜活、愉快的部分,也有发自深层的思索,说不上沉重,却也耐人寻味。《舌尖2》中陕甘宁广袤的黄土地上,成熟的麦浪接天连地,马万全和其他的“麦客”外出十几天,只赚取了不到1000块钱;虽然,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但是,在与现代化机械收割的竞争中,“麦客”马万全们注定将被淘汰在历史的浪花丛里。这片土地上,古老的“秦腔”会被政府抢救性发掘保护,而古老的职业——“麦客”却无法被保护和延续,最终只能被淹没。

3 味觉乃情感的延伸,乡愁记忆是沉淀在饮食文化中“根”的追寻

对美食的追寻不仅是人类“食色”的天性使然,也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再发现、再创造。舌尖上的味觉体验其实是生活对美学的眷念。在美食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想去寻找和体味“小时候的味道”,那是对母亲的追忆,也是“乡愁记忆”的根源所在。

乡愁是什么,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河,是一缕冉冉不散的炊烟,是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妈妈手中伺弄出来的青菜团子、糖糍粑粑……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对“根”的追寻往往容易被掩盖、被淹没,但是它绝不会终结;实际上,越是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人们越是向往宁静平缓的田园,它让疲惫的人心有个停靠、歇息的地方。“美食”满足口腹之欲,“情感”滋养人心。由味觉体验延伸出的情感体验才是“人心”满足的根源所在,没有情感的支撑和滋养,饱腹的人,内心也是“空落落”的,茫然不知“所终”。这种“所终”是什么,是内心的依靠。

《舌尖》所展现的“情色”交融境界,一部分归功于镜头展现,一部分来自于优美的撰稿行文,几乎每一集中,都有优美的词句引导人们向更深处思索、体味。这些词句有些是质朴写实,有些优美流畅,看似自然流露,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在《舌尖1》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有一段:“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这一句,你可以看作是写实),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写实),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这一句饱含哲理,引发观众联想和深思)。”又比如,《五味的调和》(《舌尖1》)中有这么一段:“五味最佳的烹饪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已经3年了,在这段不算久的时间流逝中,人们的热议已经慢慢平息。眼下,人们已经在平静地观看另一部美食纪录片《味道》了,这中间,也有人拿两者来比较,有人肯定,有人否定,有人调侃,有人谩骂:无论哪种,《舌尖上的中国》都起到了开创“中国近十年来纪录片中情色交融的先河”,这种创新,值得肯定、褒扬、纪念。

作者简介:曹丽(1974-),女,汉语言文学学士,1996-2003年,淮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记者;2003-2010年,舆论监督性直播节目《民生热线》,首席记者,监制;2010年,各地市台的广播、电视合并,担任淮北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外宣记者。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情色舌尖
情色,作为艺术和美学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你好,春节
唐代如何规制情色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