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播式传承探索
——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非常西藏”系列节目为例

2015-02-26 12:32刘小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听众西藏

王 凤 刘小三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播式传承探索
——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非常西藏”系列节目为例

王 凤 刘小三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活动成为热潮,对于广播人来说,把“非遗”节目做得让听众“听得懂”、“听得进”,将“非遗”知识普及给更多受众是最终的目标。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非常西藏”系列节目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播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非常西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遗存,虽然存在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但是作为遗产被提出、认可并成为保护的对象,时间却不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加,超级大国文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非遗保护需要创新和变革。而西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丰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亟须探索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

一、西藏广播事业的发展现状

古老的藏戏、悠扬的音笛、多彩的唐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而在地广人稀、地理条件复杂的西藏,广播具有别的媒介不具备的比较优势。在西藏,广播可以克服广大牧区地广人稀的特殊地理环境、藏族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条件的限制,比其他媒体更好地进行普及性传播。

“十一五”期间,西藏广播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传播广播电视节目,大力新建中波台,使西藏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广播电视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质量不断提高。西藏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十一五”末已达90.28%,西藏县(市、区)所在城镇基本实现了广播主频率调频全覆盖,是所有媒介中覆盖率最高的。[1]

近几年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影响越来越大,藏、汉语上星节目还辐射到四川、陕西、甘肃、青海、重庆等省市和芬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日本、印度、尼泊尔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西藏广播的整体实力和节目质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2]

西藏广播的人口覆盖率和影响力的提升,为广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播节目制作要则

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之际,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策划了“非常西藏”系列节目,在汉语广播《魅力西藏》栏目播出“非常西藏”文化记忆系列节目;在都市生活广播《听游四方》栏目播出以“倾听城市声音 感受文化魅力”为主题的“非常西藏”系列节目。通过这样的系列节目,希望让听众认识和了解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使更多的人在关注文化遗产的同时,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来。笔者认为,栏目倾力打造节目的可听性,让广大受众“听得懂”、“听得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广播优势进行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开创性

西藏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历史都比较悠久,少则百年、多则千年,它们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故事。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此次策划的“非常西藏”系列节目在介绍西藏的“非遗”项目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努力用现代化的广播技术,发挥广播的优势,努力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并利用“非遗”中的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为节目增色,在带给观众艺术享受的同时引人深思。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它可以通过语言、音乐、音响三种声音的结构和编织,唤起人们的丰富想象,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广播是凭借听觉感染力取胜的媒体,听觉艺术是广播固有的优势。西藏“非遗”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如藏戏、格萨尔说唱等都很适合在广播中传播,并能够利用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优势,制造悬念和神秘感,引发关注。

“非常西藏”已经播出的内容涉及了唐卡、藏文书法、格萨尔说唱、西藏服饰等内容,节目中访谈了相关的“非遗”传承人,通过同期声原音将这些“非遗”传承人学习技艺、传承文化、展示技艺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广大藏区同胞中引起了很好的共鸣和反响。

(二)采用现场描述弥补广播不可视的缺点,增加节目亮点

广播的弱势是不具备可视性。其实,广播人同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弱势来增加节目亮点。“非常西藏”一直坚持通过主持人的现场描和音响效果的配合述让听众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非常西藏”文化记忆之格萨尔说唱这期节目中,主持人在开始介绍格萨尔说唱非遗代表人物次仁占堆时,说“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那曲地区群众艺术馆的舞台上,他一身黄金战甲,手持马鞭,昂首挺胸,讲到精彩处双眼传神”,都是画面感很强的语言,再加上同时配以次仁占堆表演时的现场原音,听众可以在广播节目的多方位塑造下体会到格萨尔说唱艺术的魅力。

再比如都市生活广播非常西藏“倾听城市声音 感受文化魅力”之文字的魅力这期节目中,一开始主持人说到“卢强将特制的竹笔在浸满墨汁的刷子上轻轻一润,洁白的宣纸上像排版印刷一般,饱满隽永的藏文字母从笔尖‘流出’,观摩的人群中发出一片赞叹声,这一幕出现在援藏干部书法交流笔会上。”极具画面性和代入感的声音让听众立马就被吸引,接下来结合卢强的采访原音,讲述藏文书法的魅力。整个节目通过主持人的播音和卢强的采访原音穿插,将藏文书法艺术的历史沿革和如今发展现状娓娓道来,给听众很高的艺术享受。

(三)进一步发挥广播特点,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广播的特点与其他媒体传播的方式相比更具私密性,因而广播具有一种情感实时交流的优势,在对象性的交流过程中更能感动对方。有一些“非遗”项目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我们身边渐渐消失,只在心里留下一丝若隐若现的记忆。当听众的这些记忆被电波唤醒的时候,情感共鸣油然而生。

例如,《杰德秀的邦典》中讲述的是搭配藏装的彩色围裙,藏语叫作“邦典”。在节目的开始主持人首先说到“到西藏,你会看到身着藏装的藏族阿佳,长长的裙摆,色彩搭配适宜的衬衫,以及腰间系着的彩色围裙,衬托出婀娜的身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以听众熟悉的场景作为开场很容易就引起听众的共鸣,接下来节目采访了到商店购买“邦典”的藏族阿佳,借由她的口吻说出了“邦典之乡”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这种方式唤起了听众的联想和记忆,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三、可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之处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立体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2005年12月20日,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援助下,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搭建了藏语广播网——“中国西藏之声”,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传向了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了解西藏广播。2009年“网上在线广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因此,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广播传承来说,除了利用传统的频率资源,“中国西藏之声网”这一网络平台也是可利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例如,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将“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的绝活用照片或摄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资源,及时上传西藏之声网,网络受众就可以在听广播的同时看到“非遗”及其传承人的画面,真正实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立体化传播,也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日益重视。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各种途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非常西藏”系列节目,对在西藏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如何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推进。

[1] 张先群,王清江.对进一步提高西藏广播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31-32.

[2] 刘长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广播,2006(11):9-11.

G22

A

1674-8883(2015)15-0197-01

王凤(1982—),女,山西祁县人,文学硕士,西藏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媒介经济,新媒体。刘小三(1978—),陕西兴平人,文学博士,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西藏新闻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听众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AOIP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