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的新媒体写作

2015-02-26 12:32黄宏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人情味选题

黄宏春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人物报道的新媒体写作

黄宏春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内容生产的人物报道,不仅要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也要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才能达到其传播效果,传递社会正能量。

人物报道;新媒体;新闻写作

随着的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作为内容生产形式的人物报道,要主动寻求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才能发挥它的传播目的,才能永葆它的生命力。传统的人物报道在选题上大多以“典型”为重,在写法上以有“意义”的内容为重,在表达上着重引导性的语气,在篇幅上讲究大篇章。而以“草根”选题,贴近读者生活;人情味价值取向,触动读者心理;故事化叙述,吸引读者;短小精炼的篇章,满足读者阅读习惯,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人物报道的写作特征,

一、以“草根”选题,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随着传播环境的空前开发,以民间为“草根”的现象盛行,这种“一地鸡毛”式的生活方式,得到公众追捧。人物报道的选题,应该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国内传统人物通讯报道的对象都是“高、大、全、强”,被报道的人近乎是一种“神话”。这个人物为工作而六亲不认,七亲不顾;为了某项事业而废寝忘食,甚至积劳成疾乃至献出生命。当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否认这种以意识形态为内容,以宣传为目的的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在新媒体的到来,传播手段多样,传播环境开放,带来是读者信息需求的多元。这种“高、大、全、强”的人物写作受到质疑。那些近乎“神话”的典型人物、受到读者的诟病。

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发,利益分化严重,人们价值取向多元的情况下,读者更易于接受“草根”选题。人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众”形象意义就是很多人搭起来的,所以这个社会离不开一个个独立的人,既要有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有普通平凡的人。在这个空前开放的传播环境下,社会不仅需要伟人,同样也需要“草根”人物。媒体作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价值观的维护者,自然就应该用镜头用笔头面对这些人群。那些有感人的经历的、有普通意义的人物是人们更多关注的对象。以“草根”人物选题,让人物报道回归社会现实,能接近读者的生活,让读者可见、可知、可感。

纵观近几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草根”选题出现了新气象,一年一度的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吸引全国观众,因为这些人物多是从民间发现的,他们的事迹并不“伟大”,但是他们来自读者周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中获奖作品《宿管阿姨800字致辞 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在南信大当了10年的宿舍管理员的吴光华阿姨,《小胡同走出大记者——“张刚现象”启示录》普通记者张刚,这些人物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自己生活、为别人服务。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那是自己的故事。

只有报道回归现实,以我们写“我们”,以自己写“自己”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染别人,这恰恰是我们媒体的社会功能之所在。符合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符合“走转改”的报道思路。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人物“草根”选题的新气象。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的标语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与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那些感人的人物、那些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人物故事。《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徐列认为,他们所报道的人物大致分两类人:一类是对生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的人;另一类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向善力量和人性魅力的人。[1]

二、人情味价值取向,触动读者内心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之一,指的是新闻人物接近读者,能在读者心理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以“意义”来写人物报道,要遵循新闻的发展规律,以“新闻”来写人物报道。以“情”字为核心来报道。这不仅要展示一个人有“意义”的一面,也展示一个“人”的真实的情感,当灵感相同,感受相同的时候,才能引起共鸣。分析国内外人物报道,我们发现,国内的新闻人物主要写作特征是人物的主要事迹、主要成绩等等。而国外则是人物的故事,国内的人物报道注重“意义”。国外的新闻人物关注“人情味”。他们写人物报道就是把一个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街头小贩或司机,在写作上能融入这个人物的正常的日常生活,展现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特征。人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他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物报道中也是需要让人物回归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我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讲述了已经74岁高龄的老人吴兰玉,为了还清为儿子治病而欠下的10多万元的费用,用9年的时间,依靠捡破烂攒钱还债。这一义举,赢得了读者的尊敬,也打动读者的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的优良品质。《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妈妈》讲述的是一个女童从10层楼高地方掉下来,是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吴菊萍,伸出双手接住了她。《“最美司机”吴斌:普通人的创造“爱的奇迹”》,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时,这些普通人,为了别人,毫无顾虑地行动起来,这么一个举动却感动人们。这些人物虽然不伟大,却做出“伟大”的事,相比那些“高、大、全、强”的人物,他们充满人情味的事件,切合时代的价值观,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能唤起社会的良知,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一个有人情味的人物报道有助于读者在心理上的接近与共鸣,能够赋予新闻报道“活”的灵魂。[2]人情味的人物报道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一个崇尚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的人物报道的人情味应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

三、故事化叙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事化产生视觉化,在这个“读图时代”,一张图胜过万千字,作为传统的文字,故事化的文章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新媒体时代的读者习惯“浅读”,故事性的文章才能让读者“潜读”,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文章才能拴住读者,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的报纸,唯有“寓教于悦”才能起到报道的目的。

在外国的新闻学里,新闻是“story”,这不仅说明外国新闻要以事为新闻,而且是以故事来写新闻,一则新闻就是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一则新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有人就有故事。人物报道也因为故事而引人,也因故事的代表性而成为报道的对象。在国内的人物报道中,我们看是模式化的、鉴定式的、简介式的写法。写一个尽职的优秀干部,都写他整天忙着到基层调研,走破多少双鞋子,吃冷饭,感冒生病也不医治。写一个优秀教师,都是为学生着想,冬天里给学生送衣服,熬夜批改作业等等,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个性都与这个人的为人处世有关。

斯诺的故事化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西行漫记》一书中他用故事化的讲述,中央苏区的领导人、苏区的生活情况,国共当时的形式对比等等,故事化强。在斯诺笔下的写毛泽东、徐东、彭德怀等中央苏区的中共领导人,每个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他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讲述了这些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伟人”的性格。例如,写毛泽东的一个细节,“突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的苹果绿,边上有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毛泽东打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这样的人会是真的在认真地考虑战争吗?一个伟人以日常的细节来描写,在中国的人物报道史上极为鲜见。

新闻是建构,而不是记录。笔者认为,记者是巧妇而不是魔术师,巧妇是在有米的条件下才能做饭,做饭是巧妇的技能。魔术师是制造无中生有,脱离现实的表演;记者是建筑设计师而不是化妆师,建筑设计师用真实的材料通过巧妙的设计展现建筑的美,而化妆师可以把美化得更美,丑也能化成美,掩盖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新闻作品是行为艺术而不是表演艺术。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的本事是讲故事。记者可以在现有的事实上,通过自己的对事件的理解,为读者讲述一则故事。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小说家的思维,有散文家的情感,有诗人的灵气。在写作人物报道时基于报道对象的事实,围绕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故事情节、有散文化描写、有诗歌造句。一篇故事化人物跃然纸上。

四、篇幅要短小,满足读书阅读习惯

周蔚华通过后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研究发现,后现代的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是感性的、享受的阅读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破碎的阅读。是海量的、浏览性的浅阅读,是调侃的、消解(解构)和颠覆传统的,是多元化的、时尚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是偷懒的、具有惰性的,是趣味指向型的,是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的。篇幅短小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的渠道,我们改变过去长篇大论或鸿篇巨著,精品化成为我们报道的改革方向。

中国的传统人物报道是长篇巨著,是创世诗,笔者做过统计《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正文不含空格共13,356字,《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贴心人——追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不含空格共计9,529字,这些收录在《人民日报60年优秀通讯》的人物报道,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中国人物报道的典范。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么长的人物通讯在中国的某一个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传播效果,但是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搁在现在的阅读习惯和在没有行政指令要学习的情况下,会有多少人去认真读一读这样的人物报道。难怪业界也有说,很多报道是“写谁谁读,谁写谁读”的几乎是“自娱自乐”的现象。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人物报道的特等奖的获奖作品《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记空格在内才1,755字。这篇文章不仅篇幅小,行文中大量引用直接引语,新闻现场感强。我们应该提倡这样的人物报道。

篇幅短小符合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符合时下“悦读”和“浅阅读”的时代。那些上万字的报道,如果按照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200~500)字/分钟,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上班族中有多少人静下一点来读这样一篇报道(除了有目的的读者外)。更何况,这样的文章放在手机里,有多少人乐意去点击翻看下一页。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要求我们写精品人物报道。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人员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新闻采写,尽量缩短篇幅。一篇短文的人物报道,读者一口气读完,引起读者对这个人物的思考。

五、结语

新媒体的到来引起了传统媒体的转型,这种转型最关键的是如何把传统的新闻写作更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也更符合读者“众口难调”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人物报道,如何在信息时代发挥它的传播效果,激发它的生命力,需要媒体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要改变过去的写作思维,在传播技巧上要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唯有新媒体写作特点的人物报道才能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南方人物周刊对话北大学子: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DB/ OL] . http://news.Sina.com.cn/c/2005-06-03118156838670. shtml.

[2]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3] 白贵,彭焕萍.当代新闻写作(第1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7.

[4]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版)[M].三联书店,1979:88.

G212.2

A

1674-8883(2015)15-0210-02

黄宏春,右江民族医学院新闻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新媒体,新闻写作,传播理论。

猜你喜欢
人情味选题
《探求》2022年重点选题方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人情味
华住酒店集团:有“人情味”的IT微创新
试析初中生议论文中“人情味”的渗透
人情味与人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