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负向作用分析

2015-02-26 20:45赵文欣
新闻传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闻媒介受害者谣言

赵文欣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哈尔滨 150080)

一、概念阐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的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生命健康的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负向作用的表现

1.信息该报却不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果从疫情爆发开始就能将信息公开化,会安抚公众内心,积极配合尽早控制疫情。但很多事件发生后,无论政府还是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封锁疫情消息,试图通过封锁消息来避免公众产生不良情绪。

2.信息发布不及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媒介不能把信息及时透明发布给公众,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疫情扼杀在摇篮里。政府和媒介对刚刚萌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重视的结果只能任由其发展,经过成熟到最后全面爆发,对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全社会的安定和谐也受到不良影响。

3.信息专业术语多

记者毕竟不是医生,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大多都与医学相关,当涉及到专业性比较强的医学知识时,媒介要严谨,如果在平时没有做好功课,缺乏医学知识和健康常识,就无法从现象看到本质,无法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负向作用的原因

1.政府行政力量制约

我国的新闻媒介一直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人们所广泛关注的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事件中更要警惕自己的言论,因此,媒介在报道时非常谨慎,敏感的话题甚至故意回避。所以在很多的情况下,新闻媒介违背新闻规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选择失语或者发生很长时间后才报道。虽然媒体躲开了风口浪尖,但使得公众在最危急的时刻更加迷茫,无法了解实情。尽管政府的初衷和动机是好的,想要让公众不产生恐慌的情绪,想要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媒介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信息不公开透明,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让公众的恐慌情绪加剧,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公众切身利益弱化

广大公众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最大的受害者,新闻媒介应该有良知,用文字、用报道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受众度过难关。可是在现实中,有一些新闻媒介却恰恰损伤了受众的利益。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媒介不顾及受害者的正常生活,在没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公开受害者的信息,对受害者的私人生活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媒介并不尊重受害者,甚至出现一些侵犯受害者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已经患病的受害者的不尊重。

3.媒介自身弊端叠出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不确定的信息容易造成流言蜚语,当各类谣言、流言、不利信息蜂拥而至时,大众的思想感情会相互传染,失去理智,引起社会惶恐不安,甚至会造成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上情下达的桥梁的新闻媒介,如果失去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受害的将是整个社会。

三、改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介负向作用的途径

1.做好与政府的沟通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影响的范围便很广、波及面大,关乎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和谐。疫情面前,我国政府和媒介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危机能否顺利有效解决。我国新闻媒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传递政府的危机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还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枢纽。因此,政府更应意识到媒介的重要作用,完善和媒介之间的关系,不能太多干预和限制媒介的报道,应从隶属上下级的关系调整为合作的关系。

2.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工作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媒介要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有义务把信息公开给广大的群众,媒介也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大量信息。媒介是社会的公器,媒介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搜集信息,并把信息报道给公众,媒介报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3.做好媒介工作者自身的工作

媒介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时,首先要肩负起监督社会、为公众负责的使命,有新闻人的担当和良知。虽然新闻报道对于媒介来说是自身生存和谋生的手段,但是媒介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是追求社会道义,不能为了发新闻而发新闻,不能只顾抢新闻、抓眼球,否则会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负面影响。媒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肩负起社会责任,为国家、社会和公众负责。

4.做好受众辨别谣言的工作

在自媒体时代,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捷的同时,也让网络谣言也有了可乘之机。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滋生时,媒介除了要及时查证相关信息、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提示公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谣言时要保持理性。受众要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区分开谣言和事实,要将言论建立在道德之上,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话语空间。■

[1]张咏华.《大众传播学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新闻媒介受害者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新闻媒体传播管理研究
谣言
转型期我国新闻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介平台整合与流程再造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