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

2015-02-27 06:38文丨黄
当代贵州 2015年16期
关键词:州委实绩黔南

文丨黄 伟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重在经常,贵在较真,坚持日常监测“全天候”。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监督”作为干部工作五项重要任务之一写入党章,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都着重强调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管理监督是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扎实地走好每一步,从严从实,久久为功。

坚持日常监测“全天候”,让“庸懒散慢”无处遁形。黔南着力把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纳入监督的“天眼”,出台了《黔南州州管干部工作记实、实绩公示和评议办法》,开发“州管干部工作电子记实报告系统”及手机客户端,对所有州管干部的工作情况实行每周一报、半年一晒、一年一评。州领导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可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查阅所有州管干部的工作记实情况,并可评价和“点赞”;州管干部之间根据授阅权限互相查阅了解、互相监督履职。每半年对州管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公示,年终接受民主评议,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由此,构建起“电子记实绩、授权查实绩、公示晒实绩、评议比实绩”的良性循环圈和“管理在平时、考核在平时、监督在平时”的动态跟踪考核评价模式。同时,将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整合,组建州督查督办局,集中负责重要部署贯彻及重要工作落实的督查与信息反馈;把目标管理考核职责纳入州督查督办局,强化目标管理过程的督促考核,从日常、过程的督促推进考核工作科学化。

坚持果敢亮剑“不作为”,使“庸下能上”有的放矢。2014年,黔南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中共黔南州委调整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试行)》,从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群众满意度、廉洁自律5个方面列举23种不适宜担任现职具体情形,提出了离职培训、诫勉谈话、转任合适岗位、组织调整和组织处理5种处理措施。在政府机构改革联动调整干部中,“不作为”改非2人,“不适宜现职”调整岗位15人。聘请6位退出领导岗位的地厅级老领导带队,抽调专人组建重大工作督查组,分领域开展专项督查工作,根据了解的情况,可向州委提出干部调整及初步人选的建议。黔南州纪委集中力量整治“为官不为”问题,加强对庸懒散慢浮、冷硬横推拖等“为官不为”行为查访力度。2014年7月以来共处理单位135个、干部720人。

作者(右一)在荔波县甲良镇新场村调研。(黔南州委组织部供图)

坚持环环相扣“无缝隙”,促“干部要干”落地生根。管理监督干部,内涵比较清楚,但外延的把握,要有效地与其它工作互融互交,向整个干部工作的“链条”延伸。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在干部工作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实干部管理监督,必须与干部工作“链条”中各环节有机衔接,全面融合。对当前黔南的发展来说,就是要继续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并用,建设阵地与挖掘资源并重,注重加强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打牢干部的思想理论根基,突出提升干部履职能力。要注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综合分析研判筑牢“用好干部”的基础,凭实绩选干部、用干部,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要干”的问题。要用好“干部交流”这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武器”,统筹推动干部交流轮岗。同时,要按照“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要求,强化日常监督,关口前移,抓好前沿环节。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重在经常,贵在较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积极作为于黔南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领导干部队伍,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是现实所需。作为领导干部,更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做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风尚引领者,让强有力的、常态化的和无处不在的监督增注干部工作的整体活力,使干部更好地实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

(作者系黔南州委常委、福泉市委书记,原任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州委实绩黔南
干出实绩才能赢得民心
善用“小事”谋“实绩”
用心用情结硕果 赠送牌匾表感激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看望老干部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州召开州直单位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会
让实绩主导“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