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画的特点与审美意涵——以“周周漫看”为例

2015-02-27 1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审美

吕 菁 吴 俊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新闻漫画的特点与审美意涵——以“周周漫看”为例

吕 菁 吴 俊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 要:“周周漫看”是贵州报刊中少有的新闻漫画专栏,代表了贵州新闻漫画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汇总2015年2月至6月的100篇“周周漫看”漫画专栏作品,从审美的角度对新闻漫画的创作和传播过程,社会功能及媒介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其特色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漫画;“周周漫看”;审美

1 新闻漫画的概念及其影响力

漫画家沈同衡先生认为:“新闻漫画就是以新闻为题材内容,通过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产生功能作用的一种漫画。[1]”这一概念表明新闻漫画的题材丰富而广泛,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包含新闻题材的漫画,都可以包括而统称为新闻漫画。漫画家华君武曾说过:“漫画是一种批评的艺术。[2]”强调了新闻漫画的针对性与批判性。新闻漫画是具有非凡战斗力和巨大影响力的言论武器。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受众在接受信息习惯上产生重图轻文、求异求新等方面的变化,新闻漫画的发展更是恰逢其时。

2 “周周漫看”简介及其特色

“周周漫看”是《贵州商报》逢周日16版推出的新闻漫画专栏,每期刊发五幅漫画。作者和编辑皆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滔。“绘事业余欲以专业为准绳,逢遇世故妄求保留些许血性”是周滔对人对事的态度写照,也正是因为这种略显桀骜的态度,使得画家在作品中表现出较强的创作个性。

作为贵州日报集团旗下报刊中唯一的新闻漫画专栏,“周周漫看”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日报系其他报纸偶有漫画配图,但主要起丰富版面和补充说明的作用,不如“周周漫看”作为漫画专栏如此系统而稳定,有较大的影响力。作为周日《贵州商报》的最后一个常规版面,读者在翻阅了前文内容之后,极易被色彩斑斓的漫画专栏所吸引。用漫画的形式对一周各种新闻事件进行总结与回顾,让人倍感新意,意犹未尽。

本文汇总了贵州商报2015年2月至6月间所有周日的报纸,除了过年假期和2月第一个周日无漫画专栏,余下共有20版“周周漫看”,共计100幅漫画。通过总结对比得出如下特色。

2.1 简明直观,突出图像的主体地位。“周周漫看”作为漫画专栏,与日常新闻中所配发图片的地位是不相同的。日常新闻在大版面文字内容中插图,主要是为了调剂版面,或者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文为主,图为辅。而在“周周漫看”中,图为主,文为辅。图文相比,图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画面简洁,主旨鲜明易懂。嬉笑怒骂,善恶美丑,在漫画中,一目了然,使人记忆深刻。

2.2 构图灵活,表现力强。漫画构图有许多讲究,最基本的原则包括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等。这些原则都在漫画中有所体现。如3月29日的《都亏了谁在赚》,分别用三个大汉代表水电、石油和收费公路,而身材矮小的百姓势单力薄地站在中间,形成了鲜明的体量和数量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又如4月12日的《买了百万保险,碾人肆无忌惮》,来势汹汹的大货车从画面纵深处闯入,前方民众抱头往画面的左右两边闪躲,画面的纵深感,有利于表现动态,进一步表现出运渣大货车的疯狂与不计后果。

构图灵活除表现在漫画作品当中,也表现在版面设计当中。每版“周周漫看”有5幅漫画作品,这5幅作品的排版方式和呈现形式,常换常新。排列方式上横向加纵向,长短配横斜,文字布局与图片布局穿插,有时候还取消漫画边框,直接将漫画填充于版面空白处。如3月8日的“周周漫看”中的5幅作品依照自上而下顺序,第一幅《红包乱战》和第三幅《出家不误投资》皆摆脱了边框局限,与旁边的3幅有边框漫画相互呼应,使版面充满变化的趣味。灵活的构图,加强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漫画内容的表现力。

2.3 主题丰富,定向集中。通过汇总归类和统计,“周周漫看”的漫画主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具体而言依特定主题类别漫画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结果为:贪腐现象、各级行政部门办事作风问题、医疗行业相关问题、教育问题、行业垄断、股市万象、娱乐圈怪相、国人陋习及其他。其中贪腐问题高居榜首,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近年来贪腐问题频频见诸报端,漫画的数量与贪腐案件的高发成正比;二来,漫画的选题和作者的创作偏好有关,作者周滔应对此类新闻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度,能有效激发漫画创作欲望;第三,体现出“周周漫看”作为时评漫画的讽刺力度对政治议题并无避讳,其作为言论武器的定位是准确有效的。

2.4 信息来源广,时效性较强。“周周漫看”搜集全国各大报纸,重要新闻网站和新闻微信公众号等新老媒体中的各类新闻信息,作为漫画时评热点出现。新闻事件发生地遍及全国各地,新闻在各大媒体中的刊发时间与漫画的创作时间保持在一周范围内,体现出一定的时效性。读者在周日阅读“周周漫看”,实际上也是对一周国内新闻时事的回顾。

2.5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时评漫画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新闻报道讲求客观中立,以理性见长,而漫画则

需要对理性的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在理性的基础上加入态度和感情,使之更富有感染力。首先在选题上,漫画作者会先选择能打动他,并产生创作激情的新闻信息。作者用真情创作,读者才会被真情打动。其次,在创作漫画的过程中,作者要将感情转化为漫画中的元素进行展现,既要保留情绪的感染力,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图,其间必须体现理性的控制力。

3 新闻漫画中的审美意涵

3.1 创作(编码)与观看(解码)新闻漫画的过程需要审美的参与

“周周漫看”的制作和传播过程,符合传播学中的多级传播理论的表述。在新闻漫画的传播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审美的参与。

首先,漫画家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媒介中发布的新闻信息是新闻漫画创作的基础,而漫画家本身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之一。画家要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漫画信息素材,能打动画家或激发画家创作欲望的新闻是漫画创作的来源。

第二,画家在表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融入自身的理解和认识,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给予人文关怀,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再结合自身创造美的技能进行信息的二次艺术加工,用点、线、面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复杂的新闻事实进行抽象化提炼,高度概括在一个画面当中,才能形成一幅幅精美的漫画。

第三,从受众观看(解码)新闻漫画的角度出发,这一过程符合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受众观看(解码)讽刺时评漫画和看新闻信息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是不相同的。相比新闻信息的客观中立,新闻时评漫画的意义不在于重述事实,而在于以漫画的形式提供一种视角、观点和立场。这样做的本质是为了丰富人的感受,提升人的认识。受众在看漫画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冲击、智力激荡或观念启示,进一步体会到社会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新闻漫画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与审美关切是相互呼应的,这也正是新闻漫画要提倡审美传播的主要原因。

以2015年2月8日的作品《同情心大PK》为例。该漫画以《南方日报》2 月6日报道为创作依据:过年期间网友的微信被两张图片刷屏,一张是呼吁少放鞭炮的图片,图中一对环卫工夫妇,手举心形卡片,上面写着“年青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另一张卖鞭炮老农图也同时出现,祈求大家多买些炮仗,让他早点回家和老伴儿过个团圆年。两张图片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陷入抉择的矛盾。这篇新闻报道中蕴含的戏剧性冲突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于是将其纳入创作的选题范围。通过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加工,昭示隐含的主题,画家对新闻信息进行了二次创作。很显然,画家并不认同这种泛滥的同情心,采取了反讽的方式,进一步拉长了矛盾的链条,漫画中除了再现原有新闻人物之外,又加入了防毒面具生产厂商的形象,并说:“都不污染空气,我们厂职工的生计怎么办?”漫画配发的文字说明是“如果同情心可以无限泛滥,那么下一步就该同情防毒面具厂生意萧条,肺病专科医生收入不算高,火葬场员工福利不够高”。同情链条的拉长和荒诞情节的设置,用讽刺的笑料凸显出该事件中的不合理之处。受众看完漫画的解读之后,之前陷入困境的思路便会豁然开朗,获得美的享受。

3.2 新闻漫画的功能:“美和善的统一,以功用为标准”

苏格拉底在与亚里斯提普斯的交谈中论述了美与善的关系:“美与善的统一,它们都以功用为标准。[3]”换言之,实际功用并不与精神层面的善和美相矛盾,反而是统合美与善的重要标准。

新闻漫画相比纯粹个人化的艺术创作而言,其功用性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新闻漫画的功能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传播新闻信息、评论新闻事件、参与舆论监督、报刊版面审美几个方面[4]。同时,从宏观社会角度来说新闻漫画也是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和整合功能的重要实现途径。

首先,大众传播具有能为受众提供娱乐资源的功能,娱乐信息带来的体验既包括相对肤浅的感官愉悦,也包括相对深刻的精神愉悦。以新闻漫画为例,在观赏漫画的过程中,受众能感受到视觉的观赏愉悦、情感的宣泄愉悦、思想的碰撞愉悦三个层面的体验。把“周周漫看”安排在周日,就是充分考虑到读者在周末会产生旺盛的娱乐需求。第二,通过在新闻漫画中表现具有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内容,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这是大众传播的整合功能的体现。新闻漫画能有效地将娱乐功能和整合功能合二为一。这些功能,成为评价新闻漫画是否有益的审美形式的重要标准。

3.3 新闻漫画的媒介特性体现分寸美——冷热之间,自成一派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说明媒介的清晰度和受众的参与程度成反比,高清晰度的信息,完整丰富,想象空间小;低清晰度的信息,简单明了,想象空间大。将报纸中的文字、新闻漫画和新闻照片等信息表现形式进行比较,会呈现出一种从冷到热的变化趋势。

读图时代,受众对图像信息的敏感度往往高于文字。新闻漫画将线性表述的文字新闻进行视觉化呈现,虽与新闻摄影同为图像形式,但新闻摄影讲求真实客观和现场感,而新闻漫画清晰度较低体现在:信息丰富程度和细节完善程度较低,演绎成分更多,能为编码者和解码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新闻漫画比文字热,比照片冷的特点使其自成一派,既能吸引眼球,又能激发想象,体现了分寸美。这三种“温度”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相互穿插,使受众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感受到视觉冲击力和思维参与程度此消彼长的变化,丰富了读报的心理体验。

4 “周周漫看”存在的不足

作为贵州报刊中少有的新闻漫画专栏,“周周漫看”填补了内容和形式上的空白,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4.1 讽刺对象舍近求远。“周周漫看”所讽刺的新闻信息来源于国内各家知名媒体,却无一来自刊载“周周漫看”的贵州商报。翻遍上半年的所有漫画,甚至没有一幅漫画是结合贵州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创作的。漫画讽刺的枪口一致对外,再是辛辣也仅仅停留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上,对身边的新闻事件视而不见。这不能简单归结为漫画家的选择性注意,或和媒介的把关原则使然。作为地方媒介,维护地方形象是重要的使命,回避自身问题成为难以根除的顽疾。“周周漫看”作为贵州本地特色漫画专栏,在选题上完全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和针对性,实为遗憾。

4.2 漫画创作受到画家态度、情感以及对信息理解程度的影响,部分漫画存在导向或尺度偏差问题。由于画家对

部分新闻事实的理解不全面,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不该讽刺的对象,或讽刺尺度过大。如5月31日的漫画《医生嫌钱少病人吓尿了》以中国医师协会27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的调查结论为创作依据。该调查称:超六成被调查医生不满自己收入,抱怨付出与回报不符。在漫画中,绘制了一幅医生在诊室里磨刀霍霍,病人吓得瑟瑟发抖的景象。医生普遍抱怨付出与回报不符,是对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不满的体现,和是否会提高诊疗费用并无必然联系。漫画将医患关系形容成刀俎和鱼肉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夸张的范畴,可判断为误读,存在导向偏差,曲解了新闻报道的本意,也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

4.3 画家和编辑角色重叠,使漫画版面的审核制度流于形式。周滔既是漫画作者又是“周周漫看”的版面编辑。换言之,也就是周滔本人能完全决定漫画作品的去留与呈现方式。这暴露出报社对新闻漫画审查工作不够重视,或者是缺乏专业人才对漫画作品的好坏进行把关。

5 结语

新闻漫画作为独特的新闻评论形式,其创作和传播过程体现审美意涵,其发展更符合读图时代的社会需要。“周周漫看”作为贵州新闻漫画的代表,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亟待改进。在将来的发展中,期待“周周漫看”进一步提升漫画品质,增强审美意味,导向把握正确,选题更加大胆,体现贵州特色,凸显新闻漫画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余镇邦.谈新闻漫画的鉴赏[J].新闻爱好者,2003,(4).

[2]徐健民.报纸新闻漫画的传播优势与创新[J].中国报业,2011,(22).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刘一丁.论新闻漫画的四大功能[J].新闻实践,2003,(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周怡.华君武新闻漫画研究[J].新闻界,2008,(3).

作者简介:吕菁,女,讲师,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传播学、广告学;吴俊,男,教授,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闻美育实践研究”成果,项目批号:2013A057。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