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对小学生的影响
——就扶摔倒老人被诬陷事件

2015-02-27 08:10刘甜甜
关键词:困境道德法律

刘甜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论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对小学生的影响
——就扶摔倒老人被诬陷事件

刘甜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老人摔倒,好心人将其搀扶反遭讹诈事件,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个人品质问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从中可以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法律、制度、教育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此类事件着眼,面对身处其中单纯而又困惑的孩子们,社会、学校、家庭该如何对待,这无疑是一项不可小觑的任务。

小学生 道德 教育 法律 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自南京彭宇案之后,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频发生。今年6月15日,四川达州的蒋婆婆摔倒在地后,称是三名小学生将自己撞倒,小朋友家人则反驳孩子是去搀扶老人,双方各执一词。11月21日,小孩的家长以敲诈勒索为名报了警,结果罪名成立,给予蒋婆婆行政拘留和处罚。[1]

大人常常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乐意助人,达州的三个小学生主动去搀扶摔倒的老人,是助人为乐的行为,本来是值得赞扬的,却被摔倒的老人诬陷,孩子们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麻烦。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小学阶段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他们还处在初始阶段,区分好坏、明辨是非的意识还相当薄弱,面临着道德困境的苦恼。孩子们原本纯粹的爱心中,在掺杂了金钱、利益、欺诈等因素之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做什么?都是值得思考的。

二、引发道德困境的原因

1.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说起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肯定会想到2006年发生在江苏南京的轰动一时的“彭宇案”。此案导致了老人摔倒之后,无人敢扶现象的连续发生。善良得不到认可强化,讹诈得到任意横行,暴露出法律工作的漏洞,导致社会诚信的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法律是道德的后盾,没有法律的支持,道德的作用便无法显现。为什么老人摔倒后有那么多人围观却鲜有人去搀扶?不是道德在人们心中消失,而是“彭宇案”“许云鹤案”等事实让人意识到,法律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保障和支撑。

2.老人个人主观因素

老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锐减、识辨能力下降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摔倒事件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概率明显比其他年龄阶段高。所以,此类事件的发生,除了年轻人对老人关心较少,忽视了对老人的照顾外,与老人自身意识的不清晰,反应的迟钝脱不了干系。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频频上演的被救老人讹人事件与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脱不了干系。老人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摔倒后,很可能会为了避免医药费而把责任推给别人。如果他们本身有稳定的收入或是完善的社保医保,足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还会去欺诈别人吗?当今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悬殊,公平公正问题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对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这些都可能是问题的根源。

三、德育困境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这一系列的事件,让本来就非常脆弱的社会道德更加恶化,成为许多人警示自己、教育他人和孩子的活教材。家长就会告诉孩子以后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去做好人好事。

人之初,性本善。我想此类事件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怀疑和不信任,对教师、父母所教的怀疑,对怎样做事情才是正确的质疑,对自己今后如何做事情的迷茫和无措。有人说,在信任缺乏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为了不让大家成为受害者,我们就应该理智看待问题,以上事件毕竟是偶然事件,并不代表主流倾向,我们应该试着去信任别人,去帮助别人,让我们的社会重新充满爱和信任。成人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不要让孩子连搀扶一个摔倒老人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

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采取的建议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

1.家庭

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品德上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日后的发展主要受后天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在孩子道德形成中至关重要。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因为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而父母是他们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做好榜样示范。

具体的,要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导,是孩子各方面表现良好的保障。充满爱的家庭才能培育出乐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孩子,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孩子的真善美行为表现如若得到家长的强化,会使孩子更加自信,敢于面对一切困难。

2.学校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还需要系统的学校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注意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以德为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老师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孩子们爱听老师的话,总以老师为榜样,言行举止无不深受影响。教师应疏导学生的心理,引领孩子们知真、知善、知美,这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之处。

3.社会

全社会都应该给孩子们以肯定,孩子们主动救助老人,展现纯真、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社会要积极宣传和正面指导孩子的善举,使孩子们的爱心得到维护,这是媒体和政府的职责,是群众的心声,也是社会亟需的一种品质。

总结

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日常生活经验是是无价的、不可替代的,我们要引导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尝试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积累经验,从而走出道德的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或是搀扶老人反被诬陷,都不能证明我们的社会道德的丧失。虽然在法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上,我们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依然要相信真善美,相信良好道德的品质能够引领我们个人和民族走得更远。

[1]华龙网 京华时报[N].11月22日

[2]苏建永,樊传明,吴兆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1日

[3]央视网[Z].2006年11月

[4]公方彬.摔倒老太“讹人”事件折射道德危机[N].半壁江中文网,2013年11月26日

[5]李江,李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述评及启示[M].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第3期

[6]唐淑,何晓夏.学前教育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7]蒋飞云.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 [M].株洲工学院学报[J]. 2003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困境道德法律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困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