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不足及改进路径

2015-02-27 08:10张涛刘磊岳洋
关键词:公安大学犯罪学犯罪

张涛 刘磊 岳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 北京 100038)

论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不足及改进路径

张涛 刘磊 岳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 北京 100038)

自我保护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之一,提高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树立敏锐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女大学生权益屡遭侵害,这给各大高校敲响了警钟,女大学生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女大学生 自我防范能力 存在问题 改进路径

近期,女大学生遇害屡见于报端,各地不断上演惨剧。无论是女大学生“搭错车”因车费纠纷不幸遇害,还是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性虐;这一系列的惨案给社会、学校上了一课,但其中的代价让人难以承受。据统计,8-9月,全国女大学生的失踪、失联、遇害案件24起。其中,确定遇害的20起,21人,发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所以政府理应为女大学生群体提供安全舒心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有责任给女大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加强其安全意识及技能;作为家长,应当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子女,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女大学生们才不至于遇到类似问题时无所作为,并有能力地对违法犯罪作出反应。

一、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群体之一,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女大学生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缺乏社会经验,易上当受骗,漂亮、爱打扮的女大学生,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女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且没有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身技巧,面对暴行而不知所措。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女大学生心智未发展成熟,心理素质较差,面对人生从未有过的突发事件,往往不知所措,本来可以通过自己获得生存的机会,但由于过度紧张而丧失良好时机,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薄弱的原因探析

(一)自我防范意识比较薄弱

女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没有理性的认识,对社会的阴暗面、复杂性不甚了解,却对社会上的一切感到好奇,对一些行为(比如抽烟、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错误地模仿。这就给了犯罪嫌疑人可趁之机,他们利用女大学生单纯、天真、善良、涉世未深的特征,以威逼利诱等方式引她们上钩。而且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之中,缺乏对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锻炼,安全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走过场”,更不用提对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而女大学生对这方面缺乏重视与充分的准备。

(二)能力受限,无法反抗

相对于男士而言,女大学生是这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心理、生理上都不如男性,而当女大学生面对突发的侵害时,往往会头脑一片空白、身体僵硬、不知所措,这是典型的“战或逃综合征”,在做出反抗或者逃跑的反应之前,身体会进入冻结、静默的状态,甚至失去抵抗能力。这就给了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时机,为他们进行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她们法益受到侵害时,不敢反抗,听之任之,事后顾及名声,不敢报警,这就助长了犯罪嫌疑人的气焰。

(三)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事实了解较少

女大学生单纯、天真、涉世未深、容易上当。她们很多是独生子女,除了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足够社会经历与实践,对社会的复杂性与险恶性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接受过危机教育,这使得她们难以理性地认识这个社会,对陌生人过度的信任,对危险毫无谨慎之心,酿成了悲剧的发生。

(四)社会不安因素增多,社会环境恶化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面临着种种严峻的社会问题,犯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各种群体性事件、经济犯罪、刑事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社会上流动人口增多,贫富差距增大,人心浮躁,很多人人格出现偏差,也容易发生图谋不轨或报复社会的行为。近期女大学生法益受侵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三、如何提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女大学生入学军训时加强宣传教育,传授防身技能。军训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的良好途径,军训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防身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军训承接单位的充分配合,在传统的队列动作基础上增加安全防身科目,教授简单易学的防身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

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专业指导。高校应当重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教育讲座,促使女大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保护自己。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情境演练,邀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正确指导,使女大学生面对危险时能理性思考,不至于因为害怕而放弃抵抗。

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在独自生活中能识别危险,保护自己。

组织社会实践,全面理性了解现实世界。对于在校的女大学生而言,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这个社会,对她们有极大的好处。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接触这个社会,了解其中的美丑善恶。

(二)在全社会建立起保护女性的政策

我国对女性的立法保护还很薄弱,而社会上仍存在大量威胁女性安全的因素。反观国外,在俄罗斯和日本,政府给女性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公共空间;在美国,高校开展防卫教学系统课程(RAD);在法国,女性随身携带报警手机,这极大提高了对女性保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做法,在全社会建立一项保护女性行之有效的办法,规范社会秩序。

(三)提高自我安全意识,主动吸纳自救知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在犯罪月历中提及“8月警示:八月慎防性侵犯,暴露衣裙应少穿;盛夏之夜危险大,预防观念记心间。”所以。只有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犯罪预防知识,了解犯罪人的犯罪规律、犯罪手法与犯罪特点,在犯罪发生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我。

[1]张晓东.女大学生自护能力的现状与思考.河南.河南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

[2]李文钰 王经北.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现状与思考.社会

[3]壹读.外国女性自我防卫手册.http://fashion.sina.com.cn,2014-08-30

[4]李明琪.犯罪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3-07

[5]高燕梅.女大学生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陕西.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9

指导教师:王世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作者:张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2013级在读本科生

刘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2013级在读本科生

岳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警务执法学院2013级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公安大学犯罪学犯罪
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与新变化
公园里的犯罪
论犯罪学名著的判定与选择
中国犯罪学知识体系检讨与重构
Televisions
马金旗院长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7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美国腐败:一个犯罪学分析视角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环境犯罪的崛起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党校”标准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