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与新变化

2022-07-08 10:00吴宗宪
犯罪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犯罪学排行榜研究者

吴宗宪

国际犯罪学排行榜是对国际社会中的犯罪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编制的显示学术影响力大小的学者和论著名单。这种名单通常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学术影响力最大的学者或者论著排在最前面,然后按照学术影响力递减的情况依次排列。编制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的研究,属于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研究的范畴,文献计量学是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在犯罪学领域中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选定所要研究的知识载体,一般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书籍。其次,确定研究范围,例如,研究什么时间和地域范围的期刊和书籍。再次,统计被引次数,即研究特定犯罪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书籍中被引用的数量。最后,排列相关顺序,即按照不同标准排列犯罪学家或者犯罪学论著的顺序名单,例如,在学术期刊中被引用的数量,在学术书籍中被引用的数量,在特定时间段被引用的数量等。由于英语是目前国际社会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用英语发表的犯罪学论著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覆盖地域范围广泛,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大体上能够反映国际社会犯罪学发展的基本状况。本文探讨这方面的内容,展示这类研究中的新变化。

一、重要排行榜研究的回顾

对英语世界犯罪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有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较早进行这方面研究并且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工作,可能是美国犯罪学家马文•沃尔夫冈(Marvin E.Wolfgang)等进行的研究。沃尔夫冈等对1945—1972年美国的犯罪学研究和犯罪学理论的科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细致的评价研究,力图评价美国犯罪学的科学质量。这项研究的成果最终被写成《评价犯罪学》()一书在1978出版,其中报告了很多种排行榜。此后,这方面的研究陆续进行,成果陆续发布。从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大体上有以下三类:

(一)不直接限定范围的研究

这类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的发表形式或者载体既有论文,也有著作;在发表的论著标题中,不直接表明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并不表明是“国际期刊”或者特定国家的期刊;统计的指标既有犯罪学家,也有犯罪学论著。

这类研究中较早的成果是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刑事司法系的犯罪学学者埃伦•科恩(Ellen G.Cohen)与英国剑桥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的著名犯罪学家戴维•法林顿(David P.Farrington)合作进行的研究。他们选择在英语世界中极有影响力的5种期刊,包括《英国犯罪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BJC)、美国的《犯罪学》(Criminology,CRIM)、《加拿大犯罪学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CJC)、《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犯罪学杂志》(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iminology,ANZ)以及美国的《司法季刊》(Justice Quarterly,JQ),调查了这些杂志1986—1990年刊登的论文中引用文献的情况,于1994年在《英国犯罪学杂志》发表题目为《谁是英语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犯罪学家》的文章,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见表1)。

表1 在5种英语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前10位犯罪学家排行榜

1995年,美国斯克兰顿大学(University of Scranton)社会学与刑事司法系的理查德·赖特(Richard A.Wright)发表了题目为《犯罪学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学者:教科书和期刊的比较》的论文,报告了 1976—1980年出版的 20本犯罪学教科书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对1989—1993年出版的23本犯罪学教科书进行了调查,对被引最多的学者进行了排名。然后,将这些排名与之前的研究以及1986—1990年出版的三种主要犯罪学期刊上被引最多学者的另一项研究的排名进行了比较。

1996年,理查德·赖特与埃伦•科恩合作发表了《1989—1993年刑事司法教科书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一文,通过对1989—1993年出版的16本刑事司法入门教材中22位被引最多的学者进行鉴别和排名,扩展了引用分析研究的范围。他们还将刑事司法教科书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名单与刑事司法期刊和犯罪学教科书中被引最多的学者的类似名单进行了比较。

1999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再次合作发表了《1990—1995年20种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学者的变化》一文,报告了他们对20种英语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的调查情况。这些期刊包括5种美国犯罪学期刊、5种美国刑事司法期刊、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和5种国际刑事司法期刊。他们将1995年获得的结果与1990年获得的结果以及1986—1990年和1991—1995年分析9种期刊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这四份排序名单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是特拉维斯·赫希、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戴维·法林顿、德尔伯特·埃利奥特(Delbert S.Elliott)和弗朗西斯·卡伦(Francis T.Cullen)。

2000年,理查德·赖特发表了《犯罪学被引用最多学者的最新变化:教科书和期刊的比较》一文,报告了1994—1998年出版的22本犯罪学入门教材中被引最多的59位学者的情况。作者对犯罪学教科书和美国主要犯罪学期刊的引文模式进行了长期比较,发现被引最多的学者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最多的学者名单的变化证明,有必要对犯罪学和刑事司法中的引用模式开展进一步研究。

2002年,理查德·赖特发表了《刑事司法教科书中被引最多学者的最新变化》一文,报告了1994—1998年出版的23本刑事司法入门教材中31位被引最多的学者,也报告了被引最多学者的被引最多的作品。作者比较了刑事司法和犯罪学教科书以及美国主要刑事司法期刊中的引用模式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最多的学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2008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合作发表《1990—2000年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的学术影响》一文,报告了他们在1999年研究的20种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2000年,被引最多的学者为:在美国犯罪学期刊中是罗伯特·桑普森(Robert J.Sampson)、在美国刑事司法期刊中是弗朗西斯·卡伦、在国际犯罪学期刊中是约翰·布雷斯韦特(John Braithwaite)、在国际刑事司法期刊中是罗伯特·黑尔(Robert D.Hare)。同时,他们的研究也发现,罗伯特·桑普森是2000年这20种期刊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学者。2014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将他们以前发表的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出版了专著《1986—2010年在犯罪学和刑事司法领域被引最多的学者》,集中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2017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合作发表《25年来被引最多的学者和著作的变化:犯罪学和刑事司法领域的演变》一文,对过去25年间在引文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和总结。他们报告了1986—2010年4种国际犯罪学期刊、6种美国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的10位学者和每位学者被引最多的著作。这种研究方法扩展了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记录了在犯罪学显著增长时期个人引文数量的变化,论述了被引最多的学者们最常被引用的学术贡献。他们发现,被引最多的论著,大多属于发展犯罪学、生命过程犯罪学和犯罪生涯领域的论著,反映了这些主题在犯罪学中的重要性。

(二)对国际期刊成果的研究

这类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的名称中强调了研究范围的国际性,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充分重视国际性,突出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特点。

这类研究中较早的成果是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在1998年合作发表的《1986—1990和1991—1995年主要国际期刊被引学者的变化》一文。他们选择了英语国家的4种主要犯罪学期刊,即《英国犯罪学杂志》、美国的《犯罪学》杂志、《加拿大犯罪学杂志》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研究了1991—1995年在这些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发现其中被引最多的5位犯罪学家是特拉维斯·赫希、戴维•法林顿、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艾尔弗雷德·布卢姆斯坦(Alfred Blumstein)和约翰·布雷斯韦特。然后,他们将这些结果与 1986—1990年的类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被引最多的学者在1991—1995年被引最多的论著更加关注犯罪学理论,而在 1986—1990年被引最多的论著更加关注犯罪生涯,这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国际犯罪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已经转向了犯罪学理论。

2007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合作发表了《国际主要犯罪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变化》一文,报告了在1998年研究过的英语国家的4种主要犯罪学期刊中学术影响力的变化,并且将其与1991—1995年以及1986—1990年被引最多的学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1986—1990年、1996—2000年,被引作者的数量增加了近40%。在1996—2000年,被引最多的学者因为期刊的不同而有差别,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中是约翰·布雷斯韦特,在《英国犯罪学杂志》中是肯·皮斯(Ken Pease),在《加拿大犯罪学杂志》中是朱利安·罗伯茨(Julian V.Roberts),在《犯罪学》杂志中是罗伯特·桑普森。被引最多的作者们被引最多的论著表明,一些犯罪学家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专门化特点,他们的一两部开创性论著被大量引用,这些论著往往是书籍,并且通常是理论性书籍。与此不同,其他犯罪学家的研究则具有多样化特点,他们有许多不同主题的论著,每一种论著都被多次引用。

2011年,埃伦•科恩发表了《1986—2005年主要国际犯罪学期刊学术影响的变化》一文,报告了 4种主要的国际犯罪学期刊中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作者发现,在1986—1990年和2001—2005年,被引作者的数量增加了90%以上。2001—2005年被引最多的学者也有一些变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中是劳伦斯·谢尔曼(Lawrence W.Sherman),在《英国犯罪学杂志》中是约翰·布雷斯韦特,在《加拿大犯罪学杂志》中是朱利安·罗伯茨,在《犯罪学》杂志中是罗伯特·桑普森。分析显示,在1986—2005年的20年间,犯罪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一些犯罪学家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加,一些犯罪学家的学术影响力不断下降,还有一些犯罪学家的学术影响力持续较高。

2016年,埃伦•科恩发表了《2006—2010年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被引次数最多的学者》一文,报告了对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中引用情况的分析结果。这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是,《英国犯罪学杂志》、美国《犯罪学》杂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加拿大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和《欧洲犯罪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研究发现,2006—2010年被引次数最多的犯罪学家,在《英国犯罪学杂志》中是戴维·加兰(David Garland),在美国《犯罪学》杂志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中都是罗伯特·桑普森,在《加拿大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杂志》中是朱利安·罗伯茨,在《欧洲犯罪学杂志》中是戴维·法林顿;在这5种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次数最多的是罗伯特·桑普森,被引最多的作者最常被引用论著的主题是发展犯罪学、生命过程犯罪学和犯罪生涯。

不过,应当看到,上述第一类研究“不直接限定范围的研究”中,不少研究实际上也是国际性的研究。在犯罪学研究中,关注国际社会中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国际化的视野认识和探讨犯罪学的相关内容,是当代国际社会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而普遍的特色。

(三)对美国期刊成果的研究

这类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的名称中带有“美国”字样,研究范围限定为美国的学术期刊。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美国的学术期刊也发表外国作者的论文。

这类研究中较早的成果是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合作发表的《1986—1990年和1991—1995年美国主要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学者的变化》一文,他们报告了美国3个主要的犯罪学期刊和3个主要的刑事司法期刊在两个时间阶段中被引最多学者的变化情况。这 3个犯罪学期刊是《犯罪学》《定量犯罪学杂志》(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和《犯罪与少年犯罪研究杂志》(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个刑事司法期刊是《司法季刊》《刑事司法杂志》(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和《刑事司法与行为》(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他们发现,1991—1995年,在3种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是特拉维斯·赫希、戴维·法林顿、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德尔伯特·埃利奥特和罗伯特·桑普森;同一时期内,在3本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是弗朗西斯·卡伦、约翰·哈根、特拉维斯·赫希、劳伦斯·谢尔曼和詹姆斯·威尔逊。他们还发现,在1991—1995年,被引最多的犯罪学家们被引最多的论著的主题主要是理论研究、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或者犯罪生涯研究。

2020年,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合作发表了《1986—2015年美国主要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变化》一文,报告了1986—2015年的30年间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术影响力的变化,确定了美国6个主要的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并将结果与 2006—2010年、2001—2005年、1996—2000年、1991—1995年和1986—1990年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的研究发现,在2011—2015年被引最多的学者,在犯罪学期刊中是罗伯特·桑普森,在刑事司法期刊中是亚历克斯·皮盖惹(Alex R.Piquero)。在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主要关注纵向研究或者犯罪生涯研究、犯罪学理论;在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主要研究刑事司法问题,如改造和量刑。研究还发现,在这30年期间,年长和已故学者被引用的次数较少,而年轻学者被引用的次数更多。

二、排行榜研究的最新变化

近年来,以戴维•法林顿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将亚洲犯罪学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多篇论文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9年,戴维·法林顿等发表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和欧洲相比,谁是亚洲犯罪学中被引最多的学者》一文,报告了他们对《亚洲犯罪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AJ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犯罪学》和《欧洲犯罪学杂志》在2006—2015年引用情况的统计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这4种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有很大的重叠;亚洲学者在欧美犯罪学期刊中被高引的较少。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新变化,就是将《亚洲犯罪学杂志》纳入正式的研究范围。

同年,美国孟菲斯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系的阿迈亚•伊拉佐基(Amaia Iratzoqui)等合作发表了《国际期刊30年间的学术影响及其与亚洲犯罪学中被引最多学者的关系》一文,报告了他们对1986—2015年4种犯罪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并且与《亚洲犯罪学杂志》前10年(2006—2015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的结果。研究发现,在4种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较高的排名,这些学者也是《亚洲犯罪学杂志》中被高引用的学者;在所有这些期刊中,顶尖学者被引最多的论著,主要涉及 4个领域,即发展犯罪学和生命历程犯罪学、犯罪学理论问题、统计学和政策问题。

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国际社会中关于犯罪学界学术影响力的排行榜研究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这种新变化不仅表现在继续把亚洲犯罪学期刊纳入欧美犯罪学家评价研究的范围,还突出地表现在华人犯罪学家进入了被引最多的犯罪学家排行榜。

(一)艾伦·科恩等2021年发表的成果与新变化

2021年,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系的埃伦·科恩与戴维·法林顿、阿迈亚·伊拉佐基合作发表《1990—2015年20种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的变化以及与<亚洲犯罪学杂志>的比较》一文,其中有一些新变化。埃伦·科恩等研究了1990年以来在5种美国犯罪学期刊、5种美国刑事司法期刊、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和5种国际刑事司法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并且与2015年《亚洲犯罪学杂志》上被引最多的学者进行了比较。这项规模很大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其中的一些结果更值得关注(见表2、表3、表4)。

表2 2015年在4组(每组10种)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

(续表)

表3 2015年在所有20种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前10位学者(并与其他3年的排名比较)

表4 2015年被引最多的论著

(续表)

这项研究的重要新变化包括:第一,研究的期刊种类更多,有20种。第二,研究的语言种类更多。不仅有多种英语期刊,还包括了一种德语期刊,即德语《犯罪学》杂志。第三,研究的区域范围更广。不仅研究了传统的欧美和大洋洲地区,还将研究区域扩展到亚洲,将《亚洲犯罪学杂志》包括到研究对象中。第四,学者的排序变化较大。被引最多的犯罪学学者的排名顺序的变化,在多个排行榜中都有体现。

埃伦•科恩等的这项研究,把2015年《亚洲犯罪学杂志》上被引最多的学者的排名,与其他国际期刊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他们的比较发现,2015年在《亚洲犯罪学杂志》上被引最多的学者,与其他类别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有很大重叠;国际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界被引用最多,因此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二)戴维·法林顿等2022年发表的成果与新变化

2022年,戴维•法林顿与埃伦•科恩,以及戴维•法林顿的同事盖伊·斯金纳(Guy C.M.Skinner)合作发表了《2006—2020年在5种国际期刊中被引最多学者的变化》一文,报告了他们对5种期刊中引用情况的研究结果(以下简称“2022年排行榜研究”)。这5种国际期刊分别是《亚洲犯罪学杂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英国犯罪学杂志》《加拿大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杂志》和美国《犯罪学》杂志。研究涉及3个时间段:2006—2010年、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通过分析,他们编制了2016—2020年在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排行榜,并与2006—2010年、2011—2015年的排行榜进行比较(见表5)。

表5 2016—2020年在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排行榜

(续表)

2016—2020年在5种国际犯罪学期刊中被引最多的学者中,主要研究发展犯罪学和生命过程犯罪学(2011—2015年有5位研究这个主题)的有4位,即罗伯特•桑普森、亚历克斯•皮盖惹、戴维•法林顿、约翰•劳布;主要研究法律、合法性和警务(2011—2015年只有1位研究这个主题)的有5位,即汤姆•泰勒、乔纳森•杰克逊(Jonathan Jackson)、本•布拉德福德(Ben Bradford)、曹立群、戴维•韦斯伯德。

2016—2020年五种期刊中被引最多的 50位学者中,大多数来自美国(56%)或英国(22%),只有一位来自亚洲,即刘建宏(Jianhong Liu)。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亚洲研究人员应该做出更多努力,在主要国际期刊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他们也提供了2016—2020年在5种期刊中被引最多学者的被引最多的论著名单(见表6)。

表6 2016—2020年在5种期刊中被引最多学者的被引最多的论著

(续表)

三、排行榜研究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评价学术影响力

编制排行榜是评价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对于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或者某个犯罪学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加以评价。第一,犯罪学研究者的评价。每个犯罪学研究者在阅读某种犯罪学论著或者谈论某个犯罪学研究者时,都有可能对其学术影响力或者学术价值进行评价。这是犯罪学研究者们在接受和交流犯罪学信息时经常伴随的内容与活动,这种评价不仅有助于犯罪学研究者自己准确把握相关论著和有关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也构成了进行其他评论的重要基础。例如,在研究活动中,是否引用相关的犯罪学论著,就取决于犯罪学研究者对该论著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们往往引用他们认为具有较高价值和较大影响力的论著,即使引用过来作为批评对象,也往往是这样的论著。第二,犯罪学教育者的评价。多种类型的犯罪学教育者会对犯罪学论著或者犯罪学研究者进行相关的评价。例如,大学中担任犯罪学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往往会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对犯罪学论著和犯罪学研究者的评价,以便让听课的学生们了解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又如,报刊杂志中负责犯罪学栏目的编辑等,也会根据其评价,决定如何开展自己的编辑工作。第三,评论性论著中的评价。在不少报刊杂志发表的评论性文章中,在出版的评论性专著中,都会包含对犯罪学论著和犯罪学研究者的评价性内容。与这些评价方法相比,编制排行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与上述三种评价方法相比,这种评价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是覆盖面广,因为排行榜是对大量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后编制的,所涉及的研究成果是很多研究者撰写的。二是客观性强,因为排行榜是根据犯罪学论著中被引用的情况编制的,不仅引用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排行榜中呈现的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不大容易受少数人个人感情等因素的影响。三是直观性好,排行榜可以将学术影响力转化为具体的数据信息,明确地通过排名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不同犯罪学研究者学术影响力的大小。

当然,通过编制排行榜进行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认识排行榜时加以注意。第一,受研究对象种类的限制。从已经进行的排行榜研究来看,最经常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种类是学术论文,这种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选择的期刊数量有限,无法考虑发表在更多其他刊物的文章中的信息。同时,一些排行榜研究也选择某些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无法考虑更多书籍中的信息,毕竟,从总数上来看,教科书在已经出版的犯罪学书籍中仅仅占很小的比重。第二,受研究对象语言的限制。已经进行的大多数排行榜研究,都以英语论著为研究对象,仅仅在很少的此类研究中包括了数量极其有限的德语文献,忽略了以其他语言发表的论著。第三,受研究对象时间的限制。任何排行榜研究,都有明确的时间范围,仅仅评价在特定时间阶段内的学术影响力。第四,受研究对象年龄的影响。任何一位犯罪学研究者的学术生涯,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排行榜研究只对那些处在学术生涯中后期的犯罪学研究者最有利,而不利于那些未达到这个年龄的研究者,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或者他们还没有做出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也不利于那些因为年龄过大而不再从事研究或者已经逝世多年的研究者,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时过境迁,不再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排行榜研究所展示的学术影响力情况,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宜过高地评价排行榜所展示的学术影响力。

(二)有助于了解犯罪学状况

排行榜是了解犯罪学研究状况的重要方法。首先,可以了解重要的犯罪学研究者。从已经进行的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来看,在排行榜中展示得最多的内容,是犯罪学研究者的排名情况。通过这些排行榜,可以了解在特定范围内犯罪学研究者们学术影响力的排名情况,了解哪些犯罪学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力最大,了解特定犯罪学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等情况。其次,可以了解重要的犯罪学论著。犯罪学排行榜的编制,往往是以犯罪学论著中的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而且,一些犯罪学排行榜中也明确展示了犯罪学论著排行榜,因此,可以了解很多犯罪学论著的学术影响力情况。最后,可以了解犯罪学发展的脉络。尽管新发表的犯罪学排行榜反映了犯罪学研究者和犯罪学论著在当下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如果查阅不同时期发表的犯罪学排行榜,就可以了解犯罪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了解在不同时期犯罪学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研究主题及其变化。

(三)有助于指引犯罪学研究

排行榜是指引犯罪学研究者们更好地开展相关学习和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自现代犯罪学诞生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犯罪学在不少国家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领域,有大量的从业人员和数量不等的学术期刊,每年发表很多文章,也出版不少书籍。这些学术论著的价值肯定有差别,对于犯罪学研究者,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犯罪学的初学者而言,如何在数量众多的犯罪学论著中选择价值更大的论著来学习,就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如果选择不当,就有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翻译者而言,如果选择了学术价值不大、学术影响力有限的书籍进行翻译和出版,造成的资源浪费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学排行榜就可以发挥重要的指引犯罪学研究的积极作用。首先,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哪些是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一般而言,重要研究者的学术论著,往往也具有重要价值;犯罪学研究者,特别是犯罪学初学者可以更多关注这些人的论著,从而有效避免在选择犯罪学论著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其次,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哪些是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论著。一般而言,被很多人关注和引用的论著,应当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大学术影响力的论著;进入犯罪学论著排行榜的论著,往往是重要的论著,其中的一些论著就是犯罪学名著,更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最后,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哪些是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主题。受到很多人关注的犯罪学内容,特别是在犯罪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那些重要研究者们所研究的内容,往往是犯罪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代表了犯罪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很好地引导其他犯罪学研究者了解这些情况和规划自己的研究内容。

(四)有助于促进犯罪学研究

排行榜是激励犯罪学研究者进取精神和研究动力的重要信息。在行业内做出更重要的成果,在排行榜中取得更好的名次,是所有从业人员追求的目标,对于犯罪学行业也不例外。犯罪学排行榜的编制和发布,对于所有从事犯罪学研究的人员,都具有激发研究动力、促进研究工作的重要价值。对于已经进入排行榜的人员而言,会激励目前排名靠前的犯罪学研究者努力保持这种位置,也会激励排名靠后的犯罪学研究者通过努力改进排名。对于还未进入排行榜的人员而言,已经进入排行榜的人员成为他们学习和仿效的榜样,会激励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早日进入犯罪学排行榜。

四、排行榜研究的启发意义

已经发表的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成果,无论是对于华人犯罪学研究者,还是对于中国本土犯罪学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对于华人犯罪学研究者的启发意义

华人犯罪学研究者是国际犯罪学界的一支重要研究力量,对于他们而言,晚近的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成果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启发意义。

1.华人学者可以办好高质量的期刊

晚近的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成果表明,华人犯罪学研究者可以办好高质量的期刊。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亚洲犯罪学学会(Asian Criminological Society)的会刊《亚洲犯罪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AJC)。该杂志于2006年创办,2008年由刘建宏教授担任主编,编辑部的主要成员也是华人犯罪学研究者。近年来,该杂志的学术影响力有了快速的提升,在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2021年5月17日公布的2020年期刊与国家排名(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SJR)中,由2019 年的二区期刊晋升为一区期刊,在全球770本法学类杂志中排名109,每篇文献平均被引量从0.143提高到3.263。同时,在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公司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公司2021年6月30日发布的2021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亚洲犯罪学杂志》也有突出的表现,在其“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从2020年的1.05上升到2021年的2.297,超过了历史更长的同类期刊《加拿大犯罪学与刑事司法杂志》。这些信息表明,该杂志在2022年排行榜研究涉及的5种期刊中,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虽然创办历史最短,但论文的影响因子和期刊分区并不是最弱的(见表7)。

表7 “2022年排行榜研究”中涉及的5种期刊的相关信息

说明:在本表中,“亚”指《亚洲犯罪学杂志》;“澳”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犯罪学杂志》,该杂志2021年改名为《犯罪学杂志》(Journal of Criminology);“英”指《英国犯罪学杂志》;“加”指《加拿大犯罪学与刑事司法杂志》;“美”指美国《犯罪学》杂志。

2.华人学者可以开展高水平的研究

晚近的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成果也表明,华人犯罪学研究者可以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发表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犯罪学研究论著。在“2022年排行榜研究”中,有4位华人犯罪学家进入被引最多的前 50名排行榜(见表5);与华人犯罪学家在过去很少进入这类排行榜的情况相比,这是很大的进展,如排名第9的曹立群教授、排名35.5的刘建宏教授,以及排名47.5的孙懿贤教授和吴瑜宁教授。

(二)对于本土犯罪学研究者的启发意义

对于中国本土的犯罪学研究者而言,晚近的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成果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帮助了解国际犯罪学的状况。通过犯罪学国际排行榜中的信息,本土犯罪学研究者可以更多了解国际社会中犯罪学发展和研究的状况。例如,通过进入排行榜的犯罪学家及其研究领域,可以了解哪些犯罪学家的研究在现阶段具有的学术影响力,了解这些杰出的犯罪学家们主要在研究什么主题。又如,通过进入排行榜的犯罪学论著,可以了解哪些论著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这些方面的信息,对于国内犯罪学研究者关注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犯罪学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犯罪学论著,对于追踪国际犯罪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和规划自己的研究工作,对于译介国际社会的犯罪学研究成果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促进犯罪学领域的国际交流。通过犯罪学国际排行榜中的信息,可以促进国内犯罪学研究者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可以促进犯罪学领域的引智工作。犯罪学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学科,现阶段水平较高的犯罪学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也在国外从业和发表;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提高本土犯罪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仍然是通过智力引进的方式借鉴国际社会的犯罪学研究成果。因此,通过国际犯罪学排行榜,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拟引进的犯罪学家和犯罪学研究成果,在邀请国外犯罪学家来华讲学、译介国外犯罪学论著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工作。其次,可以促进犯罪学领域的合作研究。通过排行榜了解国外犯罪学家的情况后,可以找到更好的研究合作者,其中包括进入排行榜的优秀华人犯罪学家,由于华人犯罪学家具有方便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更有可能与他们进行良好合作。

第三,增强开展犯罪学研究的信心。华人犯罪学家进入国际排行榜的信息,能够增强本土犯罪学研究者开展犯罪学研究的信心。在外国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华人学者能够取得突出的成绩,在国际犯罪学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信息,会增强中国本土犯罪学研究者努力开展高水平研究、发表国际性成果的信心。不仅如此,即使完全在国内接受学术训练的本土犯罪学研究者,只要方法得当,潜心努力,也能够在国际性期刊中发表论文,在国外重要出版社出版著作。因此,本土犯罪学研究者不仅可以从进入国际排行榜的华人犯罪学研究者的成功中获得发展经验,也可以从杰出的本土研究者中获得研究信心。

猜你喜欢
犯罪学排行榜研究者
排行榜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排行榜
排行榜
犯罪学对中国刑法研究的可能贡献
犯罪的概念在犯罪学与刑法学中的对比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美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