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相づち”的语用学阐释

2015-02-28 02:35黄宝珍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面子礼貌日语

黄宝珍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日本式“相づち”的语用学阐释

黄宝珍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日本式“相づち”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其中无声“相づち”还应包括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不理解或者故意不回应所采取的沉默态度。“相づち”的存在是日本人心灵深处“依赖心理”的体现,是日本人建立和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语用策略。其形式有正面礼貌策略、直接性策略和间接性策略。能否正确使用“相づち”是日语运用能力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日本人;相づち;礼貌策略;依赖心理

目前,国内有关日语日常会话中的“相づち”的研究,主要是从定量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的。定量研究主要是从跨文化汉日对比角度进行[1-7];定性分析主要有郭举昆的研究,他对“相づち”的类型和功能、使用的时机与场合进行了详尽的描述[8]。笔者调查发现,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很少从语用学角度对 “相づち”进行研究。事实上,“相づち”的使用与日本社会的交际法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体现出日本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因此,本文在分析“相づち”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策略角度对“相づち”现象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存在的深层文化原因,以期对“相づち”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相づち”的特征

堀口指出:对‘相づち’的定义虽然还没有明确、一致的定论,但基本上均认为是说话人在行使发话权时,听话人向对方表示对其所传递的信息有一定了解的表达[9]77。目前,对“相づち”的定义主要是从功能、表达形式、使用者、出现位置这四个方面进行的。功能方面主要是传达“我在听你说”“你刚才讲的话我听明白了”还有“帮助对话顺利进行”的意思。水谷从功能、出现位置和使用者角度对“相づち”进行限定,认为它是“听话人为了帮助会话顺利进行,在说话人讲话时插入的表达”[10]。陳姿菁则从出现位置、使用者和表现形式出发,认为“相づち”是在会话的话语顺序中听话人所发出的简短的信息[10]。松田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把“相づち”分为有声表达和无声表达两种,无声行为包括注视、点头、微笑、吃惊等动作[12]。另外,也有研究者对“相づち”进行了限定。如对说话人的发话不表明肯定与否定态度[13],仅有表明在听对方说话的功能[14]。

笔者认为,无声的“相づち”行为中还应该包含“说话人说话时听话人采取沉默的态度,对说话人的话语不回应”的含义。在本应回应或是随声附和的情况下保持沉默,听话人以此来表明自己不明其意或者是不同意其说法的态度。如

例1 邻接对①1 母:「圭一……もう起きるかい?」 圭一:「(じっと何か考えている)」

邻接对2 母:「それともご飯はここへ持ってきて上げようか?」 圭一:「母さん……(と急に起き上がると)僕、ちょっと登美さんと話がしたいんです!」

邻接对3 母:「登美さんと?……(と淋しく)母さんが聞いてはいけない話かい?」 登美:「……」 圭一:「……」

邻接对4 母:「変じゃないか……どんな話なんだろうね?」 圭一:「母さんはここにいてください!(と言うなり、飛び出していく)」

(八住利雄《嵐の中の母》)

在例1中,登美不明圭一母亲之意,而圭一故意不回应母亲。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作为“相づち”所应具备的四个要素:(1)说话人在行使发话权时听话人做出的。(2)听话人不表明肯定或否定态度。(3)对说话人的话语表示关注或理解,以帮助对话顺利进行;表示不理解或不赞同,则采取不附和的态度。(4)简短的信息或表情、动作。

二、“相づち”的表现形式

“相づち”是听话人在对话中所发出的简短信息或表情、动作,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松田认为,有声“相づち”中除了搭腔词之外,还有重复说话人的话语的一部分(复述)、用另一种表达重复对方的话语(变换说法)、预测到说话人下面要讲的话语抢先说出(抢先说明)[12]。是否把变换说法、抢先说明和无声行为作为“相づち”的表现形式,研究者看法不一。把变换说法作为“相づち”的主要有水谷[15]、堀口[16]和松田[12]。水谷和松田把抢先发话认定为 “相づち”; 堀口认为 “‘抢先发话’是听话人对说话人还没有表达出来的话语的反应,因此在日语教育中,应该把‘抢先发话’和‘相づち’区别对待。”[9]84这些研究者所提到的有声“相づ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搭腔词

例2 A:あれ、難しいんですよね。(ね)*例句中的括号部分表示听话人随声附和“相づち”的部分,后同。あのー、次に降りる人なんかにね、譲ろうとしても、あれなんで。(うーん)うん。それから、僕なんかもういいおじさんなんで、 B:譲られたんですか。ふふふ。

(《日语新干线34》)

2.复述

复述表明听话人在关注或倾听说话人的话语,功能上可以认定为“相づち”。 堀口提出前面所讲话语中,只有说话人刚说的话语的部分重复可以认定为 “相づち”,其中用上升调寻求对方回答被认定为要求说明或者要求确认的,不属于“相づち”范畴[9]64。如

例3 ゆき子:使いに、あの……参りましたんですけど……。 邦 子: ああお使いに……ああそうですか。

(長岡亮介《浮雲》)

听话人的复述可以提高谈话的气氛,通过重复说话人的部分话语,使得说话人不用不断考虑新的谈话内容,以助于会话的顺利进行。

3.变换说法

“相づち”的功能除了通过搭腔词和复述之外,也可通过用其他语句改变说法来实现。如

例4 A:僕の乗ってる電車はね、正確すぎて、ちょっと早いんじゃないかと。9時14分発のはずの電車がですね、13分20秒には、もうホームを離れてるというのは、ちょっと(すごい、秒単位の……)やりすぎではないかと思いますけどね。

B:でも間隔の短さもびっくりしますよね。

(《日语新干线34》)

4.抢先说出

抢先式“相づち”不出现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是听话人预测到说话人将要讲出的内容而抢先表述的话段成分。如

例5 やっぱり四月って、新しく学校へ行く人とか、(いますよね。)新しく会社に行く人が多いので、そういう方って電車の乗るルールとか、後なんていうのかな、感覚みたいなのが、なかなかわからず……

(《日语新干线34》)

三、“相づち”与礼貌理论

援用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对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喜欢使用“相づち”现象进行剖析,以便探究其存在的深层文化原因。

1.礼貌理论[18]119

布朗(Brown)和列文森(Levinson)的礼貌理论包括三个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礼貌策略。其核心是面子概念。他们将面子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种。“消极”并非“不好”之意,而是与“积极”相对而言。前者是不想被人反驳、不希望对方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动自由不受干涉;后者则是指希望被对方喜欢、受到尊敬。在对人关系上,经常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而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或者是对方威胁到自己的面子,这样的行为叫做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简称FTA)。我们每个人都有避免FTA的愿望,因此就需要有避免FTA的方法。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些措施去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布朗和列文森把这样的对策称为礼貌策略,主要有正面礼貌策略、直接性策略和间接性策略。

2.“相づち”:日语会话中的礼貌策略

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主要从说话人角度进行定义。而事实上,言语交流只有听话人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听话人在对说话人谈话的随声附和中,同样也可采用一些礼貌策略来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或者消极面子。从听话人角度,我们认为正面礼貌策略、直接性策略、间接性策略等这三种策略也适用于听话人的随声附和。

(1)正面礼貌策略。听话人及时、恰到好处地随声附和(包括点头、微笑等),会使说话人产生好感。我们将之称为“积极的相づち”。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礼貌程度[18]120。“相づち”是日本人之间的一种“以心伝心”的表达,主要是向对方表示“我正在认真听,请继续讲”这样一种合作的态度。它在日本人的会话中是不可或缺的,是促使交流得以顺畅进行的润滑剂。日本人在会话时,听话人通过频繁使用多种形式的“相づち”来对说话人的话语表示关注或理解,使说话人的谈话得以继续下去,同时也表示出自己参与会话的积极性。这种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的语言行为是日本人所采用的正面礼貌策略,是日本人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如例2~5,看似毫无实际意义的随声附和,实际上表现的是听话人遵循了礼貌原则,采用正面礼貌策略积极维护了交际双方的面子。

(2)直接性策略。即说话人说话时听话人采取沉默的态度,不理会不回应,公开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直接的消极相づち”。如果听话人保持沉默、不随声附和,采取直接性策略,说话人就会知道对方没有认真听自己讲话,为此会感到内心不安,甚至很不愉快。听话人的此种行为公开威胁到说话人的面子。当然,听话人不做“相づち”有其特别的意图,如想借此向说话人传达自己不明白其所讲话语的用意,希望说话人能进一步加以说明;或者想表明自己对其所说之事不感兴趣,进而可以起到改变话题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起到进行反驳之前的缓冲作用[12]64,如例1。例1的邻接对1中,圭一陷入沉思,无暇顾及母亲的问话,母亲认为圭一没有明了自己所说情况,没有接住自己的话题,于是又进行了邻接对2的问话,但是圭一答非所问,于是母亲接住圭一的话题又进行了邻接对3的提问,在这轮对话中,登美没有进行回答甚至无“相づち”是因为她不明圭一的用意所在因此无从答起。而圭一不回答不相づち公开沉默,不想对母亲倾诉自己此时的想法,其结果威胁到了母亲的面子。但是又有别于直接回应,起到了一个“クッション”作用,避免起正面冲突。也是听话人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遵循礼貌原则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

(3)间接性策略。在严重威胁对方面子的情况下,听话人会采取隐含的手段即应付式的“相づち”,给对方留有余地,使其从中意识到听话人的威胁面子行为不是故意的。我们称之为“间接的消极相づち”。由于谈话双方的社会权势、年龄差、亲疏等原因,有时不能采取直接性策略,这时日本人会采取间接性“相づち”的策略。即使自己没有在听也会不时“ウン、ウン”附和一下假装在听;或者通过使用提高音调的 “はいはいはい”,向对方间接表示不耐烦,对其所讲事情不感兴趣等。听话人通过采用这种隐含的手段不直接威胁到对方的面子,给对方留有余地。如

例6 A:斉藤さんみたいに理論的な人ばかりじゃないから、ほかの人は、あ、頭よさそうだなってみてくれるんじゃないですか。

B:そうかもな。[19]

例6的“そうかもな”属于“间接的消极相づち”,表面上用肯定的形式,事实上通过暧昧委婉的语气,表示听话人B对说话人A的话语持有怀疑或者否定的言外之意。这是说话人自身保护意识在发挥作用,目的在于保全对方的面子,维护和睦的人际关系[19]。

从以上相づち的语用功能可以看出,会话中的“听”并非被动行为,而是一种理解、思考、想象和推测的积极过程。相づち的使用,“不仅是会话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种催发剂,同时也是有效维护谈话双方面子,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语用策略。”[20]听话人可以通过采用积极的“相づち”和消极的“相づち”作为语用策略达到交际目的。

四、“相づち”存在的文化根源

“相づち”在日本人的交流中被频繁使用,主要有两个原因:(1)在拜托别人帮忙时等待对方的“相づち”,然后再慢慢地把谈话进行下去,用于表明自己非常客气的态度。这种方法很受日本人喜爱[10]。(2)是日本人心灵深处“娇宠心理”的体现[21]。日语会话中的“相づち”可以起到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的作用。日本人自古以来把重视尊重对方、体谅对方当成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相づち”即来源于这种优良传统。也可以说它是“和”的思想理念带来的一种自觉性的合作意识。

日本式“相づち”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是:听话人为了维护谈话双方的面子(礼貌)或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采用积极的“相づち”和消极的“相づち”作为语用策略,促使交际顺利进行。美国的日语研究者John-Hinds区分了会话中说者责任(speaker-responsibity)和听者责任(listener-respon-sibity)。Hinds的研究认为,在用日语进行交流时,频繁使用“相づち”表示出对对方谈话的关注,在传统上听者就会被视为教养好,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而对说话人的要求则比较宽松,作为交流的当事者,即使有不到位的举止,也可以指望听话人给补充上,这种依赖行为是被允许的[22]。土居健郎指出,依赖(甘え)是日本人最不同于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如话语、动作乃至心理[23]。“相づち”的频繁使用,说明日本人对听话人一方有强烈的依赖,期望对方对说话人体察和关爱,是听话人所采用的一种礼貌的语用策略。

五、结语

日本人语言生活中所见到的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均与日本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有紧密的联系。水谷指出:“从质上看,日语的‘相づち’在句子当中出现,且在量上非常频繁,通过这两点可以断定日语的‘相づち’是相当特殊的言语行为。日语背景以外的人,在日本的欧洲各国、中国、还有韩国人等,均认为他们的语言中没有与日语 ‘相づち’相类似的表达”[10]。其实不然, 各国语言里均有“相づち”语言,但相互之间具有共性又有特性.日语的“相づち”语言更是如此.当然, “相づち”是日本人交流方式中一个很典型的特征。日本式“相づち”的存在,客观地反映出日本人独特的依赖心理特性,从中反映出日本人的存在和价值非常依赖于他人与社会的承认。“相づち”是日本人建立和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语用手段,因此,正确使用“相づち”这一语用策略,是日语运用能力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刘建华.電話でのアイヅチ頻度の中日比較[J].月刊言語,1987(11):12-16.

[2]赵刚,邹维.听话人会话策略的日汉对比分析[G]//《日语研究》编委会.日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0-262.

[3]杨晶.会話における相づちの中日対象研究―形態、頻度、機能を中心に-[J].言語文化と日本語教育(平田悦朗先生退官記念号),1997(13):210-214.

[4]杨晶.相づちに関する意識の中日比較―アンケート調査の結果より-[J].人間文化論严,2001a(3):87-100.

[5]杨晶.電話会話で使用される中国人学習者の日本語の相づちについて-機能に着目した日本人との比較-[J].日本語教育,2001b(111):46-55.

[6]杨晶.日本語の相づちに関する意識における中国人学習者と日本人との比較[J].日本語教育,2002(114):90-99.

[7]杨晶.对中国学习者运用「相づち」的实证性研究[G]//《日语研究》编委会.日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3-278.

[8]郭举昆.与日本人交流时的必备因素-あいづち[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48-53.

[9]堀口純子.日本語教育と会話分析[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2000.

[10]水谷信子.相づち論[J].日本語学,1988(7-13):4-11.

[11]陈姿菁.日本語の談話におけるあいづちの類型とその仕組み[J].日本語教育,2001(108):24-33.

[12]松田陽子.対話の日本語教育学―相づちに関連して―[J].日本語学,1988(7-13):59-66.

[13]黑崎良昭.談話進行上の相づちの運用と機能-兵庫県滝野方言について-[J].国语学,1987(150):109-122.

[14]水野義道.中国語の相づち[J].日本語学,1988(7-13):18-23.

[15]水谷信子.日本語教育と話し言葉の実態-あいづちの分析-[G]//金田一春彦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东京:三省堂,1984:261-279.

[16]堀口純子.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聞き手の言語行動[J].日本語教育,1988(64):13-26.

[17]小宮千鶴子.あいづち使用の実態-出現傾向とその周辺―[J].語学教育研究論严,1986(3):43-62.

[18]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修订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9]李惠清.あいづち与日语专业基础口语[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8-71.

[20]メイナード泉子·K.会話分析[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社,1993:258.

[21]李朝辉.言外之意和日本人的娇宠心理[J].社会科学,2006(3):73-76.

[22]池上嘉彦.日本語論への招待[M].东京:講談社,2000:262-263.

[23]土居健郎.日本人の心理構造[G]//阎小妹.日本人的心理构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责任编辑 马 诚)

A Pragmatic Exploration on Japanese “Aiduchi”

HUANG Bao-zhe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Aiduchi”,or sounds given during a Japanese conversation to indicate comprehension,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linguistic phenomenon,both universal and specified.Japanese “aiduchi” indicates the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rooting deeply in the minds of Japanese people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agmatic strategies of Japanese people when they want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harmonic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t is executed in the forms of positive politeness,direct politeness and indirect politeness.The ability to use “aiduchi” appropriatel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parts of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Japanese people;aiduchi;politeness strategies;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015-08-13

2015-08-28

黄宝珍(1975-),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语用学。E-mail:hbzhen@126.com

H363

A

1673-4432(2015)04-0089-05

① 邻接对是指会话中谈话双方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对子。

猜你喜欢
面子礼貌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面子≠尊严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某贪官的面子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面子
暗恋是一种礼貌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