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新使命
——以旅游专业为例

2015-02-28 04:29朱君秋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中职职业

◎朱君秋

世界遗产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新使命
——以旅游专业为例

◎朱君秋

中职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这要求职校毕业生既要掌握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学习、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为专业服务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体现这些要求,确立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为主的“专业化”导向。全面提升职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不仅是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更是中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可以说,语文为其他专业学科服务的功能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语文的优势所在。在教学中,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与各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中职语文教育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基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已不仅是向学生教授文字技能及训练答题能力的单一机械的过程,而是以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过程,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

笔者所教授的旅游专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热门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游客而言,旅游不仅仅是消遣玩乐,更是增长知识、扩大阅历的过程,这对导游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要求,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良好的文化素质不仅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保证。面向“准导游”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深厚的人文关怀,陶冶其灵魂,塑造健全的人格。这要求教师围绕旅游专业的知识需要,突破语文教材的局限,对教学内容做必要的拓展与延伸。

世界遗产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能够丰厚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与传统的语文教育相得益彰。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育中,是基础学科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更能彰显中职语文教育的价值所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鼓励更多的学校将世界遗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设置相关课程,普及遗产知识”。文化遗产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这句题词值得全人类铭记。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旅游专业的学生作为相关从业者,更需要接受世界遗产教育。作为一名“准导游”,掌握一定的世界遗产知识,对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传承优秀的人类文化,弘扬悠久的世界文明,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中职教学改革所赋予的重任,语文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以专业为突破口,拓展课堂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在继承中不断开拓创新。通过世界遗产教育促使学生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的说教与灌输就可以实现的,而应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只有用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就业者,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拥有无穷的魅力。

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内容,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将语文教学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以探索青少年遗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具体来说,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较注意四个方面:一是从课文入手。在教学中渗透世界遗产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日常教学中,应以课文为训练素材,督促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背诵有关的名篇名句,根据已有的文化知识储备对课文进行分析和鉴赏。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习能力,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初步渗透世界遗产教育的内涵。二是以课文为阅读素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遗产成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世界遗产教育,鼓励学生探究、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与审美能力。平时充分利用早读,开展优美诗文的普及。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个性化的阅读专题。并通过开设有关的阅读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的内涵。同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从绘画、音乐、天文、地理、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了解中国及世界文化遗产的精髓,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三是读写结合,这要基于导游词创作的阅读教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资源、主题、探究四个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先学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再根据文本原有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而利用阅读积累的知识内容进行导游词创作。最后通过口头展示,在班级开展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以世界遗产为话题,进一步进行专题写作,形成研究成果(论文、报告、课件等),并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四是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社会文化活动,参观本地的文化遗迹及其他人文景观,从社会生活中熏染文化修养。世界遗产博大精深,只有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了解和爱上世界遗产。

这其中,阅读教学是实施世界遗产教育的主阵地。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世界遗产因素,课本中所选的诗词文赋、戏剧小说涵盖的内容从上古到当代,跨越三千年,这些文学经典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可以说,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阅读。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经典,向学生传递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经典作品中积淀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与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各种文化现象,进而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在对文化的理解与创新活动中不断发展自身。在阅读教学的建构过程中,世界遗产教育成为无形的力量,渗透在从目标确立到最终评价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与文化遗产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是畅游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接受心灵洗礼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将世界遗产教育的内容合理渗透,还应积极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专题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体悟的过程。这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文本精神内涵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了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能力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才够就文本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更广泛深入的阅读。如学习完《牡丹亭》,可让学生去搜集昆曲的相关资料,通过延伸性阅读,把语文课中孤立的文学常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从而更深刻地体味世界遗产的魅力,促使学生感悟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职业素养。如此既可以使学生从世界遗产中汲取不同文化的精华,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也丰富和完善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学生的语文根底牢固了,文化素质也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是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也使自己的旅游专业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师应当以培养具有语文实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旅游专业语文教学中,符合时代的精神与要求,显示了中职语文教学突出实用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更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观,是基础学科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生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2,(06).

[2]何佳璘.探析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4,(10).

[3]朱君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旅游专业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现代语文,2014,(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章新胜.世界遗产与我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姚爱民.浅谈职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渗透[J].南方论刊,2006,(01).

[7]汪琪.世界遗产与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承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

(朱君秋 江苏省南京市女子中专 210004)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中职职业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