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不适反应及护理对策

2015-02-28 08:07陈艳玲崔红艳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咽喉部胃管肠梗阻

陈艳玲 崔红艳

(河北省滦平县中医院体检门诊,河北滦平 068250)

肠梗阻留置胃管是外科常用的一项主要治疗措施,要求患者禁止食、水的摄入,并采取被动体位,限制头部活动。由于胃管刺激咽喉部,患者会出现各种不适,甚至出现自行拔管的现象而影响治疗。因此,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2-01—2012-12,我院外科针对33例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的不适反应进行相应舒适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66例均为我院外科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体温均在37.0℃以下,无心脏疾患,在性别、年龄、治疗方式及留置胃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参照《基础护理学》[1]鼻腔或口腔置胃管操作方法留置胃管,并按照留置胃管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此项工作由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完成。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不适反应的舒适护理措施。

1.2.2.1 生理舒适护理①咽喉舒适护理措施:采用温开水漱口法,与医疗配合,每隔3 h嘱患者含半汤勺温开水(约5 mL),头稍后仰,水充分在咽喉部停留约30~60 s后吐出。需经胃管注入中药汤剂的患者可改为经口饮入。②舒适体位护理:如为术后患者,采取后头部置枕体位,保持置枕部位干燥舒适。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变换体位。③肩颈部舒适护理:每日上午、下午对卧床患者进行颈肩及上肢肌肉按摩,并进行颈部前后左右活动,肩关节上举、前屈、后伸运动,缓解肩颈部不适,每次5 min,每日3~5次。④黏膜水肿破溃出血预防措施:在胃管入侧鼻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入3~4滴,嘱患者头后仰,维持1~2 min,使滴鼻液流至咽喉部,每隔12 h滴1次,可有效防止咽喉部黏膜破溃出血。

1.2.2.2 胃管舒适固定试验组改变传统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鼻翼两侧的方法,改用带环的塑料卡将胃管固定并套于双耳上,如带有负压吸引口,则用绳系好套于脖颈上,以免胃管坠落脱出。

1.2.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留置胃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比较2组患者留置胃管前和留置胃管期间平均心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留置胃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2组留置胃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由表2可见,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心率比较见表3。

表3 2组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心率比较次/min,±s

表3 2组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心率比较次/min,±s

与本组留置胃管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n 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期间试验组3376.8±6.6782.8±8.74*△对照组3375.2±6.0590.7±10.96*

由表3可见,2组留置胃管期间心率与本组留置胃管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舒适护理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临床进行胃管常规护理只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不能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而增加舒适护理措施后,能减轻患者因治疗所带来的痛苦。

3.1 舒适护理对心率的影响异物刺激、咽部干燥疼痛、颈肩痠痛等不适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患者不适感,出现自主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3]。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置管后心率均增加(P<0.05)。而通过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减轻了各种不适的刺激强度,减少了患者自主生理反射,心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减慢(P<0.05),患者不适感明显减少。

3.2 舒适护理对咽部不适的影响留置胃管患者呼吸时大多数用口,加之禁止食、水的摄入,导致口腔、咽喉部干燥不适;管道刺激鼻腔黏膜,引起受损破溃疼痛,严重时引起出血。患者因不适强烈,要求拔管,甚至自行拔管。采取自鼻腔滴入复方薄荷油滴鼻液代替传统的石蜡油,以油质为溶质,主要成分为薄荷、冰片。薄荷清凉解表,疏散风热;冰片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油质成分则能使药物较好地保持药效,增强药物对鼻黏膜的渗透性,改善黏膜干燥、干裂、炎症状态[4]。低位肠梗阻术后和保守治疗的患者,经医生同意,少量的含水(5 mL)润滑咽喉和自行饮入中药,既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又能缓解患者口腔及咽喉部干燥症状。

3.3 改良卧位对不适的影响随着麻醉水平的提高和药物的更新换代,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即能恢复意识,避免了麻醉意外的发生。术后改变传统的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的卧位方式,采用置枕自由卧位,胃管顺应了人体的自然曲度,减轻了因胃管扭曲引起的不适。疾病允许活动的患者,可嘱其经常翻身、改变体位,使胃管的前端与胃体各个部位充分接触,增强引流效果,减轻胃胀引起的恶心不适。

3.4 按摩对不适的影响留置胃管的患者为了避免胃管脱出,头颈部活动受限,长时间固定姿势致颈肩痠痛。运用中医按摩推拿原理,通过对皮肤、劳累紧张的肌肉表面施加压力,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3.5 改良胃管固定对不适的影响。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是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另外胃管末端接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的重力方向与固定胃管的胶布成反作用力,加之患者体虚多汗,易引起胶布脱落致胃管脱出。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后,固定的力量与胃管脱出的力量相反,固定更加牢固,同时胃管顺应了人体食管曲度,既减少了胃管脱出的几率,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本研究通过对试验组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有针对性地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不适反应发生的几率,2组患者心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痛苦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使患者达到治疗方法与身体舒适感的和谐,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6-290.

[2]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6版.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3]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物全书:第2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51.

[4]蒋瑛,刘刚,马一平.复方薄荷油滴鼻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5):303 -304.

(本文编辑:曹志娟)

猜你喜欢
咽喉部胃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