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领航探美之旅
——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策略

2015-03-01 03:10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224500陈伟伟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0期
关键词:优秀生品德课道德

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224500) 陈伟伟

让思想领航探美之旅
——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策略

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224500) 陈伟伟

品德教育是引导学生认知道德,激发情感和意志,并使之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美、心灵美。小学品德课教学,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通过思想引导,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其完成探索道德美的旅程。

品德 道德美 心灵美

教学活动应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围绕教学对象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案。小学品德课在教学过程中,也须遵循这一方法。以传播道德美、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为目标,以学生的感性思维为基础,营造开放式的、生活化的、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赏玩的过程中习得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美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依据教学对象而定。小学生具有感性认知的学习特征,因此哲理性、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小学品德课教学,不乏生活哲理、人生哲理的渗透,但平铺直叙的教学风格不能点燃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依循儿童的逻辑思维习惯创设出生活模拟、互动游戏等教学活动,旨在吸引学生投入教学氛围中;同时,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师生所共同熟悉的,有利于找到教与学的共通点,便于切入教学主题。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涉及“我的成长”话题的几个单元为例,教学内容充分截取学生的现实生活,如与家长的相处、与教师的相处等。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由学生扮演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等角色,演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德显现出来。通过这个生活模仿的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挖掘生活中道德美的技能。

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解读美

道德观念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学生要学会去粗取精,还需要自主体验,学会用道德的眼光挖掘和分析生活碎片中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开放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自主解读美。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自主选择权,是开放式教学的最佳体现。比如上面所述的教学案例,教师将若干学生编入同一小组,以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父母、朋友的行为特征为人物特色,以教学内容为纲,帮助学生编成简单的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同时,由其他学生作为评委,对表演内容中涉及亲情、友情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小组再推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以及课本剧中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道德美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更高要求,是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基础。以上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小学品德课中被广泛应用,这一点与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关。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从简单地观察道德规范,到主动寻找生活中的道德之美,在学习能力方面是一次质的飞跃。

三、实践磨炼,引导学生践行美

尽管在教学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但知识习得的过程需要内化与外显两大步骤来实现。尤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美与丑,认知到思想品德是什么,还需要将道德之“美”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之成为其行为规范的准绳。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想品质的磨炼,或亲身体验道德之美,形成心灵触动。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的《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充当小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撰写采访提纲,自定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与成绩优秀生的接触,学生找到自己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撰写采访稿分析优秀生身上闪现的意志品质,使自己在采访中得到心灵洗礼,认知到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采访稿通过班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当然,教学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在《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单元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服务日”的道德品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即使是为老人让座的小事,也可以心得体会的形式记述下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口头交流,使学生在践行道德之美的过程中,使道德之美融入自身的行为习惯中。

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要润泽学生的心灵,塑造完美的人格,需要从小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入手。这是小学品德课最终的教学目标。除坚持教学目标、教学信念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发现美、解读美、践行美三个环节入手,使学生完成内化与外显的过程,运用思想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美之旅,为塑造完美的人格奠定基础。

(责编 莫彩凤)

G623.15

A

1007-9068(2015)30-059

猜你喜欢
优秀生品德课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基于数据和统计证据的初中体育优秀生成才路径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