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内容不枯燥
——对“数数”教学环节的思考与实践

2015-03-01 02:02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小学225123徐长凤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邗江区数数椅子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小学(225123) 徐长凤

简单内容不枯燥
——对“数数”教学环节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小学(225123) 徐长凤

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对所教简单内容冷场的尴尬。通过对“数数”教学的思考与改进,使得简单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简单 不枯燥 发展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授的是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在数数的环节中,他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的物体去数一数。我在课堂上发现,除少部分学生外,很多学生对于这种简单的问题不屑一顾,有的发出一声“切”后,才有气无力地数下去,还有的根本就不愿意数。课后,我找学生进行谈话,大部分学生说他们已经会了,所以不喜欢做这种简单又枯燥的事。

其实,低年级学生已有数学水平不一致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这样的简单内容,可不可以不教?如果教,又如何将这样的简单内容教得不枯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的问题在研讨活动中被提了出来。

这学期,我也要执教这部分内容,于是我对上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教学片断一: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你们能数出咱们教室里现在有多少人吗?

生:能,55。(学生异口同声,大家都知道班上有55个同学)

师:真的?老师不是人吗?(学生大笑过后,有很多人说有56人)

师(指着一个生病没来的学生的座位问):今天这个座位上有人吗?

生:噢,55,还是55个。

师:我们思考要仔细,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多呢?我们还是要数一数!

……

反思:抓住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请假这一细节,以及要数老师这一实际情况,突破班级中一共有55个学生这个固定信息对学生的干扰,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全面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验证自己所想的欲望去探索,学会一一对应着去数数。这样既将数数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片断二:有多少张桌子?

师:我们都知道班上有55个学生,那么有多少张桌子呢?一个学生就要用一张桌子,应该是55张,对吧?

生1:不是。还有空桌子没有学生用呢!(学生这次考虑得全面了些)

师:那共多少张?大家数数看。(学生数了起来,不一会儿,部分学生还在忙着数,少部分学生已经数完了)

师:这次怎么步调不一致了呢?

生2:有人是从1开始数的,其实可以不用这么麻烦。刚才我们数过教室里的学生数目,一个学生用一张桌子,54个学生就有54张桌子,只要从55开始,往下数教室里的空桌子就可以了。

师:请你数给大家看看。(生2数出了64张桌子)

……

反思: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他们不仅每个人都在学习着自己的数学,还带给我们惊喜。虽然才一年级,学生却将“一一对应”这样的数学思想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教学片断三:有多少把椅子?

师:继续数数教室里的椅子吧,你们准备从1开始数吗?

生1:不,从55开始数。

师:数之前先想一想,椅子数比64多还是少呢?(绝大部分学生很快就数完了)

生2:我接着64数。(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生成)

师:接着64,怎么数?

生2:教室里共64张桌子,只有两张桌子没椅子和它们做朋友,其他都有,所以我倒着数,63、62张,所以椅子有62把。

师:有道理吗?(其他学生点头)

师:你真聪明,居然想到倒过来数。

……

反思:根据教室中学生、桌子、椅子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经历估算、实际验证的过程,既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数数方法,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教学内容简单却不枯燥,可谓事半功倍。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32-033

猜你喜欢
邗江区数数椅子
凝聚侨心 汇聚侨智 发挥侨力——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开展“同心聚力护侨益”侨法宣传活动
尊侨 爱侨 护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不想当椅子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看不见的椅子
爱数数的兔十一
离家出走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