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之我见

2015-03-01 07:41江苏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215400特级教师王晓春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儿童语文

江苏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215400) (特级教师) 王晓春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在浓厚“语文味”的基础上彰显“儿童味”,这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他们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就是要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融入语文课堂,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一、基于儿童视角开展语文活动,这是彰显“儿童味”的基础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语言去说,特别是要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的世界,理解儿童。这是彰显“儿童味”的基础。

(一)基于儿童的体验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在阅读或表达过程中的内心体验。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这样的教学状态,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也符合语文实践活动中对言语内化与生成的基本规律。

请看二年级教师教学口语交际《买文具》的两个片断——

片断一

师:看,有两位小朋友去商店买文具了。你听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请三个学生来分角色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表演买文具)

师:他们表演得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评价)

师:你们想做怎样的顾客呢?请同桌打开自己的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文具吧。

片断二

师:(出示图画)小猴也高高兴兴地买回了许多文具,可是它刚翻开新买的本子,就看到里面脏了,该怎么办呢?小朋友,赶快帮小猴想办法吧。(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师:谁给小猴打电话,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角色扮演打电话)

课后研讨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片断一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角色体验买文具体现了口语交际生活化,这一设计尚可。尽管片段二深化了买文具的内涵,但加入了虚拟的小猴,似乎有些做作。其实,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就会发现小猴不是玩花样的教学道具,而是连接教学与儿童世界的桥梁。

追寻适切儿童的语文教学,教出浓浓的儿童味,是反对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决不是主张放弃教师的引导,更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归根到底,是追寻真正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基于儿童的想象活动

如果儿童的体验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原生态呈现,那么儿童的想象则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再造与重组。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基于儿童的想象活动,可以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拓展儿童的认识世界,丰富儿童的语言和思想,符合儿童形象化的学习特点,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堂,让童声和童心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如教学《王冕学画》时,在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少学生闭眼沉思,努力去想象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个学生突然说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一个意外,但也是一种真实,因为此时的儿童想象需要更加细致的引导。此时教师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个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呢!”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想象方式,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小学语文的主人是儿童,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和想象活动,这样才能上出“儿童味”来。

3.基于儿童的言语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是对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儿童语言的发展跟生命的发展是同步的。儿童具有言语天性、言语个性,语言是儿童生命的本能。儿童对语言有一种天然的期盼与渴望,他们总想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惊奇,总盼望学会没有听过的新鲜有趣的话语。儿童的语言具有天然的美感,童语天真无邪,憨态可掬、洋溢童趣,率直地表现出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也应该具有儿童的情味,因为对儿童来说,儿童化的语言无疑是一把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金钥匙。

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小露珠》一课时,一位教师运用了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今天,小露珠带来了一些词语朋友。你能认识他们吗?小露珠真调皮,在跟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那调皮的小露珠吧!”这些童话般的语言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童话般的世界,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语文课堂的“儿童味”也就很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二、站稳儿童立场,遵循儿童认知心理,这是彰显“儿童味”的保障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从知识、文化、能力、个性、人格等多个方面,审视儿童当前身心发展状态以及未来成长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顺势而为,选择适切、适度的内容,精心搭配“精神营养套餐”,不要盲目地将许多成人化的“好东西”塞给儿童。这是彰显“儿童味”的保障。

(一)尊重儿童的心理感受

儿童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积极向上,但与成人相比,他们的内心还是显得十分的稚嫩和脆弱。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就会摔碎,就不复存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真实的心理感受,暂时不要让学生承受那种与他们的心里承受力不太相符的事物。

如《月光启蒙》一课,作者孙友田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以及美好的童年生活。可以说,这篇文章离儿童的生活还是比较近的,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母亲,都与自己的母亲有着美好的故事,在读中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自己母亲的距离。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却让我们的部分教师破坏了。有些教师喜欢把孙友田所写的母亲最后的样子(患老年痴呆)的文字展示出来给学生读,甚至把那张母亲的图片展示出来。这一下,学生受不了了,反差太大了,自己这么年轻、这么美丽、这么亲切、这么富有智慧的母亲,最终竟然变成那个样子!孙友田作为一个成人,他这么写是有道理的,她是在怀念自己的母亲。但我们在教学时可不能这么解读,我们只能选择,只能“截取”,我们要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要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

儿童有儿童的情怀,儿童的感动。他们是带着天真烂漫,带着懵懵懂懂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只有我们给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以下蹲的姿态来拥抱儿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站在儿童立场来目视前方。

(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一般而言,成人阅读作品,往往特别关注言外之意,对隐藏在文字背面的含义开掘较深,有时候还将文本意义上升到文化层面和哲学层面加以认识和思考。这样的解读,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不能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儿童就是儿童,他们与成人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对社会的认识也与成人不一样,同样对文本的解读也有与成人不一样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出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解读。

如,人教版《去年的树》一课,写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在将要飞回南方时,他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鸟儿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对这样的文本,大部分教师做得是非常好的,他们帮助学生读出了“友谊”,读出了“守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这样的解读,符合学生的实际,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也能读出“环保”,谴责那些乱砍滥伐的人;我们还能读出“大材小用”,这么一棵大树,竟然做成那么微不足道的“火柴”,实在可惜。对于这些,如果你硬是要塞给学生,他们也是能够接受的,但这是四年级的孩子能够读出的吗?

(三)体现儿童的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的儿童味,要充分体现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关键是独立地阅读和言说。现在我们课堂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在阅读和言说这两个环节或其中一个环节做得不够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强调“儿童味”,就是强调儿童的主体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回答问题的踊跃,并不必然意味着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或是学生想要回答的。就算课堂讨论足够热烈,也并不意味着话题和节奏是由学生自己掌控的。许多时候,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基本上是“奉旨行为”,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被动学习。一旦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有效落实,语文课堂的“儿童味”也就冲淡了许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堂的“儿童味”,就是指课堂教学中要坚守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核心价值,追求简约有效,努力减少教学资源的过度开发、教师解读的过度深入、教学媒体的过度运用和单项信息的过度排放。过犹不及,由此带来的形式主义和好高骛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破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态平衡。李希贵认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教师展示自我的地方。”因此要体现语文课堂的“儿童味”,就要减少讲和听,增加读、说和写。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从来不提问的学生不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学生。因此,充满“儿童味”的课堂,应该将儿童的学习困境和问题作为其学习的起点,确立儿童学习的自主意识,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自己手中得到解决。

三、激发儿童情趣,张扬学生个性,这是彰显“儿童味”的关键

李镇西说:“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们有了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对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有趣体现的是“儿童味”,有效体现的是“语文味”。基于“儿童味”的语文课,教师要细心体会、琢磨,体察童心、童真、童趣,努力让课堂好玩些,让孩子们感觉阅读和写作仿佛在玩、在游戏。这是实现“儿童味”的关键。

(一)从教材中挖掘儿童情趣

从教材中挖掘童趣,就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所谓“有创意”,不仅指对语文内容的品读理解有创意,还包括解读的角度和方法有创意。求新求变本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好的创意解读往往成为激发儿童情趣的催化剂。

比如,苏教版的《三打白骨精》是根据《西游记》的有关回目改写的一篇课文。文章是怎样描写白骨精诡计多端的呢?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我们会抓住三次“骗”进行研究分析,但这种解读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换个角度,从“白骨精用了哪些奸计骗唐僧的”这个问题切入进行文本解读,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那白骨精到底用了哪些计呢?一是“美人计”,变作美貌村姑诱惑唐僧师徒;二是苦肉计,前两次被打,都惨不忍睹地“死”了;三是离间计,利用唐僧的弱点,挑拨他们的师徒关系;四是连环计,从女儿变到老太婆,再变到老翁,一条线下来,不由得唐僧不信。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和言语实践中循着这样的思路去学习和感悟,语文课堂的儿童味一定会浓厚不少。

(二)从游戏中演绎儿童情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工作。富有儿童味的语文课堂,提倡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纳入童年生活,纳入课程,通过游戏活动丰富孩子的童年体验,为孩子一生存储最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体验性语文资源。尊重儿童生命的天性,让儿童学习和运用言语的活动,成为一种充满欢欣和喜悦的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动,成为童年生命的舒张,使儿童感觉真正生活在“童年”里。

当然,课堂中游戏活动的选用,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保证绝大多数儿童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展儿童言语实践活动的领域和形式;否则,就有闹剧之嫌。例如,一位教师设计的《小小的船》一课(苏教版第二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把唱歌、游戏、表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如配乐唱儿歌《小小的船》;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做两遍;以游戏的方式朗读课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些活动如果运用到中高年级课堂则不太自然。中高年级的儿童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课堂教学要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使儿童通过主动探究和合作竞争等来完成学习任务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从生活中引入儿童情趣

陶行知先生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石榴》这篇课文时,正好校园中有两棵石榴树,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石榴,很是惹人喜爱。有位教师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到石榴树前教这节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教师还摘下几颗石榴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品尝,发表自己对作者描写石榴的看法。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同样以《石榴》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写呢?”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发现作者把一棵小小的石榴树写得如此生动形象,靠的就是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又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教师就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植物,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从孩子们上交的习作中,教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基于儿童视角、站稳儿童立场、激发儿童情趣,都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儿童情怀,为了儿童,立足儿童,适合儿童。唯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弥漫起浓浓的“儿童味”。

[1] 谢治国等.小学“三味”语文教学大家谈[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14(5).

[2] 瞿德泉.选择性解读:语文课堂“儿童味”的真正体现[J].新课程导学,2012(10).

[3] 刘付华.让儿童味回归小学语文课堂[J].新课程,2011(1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儿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