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至刚,至精至微

2015-03-01 21:17郭跃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张华张老师理论

◎郭跃辉

至大至刚,至精至微

◎郭跃辉

品评1

在我看来,评价一节课既要“出乎其外”,又要“入乎其内”——既要将一节课置入整个语文教学的语境中进行宏观考查,也要深入一节课的内部,去探析其内在的逻辑与学理。本文试从这两个角度对张华老师的公开课《雅句生成的技术与运用》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宏观之考查

从宏观上看,这节课可以用孟子的“至大至刚”四个字来概括,具体说来,有如下四个表现:

1.在一个以“文化”“素养”“人文”“情感”为主的语文语境中,谈论技术是需要勇气的。说语文学习需要知识积累,我们不会有异议;说语文学习需要文化素养,我们也不会有异议,但如果说语文学习或作文训练需要技术,估计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中国自古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技”的说法,传统语境崇尚“道”而贬抑“技”,在古人看来,技术是微末小道,是不值一提的,只有把握技术背后的“道”才是正宗。但实际上,把握“道”谈何容易,老子不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华老师2014年的公开课《深刻句子的语言技术》和2015年的《雅句生成的技术与运用》,都是希望从“技术”角度破解语言应用之谜,进而形成写作语言的基本原理与语言技术的开发原理。因此,我首先要为张华教研员的“技术语文”点赞!

2.张华老师的这节课正是他最近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将学术研究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这种行为、这种精神,值得钦佩。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我们都非常注重阅读教学研究,但是对写作教学研究,则处于停滞状态。近20年来,关于写作的技巧、方法、策略等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但真正的写作教学却不能让人满意。我国第一位语文教育学博士王荣生教授曾经说:“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张华老师作为中山市高中语文的教育研究员,在此种背景下提出“语言技术”的概念,我们今天听到的课,也正是他在“语言技术”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也期待未来,张老师为我们带来更精彩的语言技术研究的公开课。

3.写作教学需要我们在思维技术与语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长期以来,中学的写作教学主要集中在文体分类、阶段分步及文章的立意与主旨方面,在语言表达层面,则仅限于一般性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语言教学研究,只停留在语法知识转移的静态层面,而缺乏动态的语言应用操作技术研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要求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跟学生讲何为本体,何为喻体,学生也能明白比喻的作用,也能分辨出什么是好的比喻句,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如何才能写出一个优秀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喻句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华老师的公开课《深刻句子的语言技术》和2015年的《雅句生成的技术与运用》,就是一个开先河、填空白之举。

4.张华老师的课充满了机智与幽默,充满了才华与激情。我一边听也在一边想,像这样的课,我们听得爽,听得过瘾,但真正模仿却是很难的,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我们也不一定能达到张老师的课堂效果。因此,一个好句子是有技术的,一篇好文章也是有技术的,一节好课自然也是有技术的。

二、微观之研究

从微观层面上看,张老师的这节课又可以用“至精至微”四个字来概括。总结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1.这节课既带有空间意义的“板块组合”的特点,也带有时间意义的“阶段推进”的特点。对于“雅句生成”这个教学内容,张老师是从“造境技术”和“凑句技术”两个角度展开,当然,张老师准备了三个角度,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给学生分享其中的两个。而这两个角度呈现并列关系,任何一种技术都是独立的、完整的教学板块,这种并列关系的组合,大大丰富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角度讲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无非就是多给学生一些训练的时间,但讲两个角度,课堂容量就增加了。学生缺乏的并不是训练的时间,而是思维的启迪,是技术的指引,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再去认真揣摩不断训练,才会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因此,这种取舍是非常恰当的。

对于每一种技术而言,张老师遵循时间流程推进的教学规律,即有理论、有分析、有例子、有总结、有训练,这些步骤是环环相扣的。开门见山,点出理论,学生会有一个主观的印象;解释理论,学生才会明白其来龙去脉;举例分析,学生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理论的原理,并且尝试去分析训练;总结步骤,则是让学生直接掌握核心技术;而训练,则是对理论的实践,而课后的反复训练,则是掌握这门技术的最后推动力。这其实就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仔细想想,一节数学课,课堂流程是否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技术传播的最直接途径。

2.这节课实现了理论的指导性与方法的实践性的完美结合。句子典雅,这似乎是一个知识积累问题,是一个文学素养问题,但是张华老师却认为:雅是装出来,而雅句自然也是造出来的。这句话就是一个带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性的论断,它至少告诉我们:谁都可以写出雅句,谁都可以创作雅句。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会去思考下一步的问题,即雅句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这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下一个讨论环节,即雅句生成的技术问题。

奠定了这个理论基础之后,张华老师才提出了两种具体可行的操作技术,即造境技术与凑句技术。而每一种技术又各有其原理,例如运用自然或人化自然等词语元素,就能制造出富有雅意的语言效果,其理论基础是:自然是雅的。理论中的“运用自然或人化自然等词语”则是一个明确的方法指引。也就是说,只要在句子中运用了自然或人化自然的词语,句子才会产生富有雅意的效果。接下来,如何运用自然或人化自然的词语呢?这就又有四个步骤:一是选景,选择古诗词的经典意象;二是着色,将情感附着在选定的词语上,例如“凄风苦雨”,“风”和“雨”就带有人的特点;三是组句,即将着色好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成的句子;四是调适,即进一步润色。这四个步骤又是对上一个层面的技术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在理论确定之后,技术分析是层层深入的,从具体走向进一步具体,从实践、操作走向进一步的实践、操作。

3.张华老师的课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为指导者,这无疑是一种矫枉过正。“满堂灌”自有其不合理之处,但整节课的讨论与自主研究式学习,我认为也是偏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能互相弱化的。一节课,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或者说只有学案的指导,其效率是低下的;一节课,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或者说只是被动地学习,其效率亦是低下的。师生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听这节课我们可以发现,张老师始终是课堂的“总舵主”,整节课就是按照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的,他对雅句的运用技术的研究,成为整个课堂的主要动力;他对各个环节与板块的推进与掌握,成为整个课堂的主要脉络。而学生也并非机械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在获得了理论的指导性与方法的实践性之后,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理论运用中来,运用自己刚刚学到的理论,来更新自己的认识,用实践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这不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路径吗?

当然,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个人认为,张老师这节课并非完美无缺。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听了这节课之后,自己的写作水平会不会在原有基础上略有提高?如果学生听完了这节课,以后还是像以前那样写文章,那这节课的意义何在呢?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进、跟踪训练,这节课很有可能就是“过眼烟云”。如果继续跟进学生的训练,确实值得思考。其次,张老师的技术指导是有针对性的,但是在具体的环节上,是否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可能?例如“选景”,难道只是从头脑的记忆库里选择某些词语吗?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任何古典诗词的修养,他是不是就写不出一个雅句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选景”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知识与素养的问题。再比如“着色”与“组句”,究竟应该如何着色,又如何将散乱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成的句子呢?这些或许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问题。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528400)

猜你喜欢
张华张老师理论
冬天的风在说什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白衣天使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张老师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