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含量的比较研究

2015-03-02 15:12张丽平
中国药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光度法分光容量瓶

吴 诚,曹 淼,张丽平,马 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88)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含量的比较研究

吴 诚,曹 淼,张丽平,马 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88)

目的建立测定呋喃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进行比较。方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25%三乙胺缓冲液 -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 1 mL/min,检测波长为 365 nm;UV法检测波长为375 nm。结果HPLC法测得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90.21%,90.73%,89.75%;UV法测得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95.72%,94.09%,94.73%。结论UV法比HPLC法测定样品的含量稍高,但HPLC法更适合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含量测定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呋喃西林;含量测定

呋喃西林溶液为局部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对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多用于冲洗腔道、膀胱和湿敷患处,以及滴耳、滴鼻、洗眼等。目前,该院制剂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均较差,效期较短,故只能作为医院制剂使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1]中,呋喃西林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精密度较好,但因呋喃西林化学稳定性较差,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较易降解,而该方法不能排除其降解产物的干扰,故准确度较差。本研究中参照美国药典USP3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日本岛津公司),包括DGU-20A3型脱气机器,LC-20AT型溶液输送泵,SIL-20A型自动进样器,CTO-20A型柱温箱,SPD-20A型紫外检测器及 LC Solution色谱工作站;Agilent TC-C18色谱柱(安捷伦公司);呋喃西林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 101167-2010001,含量为99.4%);三乙胺溶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406)、二甲基甲酰胺(北京化工厂,批号为20110114)、磷酸(北京化工厂,批号为20130710)、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乙腈为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25%三乙胺缓冲液-乙腈(85∶15);检测波长:365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30℃。

2.2 溶液制备

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批号为130320409)0.5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入0.02 mL二甲基甲酰胺和2.5 mL乙醇,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未处理的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

2.3 阴性干扰试验

量取0.2 mL二甲基甲酰胺和25 mL乙醇,置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得空白基质溶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1。结果表明,基质对呋喃西林测定无干扰。

图1 干扰试验高效液相色谱图

2.4 破坏试验

高温破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 3 mL,置5 mL安瓿中,铝盖封口,121℃热压灭菌锅中放置30 min,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 A。

酸破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 A 3 mL,置5 mL安瓿中,加入1 mol/L盐酸调 pH至 1.0,放置1 h,加入 1 mol/L氢氧化钠调pH至7.0,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 B。

碱破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 A 3 mL,置5 mL安瓿中,加入0.1 mol/L氢氧化钠调 pH至 9.0,放置10 min,加入 0.1 mol/L盐酸调pH至7.0,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 C。

氧化破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 3 mL,置5 mL安瓿中,加入3%过氧化氢浓溶液1 mL,放置2 h,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 D。

光照破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 A 3 mL,置5 mL安瓿中,置4 000 lx强光下照射2 h,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 E。

图2 破坏试验高效液相色谱图

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呋喃西林对照品 49.96 mg(纯度为 99.4%),置5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用乙醇稀释混匀定容,得呋喃西林贮备液,取10 mL,加入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混匀定容。分别取稀释后的溶液6,8,10,12,14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含15 mL乙醇,用蒸馏水稀释混匀,得质量浓度分别为 5.96,7.95,9.93,11.92,13.90 μg/mL的溶液。量取各溶液1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质量浓度(C)为横纵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46 439 X+370.57,R2=0.999 9(n=5)。结果表明,溶液质量浓度在 5.96~13.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取 10 mL呋喃西林贮备液,置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混匀,定容。分别取稀释后的溶液8,10,12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含15 mL乙醇,用蒸馏水稀释混匀,得质量浓度分别为7.95,9.93,11.92 μg/mL的溶液。每个浓度均制备 5个样本,均测定3 d,计算日内、日间精密度,并根据标准方程计算准确度。结果呋喃西林溶液日内精密度的 RSD<0.5%(n=5),日间精密度的 RSD<1%(n=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7 回收率试验

呋喃西林外用溶液处方中只有呋喃西林和水,无其他辅料,但对照品溶液制备时加入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因此考察了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是否对呋喃西林的检测有干扰。分别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 4,5,6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0.2 mL二甲基甲酰胺和25 mL乙醇,用水稀释定容,平行制备3份。另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A 4,5,6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直接用水稀释定容,平行制备 3份。量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3批样品回收率测定结果(n=9)

2.8 对照品溶液室温放置稳定性试验

取10 mL呋喃西林贮备液,置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混匀定容。分别取稀释后的溶液 8,10,12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含15 mL乙醇,用蒸馏水稀释混匀,得质量浓度分别为7.95,9.93,11.92 μg/mL的溶液。将上述溶液放入进样托盘0,2,4,6,8,10,24 h后测定,考察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呋喃西林对照品溶液常温下较稳定,室温放置24 h,其 RSD<0.5%(n=9)。

2.9 耐用性试验

将供试品溶液按拟订条件进样分析,进样量为10 μL,记录色谱图呋喃西林主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塔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等有关信息。结果在柱温、流速、有机相-水相比例发生较小变动时,塔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均符合检测要求,其中,在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有机相比例为15%条件下的色谱图即为系统适用性结果,各条件下色谱参数的比较即为耐用性结果。说明该方法耐用性较好。

2.10 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5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共检测3个批号的呋喃西林外用溶液(北京军区总医院,批号分别为2013081321,20130918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批号为130602409),每个批号制备3个样品。取线性关系考察项下配制的9.93 μg/mL呋喃西林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量取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2种方法呋喃西林溶液含量测定结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精密量取呋喃西林外用溶液3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共检测3个批号的呋喃西林外用溶液,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项下方法,每个批号制备3个样品。在37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6H6N4O4的吸光系数( )为790计算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结果见表2。可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含量明显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

3 讨论

根据美国药典USP35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本研究中建立了测定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呋喃西林含量测定使用了三元流动相,即水∶乙腈∶10%(V/V)三乙胺缓冲液=790∶200∶10,而国内很多高效液相色谱仪均为二元泵,因此文中根据三乙胺的用量对该方法进行了换算,并根据呋喃西林和有关物质的分离度对有机相和水相比例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流动相条件为0.125%三乙胺缓冲液∶乙腈=85∶15。

本研究中通过平行比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个批号的呋喃西林溶液。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含量结果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低。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是USP35采用的法定方法,且USP35注解中也说明呋喃西林对光和热均不稳定,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不能实现呋喃西林和降解产物的有效分离,故认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偏高。本试验中检测的3个批号的呋喃西林溶液,经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含量,虽均为合格产品,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均已接近合格产品含量范围的下限(表示含量的90%),在生产中应引起关注。因此也有必要对目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及其他相关的呋喃西林溶液质量标准进行修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替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1]杜占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0.

Comparison Research of HPLC and UV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itrofurazone Content

Wu Cheng,Cao Miao,Zhang Liping,Ma 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Artillery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China 100088)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nitrofurazone content an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ultraviolet(UV)method.Methods With octadecylsilane chemically bonded silica as the filler,0.125% triethylamine buffer solution-acetonitrile solution(85∶15)was used as the mobile phase.The flow rate was 1 mL/min and the wavelength of detection was 375nm by the UV method.Results The nitrofurazone contents of three nitrofurazone solution samples determined by the HPLC method were 90.21%,90.73% and 89.75% of the labeled amount,while those determined by the UV method were 95.72%,94.09% and 94.73% of the labeled amount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determined content of nitrofurazone solution samples by the UV method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determined by the HPLC method,but the HPLC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as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he nitrofurazone solution.

HPLC;UV;nitrofurazone;content determination

吴诚,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新制剂研发,(电子信箱)wucheng19799@126.com;马萍,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新制剂研发及药物临床,本文通讯作者,(电子信箱)maping691009@126.com。

2014-06-14)

2013年军队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科研专项课题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ZJZ22。

R927.2;R979.7

A

1006-4931(2015)04-0034-03

猜你喜欢
光度法分光容量瓶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炸药中TNT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