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注射剂271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2015-03-02 15:12杨君燕季丽杭
中国药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注射剂中成药制剂

杨君燕,季丽杭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中成药注射剂271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杨君燕,季丽杭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分析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271例,并分析其关联性和临床表现。结果中成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发热、寒战等为主;其中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是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主要以老年人居多。结论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应谨慎使用,以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中成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中成药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加,影响患者的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何正确对待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笔者根据收集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查阅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所有不良反应案例,对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中成药注射剂 ADR的特点。共收集中成药注射剂的ADR 271例。分别从 ADR关联性、发生情况、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ADR的关联性评价:按照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1]的评价标准,对271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关联性评级,结果肯定7例(2.58%),很可能166例(61.25%),可能87例(32.10%),待评价6例(2.21%),可能无关4例(1.48%),无法评价1例(0.37%)。

ADR的发生情况: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上报药物ADR 989例,其中中成药注射剂发生ADR共271例,占全部ADR的27.40%,其中一般 ADR 228例(84.13%),严重 ADR 43例(15.87%)。

人口统计学特点:本次调查的ADR中,男126例(46.49%),女145例(5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小1岁,最大90岁。271例病例中,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58.30%。ADR病例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ADR性别和年龄分布

ADR类型及临床表现:ADR的表现和损害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排名前5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有关资料相近[2];根据患者发生的最主要症状,将271例ADR统计为几种表现类型,其中以皮疹、瘙痒、红斑等皮肤过敏反应为最常见,共139例(51.29%),恶心、呕吐等症状也为常见表现,共72例(26.57%),且出现了一些少见的ADR表现。同时,胸闷、休克、左心衰竭、急性肾衰竭等严重 ADR也占一定比例。中成药注射剂发生ADR的类型及临床表现见表2。

表2 ADR涉及系统及临床表现(n=271)

引发ADR的中成药注射剂:在271例发生ADR的前10位中成药注射剂中,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液是发生ADR最多的,共63例(占23.25%);其次为参麦注射液,44例(占16.24%)。见表3。

表3 引发ADR前10位中成药注射剂

2.2 分析

ADR的高发群体:据统计结果,中成药的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58.30%,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用药较多,有80%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退化,各系统对多数药物敏感性增高,易出现变态反应。有研究认为,老年人的ADR发生率是中青年的2.5倍;药物联用也是老年人的 ADR易发因素[3]。所以老年人用药应该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尽量减少联合用药,有效降低ADR发生率。另外,女性ADR发生率相对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状况有别于男性,以及女性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较差。

中成药注射剂ADR表现多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成药注射剂 ADR的表现多样,涉及皮肤、呼吸、消化、神经等各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症状最多,过敏反应是我院中成药注射剂ADR的主要临床表现。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它是指机体对某些特定的抗原物质所发生的剧烈的特异反应。中成药制剂过敏反应发生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组成成分复杂,其含有蛋白、淀粉、鞣酸、色素、树脂、挥发油等半抗原,一旦入血,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该抗原即发生过敏反应。另外,制剂工艺不规范导致质量不稳定,加入助溶剂、增溶剂等添加剂,这些都是产生致敏物质的重要因素[4]。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也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合理使用中成药制剂: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使用广泛,由于其成分复杂,且有效成分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分子物质,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容易引起变态反应。中成药进入体内后,在生物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十分复杂,对中成药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某些中间代谢产物的研究远远不够深入,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有些中成药制剂工艺不够合理,质量控制标准不严,这些都是引起ADR的危险因素[5]。

3 结语

中成药制剂ADR原因复杂,既有药物自身因素,也有临床使用因素。中成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剂进入市场后,必须继续跟踪与再评价,及时修正与完善药品使用说明书,必须详细列出使用该药品可能发生的所有 ADR。同时,也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提高监测水平,使临床应用更规范、合理、安全。

[1]黄培良,陈 ,陈贤伟.31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8):49-53.

[2]金晓琨,修赤英,赵环宇,等.我院2005年2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5):378.

[3]谢惠民.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3-859.

[4]高志瑞,韩 冬,徐 峰,等.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J].中国新医药,2003,2(7):62.

[5]张 冰,徐 刚.中成药药源性疾病学[M].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1.

R288;R286

A

1006-4931(2015)04-0061-02

2013-08-02;

2014-06-20)

猜你喜欢
注射剂中成药制剂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某院门诊注射剂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