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三个维度

2015-03-02 05:03冯媛媛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哲学

冯媛媛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三个维度

冯媛媛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无论从哲学的维度还是现实的维度都具有一定必然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不仅能够克服单一主体性的缺陷,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模式、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世界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休闲范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本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三个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指“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1]34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超越单一主体论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为此,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其价值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我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既能克服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又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体系,从而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巨大的活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必然性维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深层的哲学依据和重要的现实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所独有的重要的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当代语境下要实现主体间性转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发展面临着深刻的主体性哲学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主体性哲学危机背后的主体性现实困境。

(一)主体性哲学危机

哲学是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人类的各种思想活动提供一种逻辑体系和思维范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所独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活动,也受到一定哲学思想、哲学观念的影响。

主体性哲学是指人们运用自身的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其特点是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表现。主体及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和确立是近代哲学发展的产物,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意识开始,就将人类主体与客观世界尖锐地对立起来,康德的“人向自然立法”,更是将主体性推崇到一个更加绝对的地位上来。“从笛卡尔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开始,经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到康德,是个探讨主体和客体联系的过程,也是人类主体性得以不断张扬的过程。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乃是主体张扬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227。“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范式的确立,使人类开始重视自身的力量,崇尚个性的张扬。然而,由于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异化,在主客二分哲学范式的影响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改造,忽略了作为客体存在物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导致当前人类面临各种主体性危机。“单一主体论”的存在一方面恶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导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危机,使社会关系冷漠、人情淡化。

主体性哲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主体性异化发展,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单一的“主体—客体”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二)主体性现实困境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主体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规律的把握上,乃至教学实践的应用上,普遍建构起来的都是一套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单一主体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育者为中心,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教育者掌握着完全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力,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则被完全忽略,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灌输地位,其自觉性和能动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被彻底遮蔽。这种单一主体化的教学模式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长期以来必然削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4。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所施加的政治教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世界,忽略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流于形式的教育者的自说自话。教育双方的非对等关系,教育内容的实际价值,致使“学生的学习就是总结、验证已经被系统化编纂的现成的分科知识, 而无须体验与创造”[4]65-68。缺乏身心体验与创造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很难唤醒和挖掘学生精神世界的主体意识,必然造成与生活世界的疏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难以保障。

第三,教学方法说教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方法理应与时俱进。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没有获得突破性发展,在思想解放、个性突出、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主体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是却容易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民主教学课堂氛围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最终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行不能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体性哲学危机以及现实困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现一种主体间性的转向,以实现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修正。主体间性,又被称为交互主体性,它是由“主体—客体”二分存在的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主体—主体”或者“主体—客体—主体”存在的哲学范式的交互转向,它是对单一主体性的一种发展和超越,旨在挽救与重构人的主体性,是为应对主体性危机而诞生的哲学理论。主体间性是不同主体间的内在规定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具有主体间性”[5]75-78。主体间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自我”和“他我”平等地共存于一个世界,“主体性意味着自我,是与个体主义自私自利相互联系的,而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同时包含有集体主义、互助互利之意”[1]352。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对主体性的一种超越和扬弃,因此“被学界称为是‘消除现代主体性’困惑与局限的‘一把颇能奏效的手术刀’”[7]。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价值维度

(一)克服单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相互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6]35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强调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由二元对立走向二元统一,由单一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走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共存模式,即从“独存”的理想世界走向“共生”的现实世界。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存在物,不再被当成单向知识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和教育者交往互动的平等地位,并转化为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的人,从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存在主体,最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教育者单向的主体性活动变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的主体间性交往活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都作为平等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着,二者之间不仅是“授—受”的关系,更是一种心智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通过角色的互换以及主体功能的发挥,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应有的关爱。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有效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层哲学意义的问题。恩格斯从人类开化的角度阐释了如何把握实践活动中的本质性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影响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所谓“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就其实质而言,是体现于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属性问题”[7]515。此外,“作为一种价值属性的体现,有效性所指的是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相应特性,且这种特性又是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与相应价值主体构成的价值关系,即对应于主体所需要的满足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8]15-16。近年来,主体间性这样一个哲学命题被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填补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空白,而且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为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困境提供了一种哲学范式和理论指导,不仅能够同时满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价值需求,而且有利于优化和升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一面。

(三)实现教育主体自由全面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能够深刻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教育必须能够使人们充满智慧和理性地参与生活”[9]30,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和塑造完整的个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还要以实现教育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种严肃的政治活动而存在的,主要是通过言传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者被放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上,对受教育者持俯视的态度,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不仅有利于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危机,克服人类的主体性异化,消除主体的权威性、霸权性和简单性,而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既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生命本然的要求,更是对‘监禁’在主体性中的异化生命的解放。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类之间的真正统一”[10],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路径维度

(一)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模式

单一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反映出来的是教学价值观念和教育模式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化,首先应该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价值观念,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模式。

首先,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教育文化背景,因此,在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代际差异,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些差异,并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教育者应该理解、包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一些新颖独特却不够成熟的行为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受教育者应当尊师重道,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理解、包容的基础上报以欣赏和赞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转换。

其次,要以互动交往为关键。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是抽象存在的;交往则具有哲学实践论的意义,是具体存在的。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和扬弃,并不能自发地完成和实现,必须突破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交往互动为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互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生成主体间性。交往互动是实现主体间性的根本路径和理想模式。因为只有在交往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关系才能变为平等与对话的关系,才能彼此承认和接纳。只有交往才能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走向对话和沟通,进而形成一定的交往机制和规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最后,要以实践活动为承载。丰富的实践活动,既能够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空洞的理论教育和泛化的说教,又能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主体化的现状。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升华,是扭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主体性的缺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重要路径。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寓教于实践,让学生在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对文化知识的向往以及道德品质的回归。

(二)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才能获得新生力量和发展前景,成为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要实现其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同样也要回归生活世界。让思想政治教育从“高高在上”的位置回归到现实,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寻找到一种默契和归依,获得一种理解和包容,或将成为扭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危机、实现主体间性转向的现实路径。只有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获得更加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和提升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实现由抽象走向具体,必须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认清生活世界中的主体责任,规范主体行为,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觉地回归生活世界、参与社会实践,明晰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主体角色。从课堂学习到生活实践的转化,既是感悟、生成和发展思想品德的重要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功能得以真正诠释和展现的过程,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必然选择。

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热点话题,引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心灵上的共鸣以及二者角色、地位的互换,进而实现主体间性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育要紧贴实际生活,将一切生活元素和生活主题都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背景。相比于单调、死板、教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元、现实的生活世界活动,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加速生成。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休闲范式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休闲范式,主要是指以休闲实践教育活动为核心的交往式休闲活动,如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馆、毛主席像章纪念馆,举办红歌大赛以及红色知识竞赛等,在丰富的休闲实践教育活动中,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了解和信任的机会,从而使二者实现平等的沟通和对话。

首先,交往式休闲活动价值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还关乎学生内在潜质的挖掘以及完整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强调学生在完善自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想品德基础之上的自我实现能力,而这些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交往式休闲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要发挥交往式休闲活动对扭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危机的功能和作用,首要的是从思想和认识层面认同交往式休闲活动的作用,抑或培养起一种精神和情结。休闲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意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休闲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修养。

其次,交往式休闲环境的创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的必要条件。交往式休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休闲文化的养成。所谓休闲文化的养成,具体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切实加强自身的休闲文化修养,树立休闲文化价值观念,并善于将这种休闲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卓越品质,通过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自觉地构建一种“意义的世界”与“符号的系统”,并用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依靠文化人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此外,交往式休闲环境的创建还包括设立大学生红色社团联盟、进行红色知识大赛以及红歌比赛等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化活动。

最后,交往式休闲资质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内部条件。交往资质是哈贝马斯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个体在交往互动中所形成的素质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式休闲资质的培养,要求教育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根据自己的教学,仔细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对教学进行选择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个性化和艺术化的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和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11]96。优秀而卓越的教师,不应该在其讲台上挥舞着大棒,炫耀着权力,展现自己蛮横和专制的一面,而是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在竭力表现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力以及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充分展示自身的教学艺术和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式休闲资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主体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休闲活动技能,切实扮演好休闲活动的主体性角色、发挥好主体性价值。

[1]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卢 风.人类的精神家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张筱良.从知识范型到生存范型——现代教师教育主体性转换的生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5-68.

[5] 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75-78.

[6] 吴海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综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1-7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 [美]查尔斯·K·布赖特比尔,托尼·A·莫布莱.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0] 胡惠庆,杜庆华,徐爱玉.论教师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J].教育探索,2005,(4):71-72.

[11] 闫 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蔡宇宏)

On Three Inter-subjectivity Dimension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urns

FENG Yuanyuan

(Department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Weihai 264209, China)

Because the subjectivity philosophy moves to the evening and it is also the dilemma of subjectivity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urn to inter-subjectivity. There is a certain necessity no matter in the philosophy or reality dimension. Whe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urn to inter-subjectivity, firstly, it can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single subjectivity; secondly, it is conduct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argeted of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rdly, it can realiz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double main body education. The basic ro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is to reshape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return to the living world and build a leisure contact paradigm.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three dimensions

2014-10-26;收修日期:2014-12-27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4CKSJ10)

冯媛媛(1987-),女,满族,河北雄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3-0964(2015)02-0096-05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哲学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菱的哲学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