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符号中感知为人处世之道

2015-03-02 11:09陈从志
关键词:解读做人符号

陈从志

(河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河南 郑州 450001)



从汉字符号中感知为人处世之道

陈从志

(河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世间万象和人生百态。如何为人处世,处理好人际关系,适应社会需要,不仅事关个人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而且关乎社会秩序、时代文明和民族进步。解读汉字,可从中感知社会成员在为人处世方面应有的素质、规范和责任,对提升个人修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汉字;符号;解读;做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不得不面对世间万象和人生百态。如何为人处世,进而处理好人际关系、适应社会需要,不仅事关个人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而且关乎社会秩序、时代文明和民族进步。然而,现实社会中常常有人因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而苦恼和惆怅,发出“人皮难披”、“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为人处世之道在维护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人际和谐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载体的汉字,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古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为炎黄子孙提升个人修养、练达为人处世提供了借鉴。通过解读汉字,以资人们更好地做事、做人、修身、立品,创造美好生活,享受幸福人生,推进社会文明。

1达“礼”——规范自身行为

知书达礼,指有文化、懂礼貌、有教养。教养与礼仪早已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荀子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都告诉我们礼仪是社会关系的枢纽,是人成就事业、服务社会的基本条件。然而“礼”究竟有何内涵和外延,从其结构上进行解读,便可知其一二。

由此得知,在上古时期,送礼是一种公开之举。送礼的击鼓喧腾,以及送礼、回礼及其他规矩,即“礼仪、礼节”之意。又指包含当时的等级制度以及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在内的社会礼俗。引申指以礼待人,敬重对方,如《礼记·月令》:“聘名士,礼贤者。”现今的双音词则有“礼貌、礼遇、敬礼、有礼”,等等。

从中不难看出,“礼”字传达给我们四层意思:

一,礼由“心”生。“礼仪、礼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借鉴,得之于心志,融之于观念,并进而传承和发展。“礼”是需要通过有效的形式传达给对方的,言为心之声、行由心所驱,若心中无“礼”,何来“礼”的行动、“礼”的作为。

二,礼用“体”现。孔子说: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大意是说,君子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慢无礼;端正自己的神色态度,就可以使别人相信。这就告诉我们,“礼”需要通过我们的体态容貌来体现,衣帽不整、不修边幅、举止粗俗,何谈以礼待人。

三,礼以“言”表。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基本方式,谈话时注意言辞声调,就可以避免别人粗俗和错误的言论。所谓“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礼记·曲礼上》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讲究“礼仪”、“礼节”、“礼貌”的代表性言论。

四,礼贵在“行”。“礼”是要用行动来表达的,若胸中徒有“伦理道德”,口中空谈“礼让谦和”,却不能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到生活中,岂能为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古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乃一“礼”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为礼;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是伦理;为人、做事,讲伦理、按常理。总之,“礼”成为古代社会的礼俗法则,因此《礼》被作为五经之一。 “礼仪之邦”的赞誉,正是从讲究“礼仪”和“礼让”的文化传统中获得的。 “文明古国”的美名,既是讲中国古代有灿烂的文化,更强调中国是一个“隆礼重法”的国度。今天,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把“明礼”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至少在形式上,是综合、概括了过去的“礼”所涉及的“礼仪”、“礼让”和“文明”的含义。 “明礼”不仅要申明、倡明“礼”,而且要注重“礼”的实践。作为新时代青年,达“礼”,就是要以礼待人,尊重对方,讲文明,懂礼貌。

2尚“和”——融洽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字太重要了,经商——和气生财,居家——家和万事兴,做事——和合大顺,为人——和气致祥,邦交——和乐共荣……“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一个神韵独特的“和”字,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民族性情、文明传统浓缩为一个可感可知的符号,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传达和阐释一种美好的精神理念。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就要懂“和”、讲“和”、传承“和”、践行“和”。

“和”出亲和力。“和”的左边是“禾”,代表垂着头的禾谷。禾谷成熟之后因果实饱满沉重而弯腰低头,既代表收获,又代表谦逊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垂下头的禾谷经常被用来形容不忘本、态度谦逊的谦谦君子。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感恩的心理、谦和的态度。只要你和和气气、和蔼可亲,即使陌生的人也会很快与你拉近距离;只要你心存和善、敦伦守信、平等温和地对待旁人,就会“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只要你坦诚谦和、光明磊落,有过错不推诿,有成绩不骄矜,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信任和爱戴。

“和”出凝聚力。甲骨文、小篆的“和”字,左边为“龠”( yue),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形制如笛,有三孔、六孔、七孔几种,其中以三孔年代最为久远,在历代宫廷雅乐中应用颇广。中国古代宴席上演奏的乐器以丝竹为主,“龠”以陶土制成,用来调和六音,就是说在整个乐队中,它不显山漏水,却指挥着全局。“龠”有“品”和“侖”组成,“品”表示乐器的三个空,“侖”表示顺序。二者会意表示吹奏音乐要有一定的次序,不可以“乱弹琴”。 因此,郭沫若先生认为,“龠”的本意是以手调节音律使之和谐,这便是“和谐”之“和”。从中可知,应按照一定规律、规则调和人际关系,使之团结和谐,便可以让有限的力量无限扩大;可以让智慧积少成多,无限膨胀;可以让微薄的能量成倍增加,无限放大……。

“和”出领导力。“和”的楷书有“禾”有“口”,禾为谷物,意即粮食,口的主要功能是吃饭、说话,二者会意,说明“和”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要有饭吃,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其次要能说话,拥有基本的话语权,可以发表意见、表达诉求,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作为党的干部,就要把“和”的深刻内涵体现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之中,强化群众观点,充分发扬民主,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上,把听取意见、集中智慧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才有领导力和执行力。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以威震疆域、功高盖世而居功自傲,瞧不起以口舌之劳、“完璧归赵”而贵为丞相的蔺相如,妒火中烧,多有冒犯。后得知丞相以国事为重、谦和礼让、忍辱负重,深感愧疚,以“负荆请罪”,赢得了将相的精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将相和”成为千古绝唱,亘古至今,广为流传。

一个“和”字荏苒千年,一直与中华文明相伴,“和为贵”、“和谐观”的人文理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成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做到:身心“和”,通过感知生命,顺应身体的需要,掌控自己的心情,让生理与心理和谐,使自己的五脏六腑达到和合有序的状态。所谓“心和则百体皆和”。其次要家庭“和”。通过家庭成员的真诚相待、相互关爱,形成安定和睦、其乐融融的和谐状态,进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其三要与人和。以宽阔的胸怀,与人沟通、交流,坚持原则,独立思考,求大同、存小异,听得进各种意见,从而看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而不是靠盲目附和、人云亦云,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3笃“信”——待人诚实无欺

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阶段,人与人、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更频繁、更深入,诚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发生的“周老虎”事件,曹操墓之争、三鹿“毒奶粉”事件、肯德基“秒杀门”、蒙牛“诽谤门”、唐骏“学历门”,等等,诚信危机让国人堪忧,普及诚信理念时不我待。

《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传达两方面意思:一是说实话,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二是做实事,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如《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信其行”,以及守信、诚信、威信等词语,都表示“实做”之意。

“信”、“诚”连用最早见于《逸周书》:“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言己所思;“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践己所诺。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故事不胜枚举。《曾子之妻》的故事说,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等她回家,见曾子真要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父母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说完,就把那猪杀了。

在现代社会中,“信”之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人之本。“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言而有信”、“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成语,以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动显示了信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齐家之道。唐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若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交友之基。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

为政之法。《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民无信不立”。因此,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群众观点、“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经商之魂。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供需双方都期望对方信守合约,顺利实现各自的愿望。因此,诚信便成了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心灵良药。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

否则,若信任危机,彼此无信任感,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因此,在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社会美德。

4为“善”——乐于助难济困

对一个社会个体来说,行“善”太重要了。曾子的“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是说行善可以避祸;《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言行善必有回报;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明示行善应从小事做起;朱熹的“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强调行善才有人气、才有威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何为“善”?如何行善?“善”字结构之中自有答案。

无私给予。善字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较大变化,而“羊”为“善”字首始终未变,足见其作用之重要。羊,剪其毛,毫无抗拒,任人采剪;挤其乳,亦无抵抗之意,完全配合;死后,全身无一不献给人类。由此可以看出,善是无私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如果一种付出是为了实现某种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的付出就不能称之为善。正如列夫·托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故中国人喜欢羊,把羊视为吉祥和无私给予的典型代表,我们祖先把“羊”字作为善字重要组建,用心可谓良苦。

解读“善”字,可以看出,善的根基在心,通过言语和行动,即善言、善举来实现,结果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应该帮助的人和事。“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都有向善的追求,试观人一生所追求的,莫不希望是美好的、是向上的,故《大学》云:“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我们的祖先提倡修十善,可资借鉴:一曰不杀生而慈心于仁,二曰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三曰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四曰不忘语而诚实无欺,五曰不两舌而无争是非,六曰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七曰不绮言而言说有礼,八曰不悭贪而慈心施舍,九曰不嗔恚而慈仁积福,十曰不愚痴而多闻增智。如此这般,存善心、修善德、做善事,向着善的方向不断努力,就会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5重“友”——对人有情有义

友,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友、战友、网友、素友、闺友、文友、笔友、盟友、益友、诤友、挚友,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朋友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五种人伦关系之一,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季羡林为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题词“爱国、孝亲、尊师、重友”。然而如何择友、怎样交友应引以重视。

一个以友情为重的社会,是充满人间温暖的社会;一个“人情薄如纸,金钱重如山”的社会,是一个冷酷的社会。为人之友,就要讲人间友情,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就挺身而出,不讲条件,伸出援助之手,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给朋友带来温暖;当自己得到朋友的体恤时,应知恩图报做有情有义的人。朋友之间,不讲金钱,不讲权势,应讲真诚,讲帮助。让“友”字打开我们的心扉,伴我们理性择友、真诚交友、以德会友、用爱待友,在与朋友的互助互爱中享受人生的温馨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4-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1c_113711665.htm.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THE PERCEPTION OF PHILOSOPHY OF LIFE FROM THE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EN Cong-zhi

(Dept.ofPartyOrganization,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Man is the general ter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 and in daily life man has to face all kinds of things on earth as well as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What is philosophy of life, how to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what to do to meet social needs, this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personal happines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but also a matter of social order,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era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nation.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help us perceive norm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well as the proper manners and quality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should possess, which will enhanc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character; symbol; interpretation; philosoph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51(2015)02-0144-05

作者简介:陈从志(1965-),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4-03-10

猜你喜欢
解读做人符号
做人,不要做藤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变符号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做人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