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5-03-07 09:13石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尿肾小球红细胞

石磊

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石磊

目的通过对血尿进行检测,分析其在实验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8例血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体积及宽度进行检测,分析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3.3%,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血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实验室检查中,联合血尿检测,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研究并推广。

血尿;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价值

尿液是机体排泄体内代谢物与毒素的主要通道,正常尿液颜色为浅黄色,其红色为不正常尿液。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患者泌尿系统异常致其症状。血尿分别为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通过正确定位血尿,利于选择其他检测项目[1],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为了有效检测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更好康复,通过检测患者尿液有无红细胞,检测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及性质,对患者疾病诊断及实验室诊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以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血尿进行检测,其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血尿患者选自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就诊患者,男34例,女24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46.7±5.8)岁;患者参加研究之前,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伦理会审核并同意此次研究。58例患者分为3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及28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取58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SF-3000血液分析仪作为检测仪器,并取原装配套试剂。取患者2 h内10 ml中段尿,采用锥形管刻度,将采集尿液置入其中,以1500 r/min进行5 min离心,将上清液弃去,吸取10 µl红细胞层,添加到0.25 ml原装稀释液混合均匀,利用血液分析仪对尿红细胞形态、平均体积及体积分布宽度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两组数据处理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红细胞形态对比 3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3.3% (22/30);28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1% (2/2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1)。见表1。

2.2 血尿患者与对照组血液红细胞MCV及RDW对比 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液红细胞MCV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血液红细胞RDW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红细胞形态对比[n(%),n]

表2 血尿患者与对照组血液红细胞MCV及RDW对比 (±s,n)

表2 血尿患者与对照组血液红细胞MCV及RDW对比 (±s,n)

注:与非肾小球性组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1;cP>0.05

组别 例数 MCV(fl) MCV>76(fl) MCV<76(fl) RDW(%)肾小球性组 30 67.4±6.8ab 4 26 26.7±4.2ab非肾小球性组 28 88.5±11.4c 25 3 15.7±3.1对照组 58 91.6±7.5 58 0 14.3±3.4

3 讨论

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生成尿液,经过输尿管贮存于膀胱,并经过尿道将其排出,当经过的组织器官发生异常情况时发生出血,生成血尿。实施血尿实验室检查,对肾脏等重要器官及泌尿系统等疾病诊断起到积极有效的诊断价值,同时鉴别及诊断不同种类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炎及肾病等病情也起到一定诊断价值[2,3]。而临床导致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及多样性,而确定血尿情况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血尿红细胞形态进行对比,有效检测血尿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及血尿红细胞的分布宽度,以此明确血尿患者为肾小球性还是属于非肾小球性。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分布曲线进行描记,在红细胞平均体积不超过76 fL时,分布曲线为小细胞分布,肾小球基膜病变时,尿红细胞通过其间受到机械性切割、加压,且肾小管不同pH值、渗透压和代谢产物等因素影响,使红细胞体积外形和体积受到变化,并有大量畸形红细胞生成[4]。在本组研究中,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3.3%,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由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是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出血引起血尿,红细胞无需通过肾小球基膜,不会改变红细胞体积和形态,使畸形发生率明显降低。采用红细胞MCV及RDW检测,红细胞MCV可对红细胞大小指标进行检测,RDW可对红细胞异质性指标进行检测,联合红细胞MCV和RDW检测,能够明确红细胞大小及红细胞体积均一性,可明显提高患者诊断率。研究结果中肾小球性患者血液红细胞MCV小于非肾小球性患者血液红细胞MCV,而血液红细胞RDW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患者血液红细胞RDW。

综上所述,在实验室检查中,联合血尿检测,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研究并推广。

[1]周伟梁,曾凡杰,秦伟毅.血尿实验室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8):1831-1832.

[2]段兰,贺丽.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0(7):153-154.

[3]王全会,屈引婷.血尿中白细胞对尿红细胞 MCV 和直方图的影响.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2):57.

[4]马新英,王颖. 血尿的实验室检验及临床应用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87-27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51

2014-10-29]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血尿肾小球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