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015-03-07 08:51郭爱枫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水资源建议现状

郭爱枫

(朝阳市引白入朝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郭爱枫

(朝阳市引白入朝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朝阳市水资源形势以及现状水资源管理水平,朝阳市属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评价了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目前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予以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对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管理;问题;建议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东与本省阜新、锦州、葫芦岛相连,西与河北省平泉、宽城、青龙三县接壤,北与内蒙的赤峰、通辽两市为邻。东西宽约165 km,南北长约216 km。全市总土地面积1.97 万 km2。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沿海平原过度的阶梯地带,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递降,海拔高程在85~1 204 m。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全市多年平均气温8.3 ℃,其中北部(老哈河流域)5.5 ℃,中部(大凌河流域)8.7 ℃,南部8.9 ℃。

朝阳市属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摸清朝阳市水资源现状、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1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量

朝阳市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是199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9.34 亿 m3;2007年完成了水资源二次评价,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92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4.66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7.13 亿 m3,重复量为6.86 亿 m3,比1993年减少了22.8%。二次评价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45 m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0,属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1]。

1.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按三级区域划分,朝阳市辖区内共有四大流域,其空间分布特点如下:

1)大凌河流域朝阳市域内的面积为12803.3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5%,水资源总量98 902.8 万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66.3%,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为391 m3,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2%。

2)小凌河流域朝阳市域内面积为2034.0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3%,水资源总量23 185.7 万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15.5%,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为781 m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5.4%。

3)老哈河流域朝阳市域内面积为349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7.7%,水资源总量10538.2 万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1%,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为328 m3,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6.2%。

4)青龙河流域朝阳市域内面积为1366.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水资源总量16620.4 万 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11.1%,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为835 m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7.7%。

由此可见,水资源最贫乏的是耕地分布较多的老哈河流域;其次是城市和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凌河流域;再次是小凌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是青龙河流域,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1.3水资源的时间变化趋势

朝阳市分别在1993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其评价结果说明水资源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评价成果比1993年减少22.8%。2007年二次评价时把1956—2000年共45 a分为两个时段分别进行水资源评价:

1)第一时段1956—1979年共计24年,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34 亿 m3。

2)第二时段1980—2000年共计21年,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17 亿 m3;第二评价时段相对第一评价时段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减少29.8%。

水资源量主要是降雨补给,朝阳降雨特点是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的80%集中在汛期6—9月份,集中降雨形成地表径流,由于缺乏控制性工程调节,绝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出域外而无法利用。这也是造成全市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的根本原因。全年降雨量482mm,其中6—9月份降雨量381.1mm。朝阳水文站多年平均各月降雨量分配见图1。

图1 朝阳水文站多年平均各月降雨量分配

2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003年全市总用水量3.8 亿 m3,其中地表水0.39 亿 m3,地下水3.41 亿 m3,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0%和90%;2008年全市总用水量5.34 亿 m3,其中地表水1.04 亿 m3,地下水4.30 亿 m3,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9%和81%;2013年全市总用水量5.54 亿 m3,其中地表水0.66 亿 m3,地下水4.88 亿 m3,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2%和88%。

2003年到2013年总用水量年均增长3.8%。以2013年为例地表水利用量占当年地表水资源总量的9.7%,而地下水开采量为当年地下水资源量的78.5%。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直接影响河川径流的补给关系,域内四大流域的二级支流一般年份几乎全部断流,大部分一级支流甚至干流部分河段也已变为季节性河流。韩阳市2003—2013年用水量结构见图2。

图2 2003年—2013年用水量结构图

3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朝阳市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朝阳市水资源管理部门是水资源管理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取水许可制度的贯彻落实,具体办理管辖权内的取水许可审批;开展全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落实全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和市区内具体征收工作等,近年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3.1取水许可管理工作

朝阳市取水许可论证审批管理执行较为严格,对新改扩建取水工程,不符合取水条件的不予受理,符合取水条件的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并按程序进行审查批复后办理取水许可证。目前已完成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及农业取水许可证件换发工作,并且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发证。到2013年底,全市共保有取水许可证2613套,批准许可取水量5.56 亿 m3。

3.2节水型社会建设

2005年至2009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5个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自2010年来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及水资源保护等紧紧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而深入展开。不断加大节水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宣传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典型经验;抓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这一关键指标大力推进创建节水型企业建设活动,有宝国铁矿、中心医院等9家企业、3居民小区先后被评为被评为省级节水先进单位;强化水资源保护力度,制定下发了《朝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朝阳市地下水保护行动实施方案》、《朝阳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朝阳市保护水资源行动实施意见》等,并狠抓落实;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改造,实现城镇新建工程全部安装节水器具。几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121.07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5.72 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2%、农田综合灌溉用水定额2 265 m3/hm2,到2013年这4项指标分别达到53.7 m3、25.6 m3和87.9%、2 100 m3/hm2,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主要节水指标变化见图3。

图3 近年主要节水指标变化一览图

3.3水资源费征收

近几年来,水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宣传使广大用水户逐渐提高有偿取水的积极性和主动缴费意识;通过水资源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工程的建设既提高计量精度又增加了取用水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和促进了水资源费的收缴;通过对缴费积极的用水户进行宣传和适当奖励,对拒不缴费的用水户实施行政处罚等措施,水资源费的收缴率逐年上升。

3.4水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建设

朝阳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工程:2005年开工到2011年7月末基本完工,共建设完成了1个市级中心站和5个县级分中心站的系统硬件设备购置安装、软件系统的采购,开发并与省水利厅实现联网;200个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站;48个区域和重点水源地水位实时监测站;1处视频监测站;1处水质在线监测站。市区内生产和生活取水实时监测率已达到90%以上。

4存在的问题

1)朝阳市水资源总量不足而形成资源性缺水,开发利用不平衡,近几年地下水开采量一直大于当年所形成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处于超采状态。而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很低,主要是没有大型控制性调节工程,从而形成了工程性缺水。另外,长期以来除市区和县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外,其它区域产生的污水全部直排河道,加之农业生产等形成的面源污染,使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质性缺水问题愈加明显。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需定供的治水思路,必须改变。应从朝阳市的水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应摸索出一种科学的用水管理方法,优化产业配置、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发展,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3)社会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产业用水效率较低。城市供水管网老化失修,损失浪费严重。

5建议

1)实施域外调水。朝阳市属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实施域外调水工程是朝阳生存发展战略性举措。目前辽西北供水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每年可向朝阳市供水1.4 亿 m3,可以解决中远期朝阳市辖区及北票市、朝阳县城区的用水问题。

2)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目前朝阳市地表水利用率较低,仅为10%左右,部分地区地下水均处于超采状态,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尽可能的多利用地表水资源,其具体措施是建设地表水控制性工程,例如建设喀左上窝铺水库等,充分开发利用地表水,特别是汛期洪水,力争近水近用,高水高用,减少供水成本,逐渐减少地下水开采,预防地下水环境恶化。

3)建设储水性工程。在不适合建设枢纽工程的区域,建设适当规模的储水窖,储存丰水期雨水,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清洁卫生。

4)合理开发利用再生水资源。目前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的第二大水源,可见其在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地位,现朝阳市只有燕山湖发电厂使用再生水,剩余的大部分再生水直接排入河道。这一部分水资源可以用于热电、钢铁等工业企业,也可用于城市环境绿化等。

5)加强节水工作,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除“开源”外,“节流”也应是朝阳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节水工作可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少供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污水治理压力。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生产工艺,加大城市给水管网改造投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慧艳,王文,等.朝阳市水资源评价成果综述[J].地下水,2009,31(01):89-90.

[作者简介]郭爱枫(1981-),男,辽宁朝阳人,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7596(2015)11-0026-03

猜你喜欢
水资源建议现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