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维民谍战哈尔滨

2015-03-07 08:11李晓滨
党的生活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俄式团省委联络站

□李晓滨



父亲李维民谍战哈尔滨

□李晓滨

李维民

2008年,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期间,我的心情总是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作为一个特殊观众,我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剧中那个“白天讲《醉翁亭记》,晚上飞檐走壁”的地下党员王一民,是根据我的父亲李维民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创作的,而“王一民”是父亲诸多化名中的一个。

前些年,我经常去哈尔滨、吉林等地,根据父亲当年的口述,到他生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走访追思。虽然很多地方如今已经建起了高楼大厦,但我仿佛还能依稀看到父亲当年从事秘密工作时的影子。

1934年秋天,中共满洲省委决定组建一个秘密印刷发行机构,由父亲负责。上级要他找一个“媳妇”做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几天后,父亲在道里区端街租了一间独门独院的俄式平房,房东是位俄国老太太。上级从长春派来的“媳妇”叫秦淑云,思想可靠,有文化,年龄和父亲相仿。

父亲化名张守仁,职业是家庭教师;秦淑云改名何淑贞,职业是打字学校的学生。从那以后,他们在“家庭”的掩护下,开始了秘密工作。

“小夫妻”在生活上相互照顾,两张单人床分开摆放。每晚工作结束后,会在两张床中间挂起一道布帘。这种反常的夫妻生活,不久就被俄国房东发现了。

哈尔滨的冬天,居民要靠烧火墙取暖。可为了节省经费,他俩经常不点炉子,所以烟囱很少冒烟。房东出于好奇,非要登门看个究竟。一天早晨,他们还在熟睡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父亲赶紧起来打开房门。房东进屋后,看见分开的两张单人床,十分惊讶:“你们吵架了?为何分开睡?”

父亲忙解释说:“她身体不好,暂时分开睡。”

房东又说:“你们中国人说道真多,身体不好更要睡在一起。我看你们不像夫妻。”

听了这话,父亲赶紧转移话题。从那以后,为避免麻烦,他俩每天都早早地燃起炉火,以消除房东的怀疑。房东果然没再登门。遇有日本宪兵、伪满警察来查户口,她还主动出面担保,说“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之类的好话。

1935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工作一夜的父亲和秦淑云还没有起床,就被敲门声惊醒。来人是哈尔滨市委领导冯仲云。冯仲云告诉他们,团省委书记刘明佛和宣传委员杨勃叛变了。

团省委的联络站设在道里区的一个大杂院内。团省委的一名委员以学生身份租住了一间俄式房子。他不知道,大杂院里住着的一个小职员是日本奸细。院里有一个俄式公共厕所,顶盖有一个夹层,那个委员经常把秘密文件藏在夹层里。不料,这个秘密竟被院里的更夫无意间发现了。觉悟不高的更夫将此事告诉那个奸细后,那名委员马上就被捕了,摆在窗台上的报警暗号也没来得及撤掉。敌人在联络站里“蹲坑”,并封锁了整个大院。

第二天早晨,杨勃、刘明佛走进联络站后,先后被捕。因为经受不住严刑拷打,很快就变节了,之后带领日本宪兵、警察四处搜捕地下党员。

打进伪警察厅卧底的老赵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向省委做了汇报。尽管省委采取了紧急措施,但还是有不少同志落入魔掌。父亲的上级王鼎三被敌人逮捕后,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为了安全考虑,冯仲云让父亲在家装病,不要出门,免得被叛徒认出来。不久,父亲离开印刷机关,作为秘密交通员,被党组织派往汤原游击队。

1936年,父亲又奉命到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走到哪里,对哈尔滨始终充满感情。

(雷玲、王薇、魏春桥整理)

[编辑:邢丹电子信箱:ddshxd@163.com ]

猜你喜欢
俄式团省委联络站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俄式手枪,不一样的风景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团省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回头看”座谈会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新时代 新青年新征程
——2017年陕西共青团工作巡礼
复兴俄餐经典,复原真正罐焖
从“梅普组合”到“普梅易位”的俄式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