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倾斜极薄矿脉采矿工艺

2015-03-08 08:08李杰峰姜国辉王靖涵
现代矿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矿房矿脉矿柱

周 旭 李杰峰 姜国辉 王靖涵

(1.鑫达金银开发中心;2.赤峰市利拓矿业有限公司)

缓倾斜极薄矿脉采矿工艺

周 旭1李杰峰2姜国辉2王靖涵2

(1.鑫达金银开发中心;2.赤峰市利拓矿业有限公司)

针对倾角30°以下、厚度不足0.8 m的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过程出现的损失贫化率高、不能依靠自重放矿和生产能力较低的难题,分析了国内矿山该类矿脉的主要开采工艺及其现状,提出采用组合式机械化强化回采,改进护顶及充填工艺,应为该类矿脉采矿工艺的发展趋势。

缓倾斜极薄矿脉 开采现状 发展趋势

1 概 述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普遍存在倾角30°以下、厚度不足0.8 m的矿脉,由于矿脉厚度极薄,混采时采幅基本达到1.2~1.5 m以上,产生的贫化率较大,造成采选费用增加,严重影响了矿山经济效益;矿体倾角缓,采场崩落矿石不能依靠自重放矿,需要通过爆力运搬、电耙或自行式机械等方法将矿石采出[1];对于矿岩稳固性差的矿脉,随着开采范围向深部延伸,次生应力增加,采场安全条件恶劣,回采时一般需要残留矿柱,并为保证出矿品位而限定最低可采厚度的表外矿量,容易造成地下资源储量浪费。因此,这类缓倾斜极薄矿脉一直都是地下开采的难题。

国内矿山对缓倾斜极薄矿脉主要采用岩矿分采、爆力运搬、削壁充填和机械化回采等工艺结合,以提高采矿回收率、降低贫化率,确保采场作业安全和强化回采。湘西金矿沃溪坑口[2]、瓦房子锰矿、万源铁矿、上镇金矿、金洞岔金矿[3]、秦岭金矿[4]、金山金矿[5]、峪耳崖金矿[6]、湘子岔金矿[7]等矿山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分条采矿法、全面采矿法等,对缓倾斜极薄矿体开采的效果较好,值得借鉴。见表1。

2 缓倾斜极薄矿脉主要开采工艺

2.1 条柱分采空场法

沿矿脉倾向划分阶段,斜长40~60 m;在阶段内,沿矿脉走向划成区段,走向长度200~300 m;在区段内,沿矿体走向划分上山巷道和矿柱。上山巷道宽度1.8 m,矿柱宽度4.0~8.0 m,阶段矿柱斜长6.0~8.0 m。

表1 缓倾斜极薄矿脉矿山开采方法

各矿柱回采方向沿倾向由上而下。首先混采回收上山中的矿脉及其上下盘围岩,然后从上山内向相邻两侧矿柱内的矿脉钻凿浅孔,以分采矿石。炮孔深度2.0~3.0 m,根据矿柱宽度和炮孔倾斜度进行选定。

在上山巷道中,崩落矿岩采用电耙运搬。在回采矿柱时,以倾斜炮孔崩矿,分采矿石一般都被抛掷上山巷道中,少量残留矿石在矮小空区内,可人工清理至上山巷道内,然后用电耙耙至放矿漏斗。在相邻矿柱回采中,只采矿脉,不采围岩,减少了采场内矿石搬运工作量,提高了出矿品位。见图1。

为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可采取多阶段、多区段、多矿柱同时回采。在多矿柱回采中,应根据上盘围岩稳固情况,合理选取同时回采的矿柱数,一般选取2~3个矿柱同时回采为宜。

该方法采准工程量小,减少了采场出岩量,减轻了井下提升、运输的压力,降低了采矿成本。但该采矿工艺要求严格,采矿效率低,生产管理难度大,劳动强度较大。

图1 条柱分采空场法

2.2 水平中深孔抛掷爆破分段矿房法[8]

沿矿脉走向以30 m划分矿块,在阶段矿块内按矿脉倾向间隔10 m掘进分段矿房切巷,布置矿房两侧的采准天井。

在采准天井内凿水平深孔,以分段矿房切巷为自由面下向崩矿。各分层留天井两侧间柱,间柱内凿炮孔但不装药以保留矿柱,采场最上部分段顶部留矿房顶柱,按照从上至下顺序回采。分段矿石通过爆力运搬至分段切巷底板,以电耙运至采准天井,通过采准天井内的电耙耙运至矿房底部的拉底平巷,由漏斗进入阶段运输巷道运出。见图2。

图2 水平中深孔抛掷爆破分段矿房法

运用中深孔抛掷爆破分段矿房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通过分段矿房凿岩落矿方式,减少围岩分采量和分采围岩的作业工序和顶板暴露时间,而且凿岩、装药、出矿都在天井和切巷内,不直接进入采空区,改善了工人作业安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益。

2.3 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法[9]

湘西金矿沃溪矿区顶板岩层较破碎,底板围岩较稳固,矿脉较稳固,脉幅0.15~2.3 m。采用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法时,沿矿体走向60 m划分采场,采场斜长60 m,垂直高度25 m,不保留顶柱和间柱,留3 m底柱。

矿体下盘岩体内布置折返式斜坡道,并设4条分段斜坡联络道通入采场,铲运机由斜坡联络道进入采场内回采工作面装运矿石。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逆倾斜回采,回采分层高度0.5~1.0 m,由进入采场中央的分段联络道向两侧沿矿体走向推进。

采用定向抛掷爆破削壁充填进行落矿,经通风和降尘后,对不稳固顶板采取锚杆加固,铲运机出矿。EHST-05微型铲运机通过布置在下盘岩体内的采场溜井,由斜坡道溜至穿脉运输巷道。见图3。

图3 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法

采用抛掷爆破与削壁充填法结合,微型铲运机辅助作业,提高了充填工效,降低贫化损失,实现了维护顶板、处理空区和机械化运搬作业的条件。

2.4 水压支柱护顶无间柱连续推进条带式跟随充填采矿法[10]

采用矿脉连续回采的方案,将水压支柱作为采场临时支护护顶,帷幕隔离空区条带式跟随充填处理采空区。

在底盘脉外布置运输平巷,在底部掘进切割平巷和底部出矿漏斗,再沿倾向掘进切割天井。沿走向壁式连续回采矿脉,回采期间空区的最大跨度6.5 m,条带式充填区宽4.5 m,水压支柱按网度2.0 m×2.0 m支护。钻凿浅孔垂直于回采作业面落矿,通过充填后预留2.0 m宽的电耙道出矿。见图4。

图4 水压支柱护顶无间柱连续推进

采用水压支柱护顶工艺,具有采切工程量小,贫化损失低,回采作业安全等优点,可实现采矿与充填连续作业,大幅度的提高采场生产能力。

3 结 语

缓倾斜极薄矿脉的赋存条件大都比较复杂,其岩矿稳固性、矿石价值、矿体规模和倾角,极大地影响矿山生产安全性、开采强度、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及矿石的贫损指标及采准工程量大小。国内矿山对于缓倾斜极薄矿脉矿体产状形态多变,矿岩破碎,品位不均等复杂的开采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采矿法的创新和组合,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支护、凿岩和装运设备。但此类矿床开采仍存在着损失贫化大、矿块生产能力小、回采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因此,在以后的开采中应研究将抛掷爆破技术、充填工艺、支护控顶技术引入传统采矿工艺,更新成套无轨采掘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回采工效,简化采场地压管理,实现机械化强化开采;构建大矿区的整体开拓、运输及各大生产辅助系统,通过纵贯全矿区的深部开拓系统,以便实现深部、边部探矿增储,以及全矿区矿群的集约化、规模化开采。

[1] 姚金蕊,赵国彦,彭 康,等.缓倾斜矿体开采中降低矿石损失的机械解决方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5):1-3.

[2] 余 健,戴兴国,黄仁东.深井缓倾斜薄矿脉连续推进强化开采技术[J].矿冶,2001,10(2):9-12.

[3] 况世华,邱 阳,朱鸿德,等.浅析极薄矿脉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云南冶金,2003,32(6):2-25.

[4] 肖忠策.秦岭金矿全面采矿法的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J].金属矿山,1985(8):17-20.

[5] 王 宁,韩志型,姜 兵,等.缓倾斜极薄矿脉控制爆破技术及其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钨业,2007,22(2):19-22.

[6] 范永奎.壁式爆力削壁充填采矿方法在峪耳崖金矿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6,6(3):184-186.

[7] 任文元.湘子岔金矿爆力削壁充填全面法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5(5):9-11.

[8] 胡毅夫.缓薄金矿采场削壁充填地压及其控制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0(12):15-17.

[9] 黄启福,周汉国.缓倾斜薄矿脉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采矿法的试验研究[J].黄金,1994,15(2):24-28.

[10] 余 健,戴兴国,黄仁东.深井连续推进帷幕隔离跟随充填采矿技术[J].黄金,2001(3):15-18.

2014-11-06)

周 旭(1984—),男,工程师,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戊十二号。

猜你喜欢
矿房矿脉矿柱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在多层缓倾斜矿体中的应用
三维电法及激光扫描技术在矿房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金厂峪金矿典型矿脉中金、银的化学相态分析
宽城建龙矿业有限公司回柱放顶研究
传统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优化研究①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找矿意义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矿柱群连锁失稳机理分析
复杂荷载作用下残采矿柱综合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