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2015-03-10 05:59郭宏斌刘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胆囊住院切口

郭宏斌 刘超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郭宏斌 刘超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胆囊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花费、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易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然而其住院花费较高,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腹腔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近年来, 腹腔镜治疗胆囊切术技术不断被推广。此方法有临床疗效好、对患者创伤较小以及恢复速度快等优点, 但是器械设备较为昂贵, 患者治疗费用较高, 使其并不能在基层医院普及[1]。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操作技术日趋成熟, 且手术费用低, 疗效确切, 在基层医院中使用普遍[2]。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 对比采用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男29例, 女19例;年龄25~72岁, 平均年龄(38.51±13.2)岁;观察组男27例, 女21;年龄26~74岁, 平均年龄(38.83±12.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患者行气管内插管麻醉 , 取右上腹肋部缘下斜切口, 切口长度在4~5 cm。在切开腹部肌肉后, 拉开直肌和肝脏、结肠肝曲和十二指肠,从而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和胆囊。然后将胆囊袋提起, 采用钳夹牵引胆囊底部, 使用电刀切开浆膜层, 并且剥离完整的胆囊, 之后采用钳夹切断胆囊管, 取出胆囊, 最后缝扎胆囊管, 胆囊管近端再次结扎。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行气管内插管麻醉。在镜下检查胆囊后采用电凝钩打开浆膜层, 在分离胆囊动脉后采用钛夹近端双重结扎胆囊动脉后离断。分辨胆囊管后, 切断胆囊管, 使用电凝钩剥离胆囊, 并且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花费、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再进行综合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d) 住院花费(元)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8 84.2±9.5 113.8±2.6 34.7±7.1 7165.2±612.3 10.2±1.3观察组 48 45.3±10.1a 36.4±2.2a 16.3±8.2a 9521.4±413.4a 5.3±1.2a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2例腹腔内出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 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2例胆瘘,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的饮食习惯较以往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3]。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 过去传统开腹手术因为手术切口较大, 术后恢复慢, 已经逐渐被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替代。

腹腔镜手术在直视下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体内整个内脏器官, 能够更好的了解腹腔的具体情况, 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手术切口小, 对于患者的创伤小, 有效避免患者腹腔内脏器官在体外环境中暴露, 从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4]。此外, 对于逐渐提高手术要求的患者来说, 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瘢痕很小, 甚至不会出现, 满足其美学要求。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可更好的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确切。然而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手术治疗需要先进的器械设备, 手术费用较为昂贵, 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吕为良等[5]研究结果相近。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胆囊结石, 还能够更好的辨认胆囊管、肝管等器官, 如果术中出现严重出血患者可立即扩大切口, 并且此手术方法所需麻醉和监护设备较少, 手术费用较低。此外, 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腹腔镜手术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相比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易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然而其住院花费较高,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1]马瑞斌, 徐彦辉, 柯颖,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4):36-38.

[2]潘福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hs-CRP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8):59-61.

[3]覃久健, 艾旭茂.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良性病变临床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5):120-121.

[4]李称才, 李荣, 陈博艺.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1):184-185, 188.

[5]吕为良, 赵迎威.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观察.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4):84-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70

2015-07-07]

111000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胆囊住院切口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