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患者124例临床观察

2015-03-10 05:59叶江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肛门混合中药

叶江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患者124例临床观察

叶江文

目的探究混合痔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混合痔患者, 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62例。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及便血、肛门疼痛、痔脱出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取得的疗效确切, 见效快, 值得临床推广。

混合痔;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混合痔是由肛管皮下和直肠末端下静脉血管扩张而引起的一种肛肠科疾病[1]。本文通过探讨混合痔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得到结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的124例混合痔均住院患者。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华外科医学会修订的《痔诊治指南标准》[2]中关于混合痔的纳入标准。其中男72例, 女52例;年龄20~72岁, 平均年龄(45.4±9.2)岁;病程0.5~26.0年, 平均病程(13.4±5.2)年。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6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水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30 min及马应龙痔疮膏外涂肛门, 早晚各1次, 疗程2周, 必要时予镇痛、消炎、止血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内服中药:当归、泽泻、枳实、槐花、地榆15 g, 防风、秦艽、黄柏、大黄10 g, 对于体虚或出血过量者应去泽泻、枳实并加黄芪、党参20 g;对于内痔严重脱出、肛门不适者应加升麻、没药10 g, 葛根30 g, 1剂/d, 水煎2次, 早晚温服。外用中药是将内服药渣及地肤子、冰片10 g, 苦参、枯矾30 g, 黄柏20 g, 加2000 ml温水煮沸至1500 ml, 先熏蒸肛门, 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坐浴15~30 min, 早晚各1次, 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 对于患者的饮食、心理、用药应进行系统的护理, 同时增强患者的缩肛锻炼以便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得到放松。

1.3 疗效评价标准 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肛门疼痛、痔脱出和瘙痒等。以临床症状及痔核萎缩或消失记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 痔核萎缩不全或缩小记为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记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疗效为痊愈者占比67.74%,总有效率为98.39%,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7%, 8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起效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临床症状中便血、肛门疼痛及痔脱出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起效时间对比(±s, h)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起效时间对比(±s, h)

注:两组相比, P<0.05

组别 例数 便血 肛门疼痛 痔脱出试验组 62 54.6±1.3 81.5±3.4 138.7±13.8对照组 62 61.6±2.3 91.6±3.1 145.8±12.7 t 20.862 17.033 2.981 P 0.000 0.000 0.004

3 讨论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高的肛肠类疾病。目前对混合痔治疗方案较多, 以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包括剪切扎疗法、外剥内扎法等[3], 其疗效相对确切但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大, 常伴疼痛难忍、术后便秘、伤口出血或感染等诸多不良反应, 对机体损伤大且手术费用昂贵;而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及生肌敛疮的功效。

本文研究显示,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1%(P<0.05)。符合赵军红[4]的报道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混合痔患者, 所得疗效更为显著。此外,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临床症状中便血、肛门疼痛及痔脱出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与沈志刚、蔡晓松等[5,6]报道一致,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患者见效快, 疼痛时间少。作者认为,实施西药治疗主要起到消炎、镇痛、止血的治标作用。而中药内服药方中, 苦参、黄柏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地肤子去腐生肌、止血抗菌;大黄、当归泻热毒、补血活血、消肿止痛;葛根透疹、解肌退热;秦艽、地榆凉血上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 其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润肠通便、止痛止血、去腐生肌功效更为显著, 同时对于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加快愈合、缩短疗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 根据中药透皮吸收的原理, 中药坐浴能将药效直接作用于患部, 提高药效, 同时坐浴具有温热作用, 能扩张肛门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进而将患者体内毒素排出, 改善组织瘀血、抑制痛觉神经兴奋、缓解肌痉挛[7]。单一的中药坐浴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通过中药内服、坐浴联合西医治疗, 以期达到理想效果,降低并发率, 从本质上解决混合痔问题。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患者不仅疗效确切,且清热解毒、消肿止血、镇痛消炎的功效显著, 无副作用,安全性较好, 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

[1]周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痔急性发作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5):796-797.

[2]金鹤.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70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20):44.

[3]薛积良, 李建明.针刺电凝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二期内痔64例.河南中医, 2012, 32 (11):1491-1492.

[4]赵军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疗效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18):4916-4917.

[5]沈志刚, 庞子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146例疗效分析.医学信息, 2012, 25(6):230-231.

[6]蔡晓松, 韩翼, 龙启军, 等.黄柏片辅助预防痔疮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6): 4064-4065.

[7]吴萍. 痔疮的预防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国医学创新, 2011,8(18): 99-1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35

2015-05-05]

361000 厦门市第五医院

猜你喜欢
肛门混合中药
混合宅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