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药效学比较

2015-03-10 05:59佟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汤剂饮片栀子

佟新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药效学比较

佟新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 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将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作用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2, 4二硝基苯酚所致的发热的小鼠, 观察药效学差异。结果两种汤剂均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高剂量组的两种汤剂比低剂量组解热程度明显(P<0.05);等剂量组的黄连配方颗粒汤剂比统饮片汤剂解热效果明显(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的作用效果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甚至一定程度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饮片汤剂;药效比较

黄连解毒汤主要有黄连、黄芪以及栀子等组成, 具有泻火解毒、消炎等功效[1-3]。作者根据黄连解毒汤的临床作用,考察两种剂型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2, 4二硝基苯酚所致的发热的小鼠作用功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 本次试验所设计的动物均为昆明小鼠, 雌雄兼备, 体重18~22 g。

1.2 药品、试剂及仪器 药品:黄连、黄柏、栀子三种饮片(三九制药有限公司), 黄连、黄柏、黄芩及栀子均来自同一批药材, 并且自制。试剂:二甲苯、2, 4二硝基苯酚、乙醚(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阿司匹林(上海九福药业有限公司);醋酸泼尼松龙(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仪器:多功能提取罐(湖南共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AG285分析天平, 温度计(上海医用仪表厂)。

1.3 制备方法

1.3.1 配方颗粒汤剂的配制 取来自三九制药有限公司同一批的黄连、黄柏、黄芩及栀子, 每味药材150 g, 按照药典对于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配制。首先将以上4味药材分别进行水提2次, 浓缩, 干燥, 粉碎, 分别制成相应量的4味药材配方颗粒:1 g黄连相当于4 g黄连饮片;1 g黄柏相当于12 g黄柏饮片;1 g黄芩相当于3 g饮片;1 g栀子相当于4 g饮片。按照处方的比例, 分别取22.5 g黄连配方颗粒、5 g黄柏配方颗粒、20 g黄芩配方颗粒剂, 22.5 g栀子配方颗粒进行混合, 放入88.0~100℃的80 ml水中进行溶解, 冷却后定容至100 ml即得实验浓度。

1.3.2 饮片制备 分别称取9 g黄连、6 g黄柏、6 g黄芩及9 g栀子, 加入240 ml水浸泡20 min, 煎煮30 min, 煎煮2次,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实验所需浓度, 备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影响[4]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泼尼松组(试药剂量0.0063 g/kg)、传统饮片低剂量组(试药剂量3.8 g/kg)、传统饮片高剂量组(试药剂量15.2 g/kg)、配方颗粒低剂量组(试药剂量3.9 g/kg)、配方颗粒高剂量组(试药剂量15.6 g/kg)。连续7 d, 灌胃1次/d。第7天给药1 h后,用乙醚麻醉, 在右耳涂抹30 μl二甲苯, 0.5 h后处死小鼠, 剪下两耳, 用打孔器在左右对应位置打下孔, 与天平称重。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为肿胀量, 结果显示, 肿胀度方面, 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组、传统饮片剂量组、传统饮片高剂量组、配方颗粒低剂量组、配方颗粒高剂量组分别为(0.20±0.12)、(8.53±2.22)、(5.52±1.71)、(6.61±1.44)、(4.55±1.29)、(6.66±1.57)、(4.42±1.21)mg。抑制率分别为0、0、35.6%、23.3%、47.3%、23.2%、46.9%。两种剂型高剂量对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抑制作用, 等剂量两种汤剂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2, 4儿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影响 取70只小鼠, 随机分为7组, 具体灌胃及分组方法按照表1进行, 在实验前3 d于每天上午及下午各测量一次体温, 平均值作为基础体温,联系灌胃3 d, 实验前1晚禁食禁水。第3天给药后1 h在背部涂注射2, 4二硝基苯酚, 与不同时间点量取体温, 计算与基础体温差。

高剂量组的两种汤剂比低剂量组解热程度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剂量组的黄连配方颗粒汤剂比统饮片汤剂解热效果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剂型对2, 4儿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影响比较[±s, ℃]

表1 两种剂型对2, 4儿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影响比较[±s, ℃]

注:与模型组相比,aP<0.05;与相同剂量配方颗粒组相比,bP<0.05

组别 剂量 基础体温 给药后不同时间与基础体温差值1 h 3 h 5 h空白对照组 37.6±0.4 0.1±0.09 0.11±0.07 0.16±0.08模型对照组 37.5±0.4 2.10±0.34 1.20±0.25 0.62±0.13泼尼松龙阳性对照组 0.1 37.5±0.4 0.75±0.23a 0.09±0.04a 0.10±0.09a传统低剂量组 2.7 37.5±0.4 1.62±0.28ab 0.65±0.23ab 0.26±0.13ab传统高剂量组 10.8 37.5±0.3 1.20±0.50ab 0.41±0.13ab 0.19±0.07ab颗粒低剂量组 2.7 37.5±0.3 1.22±0.30a 0.38±0.12a 0.17±0.07a颗粒高剂量组 10.8 37.5±0.4 0.84±0.21a 0.23±0.12a 0.07±0.06a

3 小结

中药现代技术的关键是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同时,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药物质量标准[5]。配方颗粒汤不仅剂有效克服传统汤剂的缺点, 也能满足中医临床的辨证理论, 并且可以随证加减量。本次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在抗炎及解热方面效果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 高剂量的解热作用甚至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综上所述, 黄连解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的作用效果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 甚至一定程度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戴卫波, 王贤儿, 梅全喜.黄连解毒汤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抗感染药学, 2014, 11(4):276-277.

[2]罗海燕, 邝枣园, 李岩, 等.黄连解毒汤不同剂型抗菌药效实验研究.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5):647-648.

[3]陈林峰, 陈国华, 王月古, 等. 黄连解毒汤对 /Q 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 6(2):99-102.

[4]曾雪花, 周桂保, 杨湘江, 等.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9):161-162.

[5]张红梅, 王长虹, 王峥涛, 等. 黄连标准提取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8):56-5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212

2015-06-01]

110101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汤剂饮片栀子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栀子(赵润怀 摄)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