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分析

2015-03-10 06:00吕维杰石淑贞李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本院使用率合格率

吕维杰 石淑贞 李伟

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分析

吕维杰 石淑贞 李伟

目的了解本院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处方比例、住院患者使用率、住院患者使用强度(DDDs)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处方比例、住院患者使用率和住院患者DDDs等各项数据均呈下降趋势, 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于规定指标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规定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为94.0%, 低于国家要求。结论本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好转。

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使用强度;住院患者使用率;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是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进而出现治疗效果不佳, 药源性疾病增加和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1], 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是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为了解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现对本院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汇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调取本院HIS系统中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应用数据, 数据包括: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处方比例、住院患者使用率和住院患者DDDs。点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计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

1.2 方法 按年度和季度分别统计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处方比例、住院患者使用率和住院患者DDDs各项指标, 收集并点评每季度Ⅰ类切口手术病历, 计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

2 结果

2.1 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本院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明显改观, 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虽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规定指标外,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低于规定指标, 其余指标均低于卫生部(现卫计委)指标且使用情况明显降低。见表1。

表1 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各项指标应用情况统计(%)

2.2 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比较 2013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分别为19.36%、17.64%、17.84%和13.49%, 2014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分别为14.61%、12.93%、12.12%和14.05%。自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虽然有些波动但明显呈下降趋势, 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使用率为19.36%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12.12%。

2.3 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比较 2013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分别为63.23%、54.07%、54.20%和49.66%, 2014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分别为53.94%、51.23%、51.7%和54.32%。自2013~2014年度抗菌药物住院使用率明显下降, 由2013年第一季度63.23%下降到2014年第二季度51.23%。

2.4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2013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73.06%、56.56%、52.09%和41.76%, 2014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52.31%、42.39%、41.11%和42.2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 由2013年第一季度73.06%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41.11%, 虽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 但仍高于卫生部(现卫计委)规定指标40%。

2.5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比较 2013年四个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分别为95.4%、87.6%、84.8%和98.5%, 2014年4个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分别为96.7%、98.8%、96.7%和97.0%。由于本院从2013年度第二季度开始严格控制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为术前0.5~2 h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为24 h, 所以从2013年度第二季度开始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明显下降, 经过6个月的整顿及改进, 从2013年第四季度预防使用合格率明显上升。2013年度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为91.0%, 2014年度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上升为97.2%, 虽然还低于卫生部(现卫计委)规定的100%, 但已有明显改进。

3 小结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等一些问题, 包括:①给药方案不妥;②同类抗生素联用;③给药剂量偏大;④选药不当;⑤无指征用药等[2]。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用药时机不合理, 存在术前超2 h给药, 或者术前不给药术后给药情况;②用药疗程不合理, 主要为无特殊情况, 预防用药时间超过24 h;③品种选择不合理, 没有优先选择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④无指征预防用药, 如腹股沟斜疝类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用药等。

综上所述,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院抗菌药物管理, 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本院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力度, 同时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 保证患者能够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抗生素, 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3]。

[1] 史桂玲, 张惠娟, 孙秀颖, 等.我院住院患者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中国药房, 2012, 23(6):510-512.

[2] 侯鹏鹏, 李红伟. 791 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分析.医学伦理与实践, 2007, 20(4):480-481.

[3] 刘刚强.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9):156-1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215

2015-06-04]

266300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本院使用率合格率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