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11 13:20
城市地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办会潍坊风筝

夏 莹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22000)

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成果

潍坊是风筝的故乡,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墨子于鲁山(今山东潍坊青州一带)造“木鸢”,是风筝的原型。明代潍坊就出现了轧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风筝艺术达到鼎盛阶段。因此,风筝是潍坊一项极为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这也是潍坊国际风筝会能够成功举办并长盛不衰的重要资源前提。

潍坊国际风筝会除了风筝展览、风筝比赛以外,还会开展一系列的其他活动,借此实现资源整合,带动整个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比如第29 届国际风筝会即围绕风筝、文化、旅游、招商四个板块举办了第8 届世界风筝锦标赛暨全国运动风筝邀请赛、中国(潍坊)第5 届文化交流艺术展示交易会、第7 届潍坊旅游节、香港融资与贸易推介会等十项主题活动。

凭借风筝会,潍坊已先后与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与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累计签订合同、协议2309 个,利用市外资金2352 亿元。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最有价值的城市名片。

二、潍坊国际风筝会存在的困境

潍坊国际风筝会自创办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愈发突显出现。但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如风筝技艺后继无人、市场化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逐步影响与制约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进一步发展。

(1)风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方面仍有待完善

潍坊风筝会的举办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却有待加强。尽管潍坊通过国际风筝会打造了“世界风筝之都”的城市形象,但目前潍坊风筝产业的发展却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计薄弱。潍坊风筝生产经营普遍是小规模、分散式的家庭作坊,风筝企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普遍较差,生产方式落后,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其次,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风筝艺人断档问题严重,传统风筝扎制工艺难以得到有效传承,同时风筝企业员工多数为当地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缺乏,风筝生产管理和经营方式粗放,技术、信息、流通等服务不到位。最后,产业化程度不高,销售受到制约。风筝生产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龙头企业少,行业自律意识不强,风筝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模仿复制、粗制滥造等现象严重。

(2)市场化运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尽管潍坊风筝会较早地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但是目前风筝会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产业脉络和产业链条还不够清晰。例如相关展馆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培育专门的市场化会展公司和策划机构等。此外,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风筝展示交易市。自23 届风筝会以来,多数风筝生产企业的年销售收入都呈下降趋势,部分风筝销售商反映风筝会期间风筝的销售量并没有显著提升。

(3)群众参与度不高

作为一项节会活动,必须充分调动起社会公众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近年来,在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节会经营方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公益性、大中型娱乐活动减少,许多市民都感觉成为了节会活动的局外人。有关资料显示,2001-2008年,风筝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次由45 场下降到15场,观众由13500 人下降到4500 人。38%的问卷调查者认为风筝会于己无关,持无所谓的态度,4%的被调查者认为风筝会是政府行为。由此可见,潍坊风筝会的群众参与度正在逐年下降。

三、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完善思路

虽然潍坊国际风筝会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潍坊非常重视国际风筝会这一节庆活动。一方面在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积极配合并利用国际风筝会,例如建设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世界风筝博物馆以及以风筝为主题的公交站牌、路灯等,通过着一系列的举措,“世界风筝之都”的文化定位已深入人心,经调查显示73.87%的人都认为风筝是潍坊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不断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国际风筝会的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进行调整,以便让这一节庆活动更好地发展,如“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一办会模式的提出。正是因为当地政府的重视及努力,截至到目前,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功举办了31 届,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节会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和“改革开放30年最受关注的30 个节庆”,在打造潍坊城市名片、弘扬风筝文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潍坊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下面就当地政府及相关行业自身在促进潍坊国际风筝会所采取的有效保障措施行全方位系统的分析,借以提取其先进经验以便为我国其他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1)打造“世界风筝之都”的城市名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国际风筝会的举办,明确了潍坊“风筝”的文化定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并树立了“世界风筝之都”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城市文化营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凭借风筝会,潍坊已经先后与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与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每届风筝会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队参与。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1986年第三届国际风筝会开始,潍坊就提出了“一种形式、三种结合”的办会思路,即将风筝同经贸、文化、体育相结合。这种思路逐步演变成“风筝牵线、文化搭桥、经贸唱戏”,在当时,这一办会思路有着先进性和前瞻性。这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重视二者的结合,贸易推介会及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也成为了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0年,潍坊累计利用外资超过7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 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每届风筝会签约合同资金都在300 亿元以上。由此可见,潍坊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与国际风筝会的举办是分不开的。

(2)确定“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会模式,并成立专门的风筝办公室负责风筝会的筹办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政府包办”的办会模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硬性摊派使财政、企业和社会都不堪重负,严峻的现实呼唤办会模式的转变。最终在1998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模式,大胆尝试市场运作,提出了“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思路。从1999年第十六届风筝会开始,办会模式发生转变,不断进行招商引资,门票也不再摊派,有效地减轻了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并成功举办了五项经贸活动,潍坊风筝会步入了良性发展之路。

(3)借助风筝会的契机,各县市区整合资源,实现了规模效应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期间,各县市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风筝会搭建的平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会。比如寿光蔬菜博览会、昌乐宝石节、青州花博会、临朐奇石节、昌邑绿博会等,形成了大会带小会、一县一台戏的局面,丰富了风筝会的内容和形式,令风筝会有序衔接、高潮迭起。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风筝会平台,促进了资源的整合,通过县区联动实现了规模效应,对我国其他地区节会举办很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尽管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其很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通过本文的论述与分析,各地节会发展都应遵循以下思路:挖掘地方特有文化资源——确定城市文化定位及节会主题——设计并开展节会营销活动——开展节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政府与协会、企业等民间组织的职能定位及职责分工,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通过多种举措推动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打造品牌节会,借以实现联动效应,形成地区独有的竞争优势。

[1]刘少和,李秀斌.大型节事的文化展示与文化传播[J].旅游学刊,2009.3

[2]周晓唯,惠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下的品牌会展发展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2010,(7)

[3]陈锋仪.政府主导型会战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1)

[4]戴光全,左平,肖璐.1995 至2010年中外节事研究的比较与启示[J].人文地理.2012,(2)

[5]潍坊市节会经济研究课题组.潍坊市节会经济的现状、趋势与发展思路—以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0.2

[6]肖玲凤.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发展路径及其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3)

[7]潍坊国际风筝办公室.关于潍坊市风筝产业的情况汇报[R].2012.7

[8]王小兵.城市会展业发展模式及政策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9

猜你喜欢
办会潍坊风筝
现代企业提升办会质量的有效方法
对提高办公室人员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一点认识
“筝”艳潍坊四月天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
风筝之都潍坊
学做风筝
北京:招聘会行政许可将取消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