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探讨

2015-03-11 02:59李念念赵允伍
安徽医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

王 珩 陆 华 李念念 赵允伍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探讨

王珩陆华李念念赵允伍

作者单位: 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珩,李念念)

23001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育处(陆华)

23003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赵允伍)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执业再注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如何推进继教学分的信息化管理应引起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的思考和重视。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已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执业注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而传统纸质学分登记,不仅工作量大、程序繁琐,而且容易造成学分统计上的错误,给医院及主管部门的审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逐步构建区域性、全国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工作要求[2]。因此,利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探索信息化的学分管理方式,成为各医院继教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1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的优势

信息化、数字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信息化管理十分必要。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学分,电子学分有其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

1.1实用性学分管理系统的应用,首先避免了纸质证书发放产生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使用学分管理系统所匹配的IC卡,通过刷卡上传学分,由医院层面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直接授予电子学分;其次对学分的管理更加便捷,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可以动态掌握个人学分积分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系统完成各医院学分的年度验证和统计总结工作,避免学分累计上的错误;此外,个人也可以通过学分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学分完成情况,提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电子学分的生成,也有效避免了纸质学分证书遗失的风险。

1.2真实性学分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项目举办的全过程的监管,保证项目学分获取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无论国家级项目、省市级项目还是医院自管项目,在项目举办前都必须将相关信息报请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项目举办时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按照学分管理系统设置的刷卡时间严格把关,一人一卡,刷卡签字,严禁代签、代刷;刷卡学员名册一经上传学分管理系统后,任何人均无权改动。通过这种项目举办前、中、后环环相扣的全过程干预,最大限度的避免“人情分”的出现。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分为人员管理、学分管理、达标审核、统计查询等模块。在医院层面的应用主要是管理好医务人员的Ⅰ类(国家级和省级继教项目)和Ⅱ类(单位自管项目)学分项目,做好学分的刷卡上传、审核和年度验证工作。刷卡系统由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感应式读写器组成,学员刷卡信息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刷卡终端系统上传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再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完成学分的审核及本院职工的年度学分验证工作。

我院作为一家拥有4 000余名医务人员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每年有将近100个Ⅰ类学分项目,50余场院内学术讲座及各个科室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Ⅱ类学分项目。现将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的应用介绍如下。

2.1Ⅰ类学分项目的管理在项目举办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将项目名称、编号,项目举办时间、地点,日程安排等向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备案,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将这些信息维护到学分管理系统,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再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将该项目下载到事前安装“刷卡终端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上。

在项目举办时,医院继教管理部门携带笔记本电脑及感应式读写器现场予以刷卡,实行签字、刷卡“双保险制”,杜绝代签、代刷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刷卡时限,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的举办情况实行不定期抽查。

项目举办完成后,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上传学分,并要求项目负责人按时提交原始签到簿、学员名册和培训教材等书面资料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取学分。举办流程见图1。

2.2Ⅱ类学分项目的管理Ⅱ类学分项目实行为院、科两级分开管理。院内讲座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一般每周一次,讲座举办前3天在医院内网发布通知,组织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参加讲座,学分的刷卡、上传和授予全部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完成。

图1Ⅰ类学分项目的管理

各科室业务学习的学分管理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授权给各个科室教学主任统一管理。科室教学主任根据科室成员的业务学习情况,定期将学分录入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并提交医院继教管理部门进行网上审核。同时医院继教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各科室业务学习的原始资料进行抽查,确保学分获取的真实性,从而保障业务学习的效果。

2.3学分的登记与验证在每年继教学分年度验证前,医院继教管理部门要求各科室提交参加继教学分验证的人员名单(剔除退休人员并增添新近人员),就能以科室或个人为单位,直接从系统中导出该参验人员的年度学分信息:包括科室、姓名、IC卡编号、职称、学分类别、是否达标等,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将汇总的个人学分信息由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审核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验,并根据汇总的学分信息总结年度继教学分管理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持续改进。

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实现了应用计算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对继教学分进行管理。安徽省于2005年开始应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开展举办继教项目、审核学分、电子授分等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省17家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和12家地市卫生系统安装了该系统,全省累计168 990继教对象被纳入该系统[3]。江苏、河南省部分医院于2008年应用该系统进行护理人员继教学分管理,实现了规范管理、科学查询与统计、信息化监督管理等效果[4,5]。河北省部分医院在该系统运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学分、项目查询操作程序繁琐,Ⅰ类学分单个课题学分限制,科研立项信息录入系统不及时等问题,为其他省份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建设了提供有益经验[6]。

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3.1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为方便继教学分的管理,学分授予权通常是下放到医院的继教管理部门或科室。为确保学分信息的真实可靠,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项目举办现场的监管和抽查力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医院继教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办班流程。确保每个项目的刷卡都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避免代刷卡、乱刷卡、补刷卡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真正发挥继教IC卡专卡专用、如实记录使用者学分信息的作用,有效控制滥发证书的现象,达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本意和目的。

3.2整合区域及推广普及目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仅应用于某一省份或某些区域,全国范围并没有统一使用,所以在应用的地区内进行刷卡授分非常方便,而在应用区域以外参加学术活动仍需使用纸质学分证书,“走过场”、“假证书”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避免[7]。因此要积极消除地域间的隔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保证继教IC卡的权威性,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参加医学学术活动,只需出示继教IC卡刷卡,学分都能被记录下来,以彻底根除纸质学分证书带来的弊端。

3.3注重引导与丰富内容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3个阶段。继续医学教育属于一种终身性的教育,目的是让医务人员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修养。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度作为考评继教效果一种手段,是为了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我们不能将手段当成目的,错失继续医学教育的真正意义[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议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增加远程继教学习模块,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的优势,及时更新医疗卫生领域最实用、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变被动为主动,灵活、自主的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知识”和“学分”的双丰收。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具有集记录、查询、统计、申报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点,有效地改善了以全手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手段无法协调高效、高质量继教管理目标与管理工作量大、人员不足这一矛盾问题,实现了由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过渡,但如何更好地应用该系统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继教学分管理,仍需要系统开发人员、医院继教管理人员以及继教学习人员不断磨合、反馈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燕,张小英. 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9):856-8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3-01-18)[2015-08-11].http://www.moh.gov.cn/zwgkzt/pghjh/201301/92ca88aceeab4ea098f3519d22972d94.shtml.

[3]曹迎庆,王尚柏,刘涛. 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安徽医学,2013,34(10):1560-1563.

[4]王云娟,杨淑洁,孙溧鸿,等.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护理学分管理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10,9(6):65-66.

[5]武松丽.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提高护理学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136-137.

[6]支晓,鲁明,李娜.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综合医院应用体会[J]. 河北中医,2014,36(10):1599-1600.

[7]王悦,王勇,倪诚,等. 应用IC卡管理系统管理继续医学教育的体会[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1):87-88.

[8]孟群.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历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

(2015-05-21 收稿2015-09-26 修回)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redit management network system in hospitals

WangHeng,LuHua,LiNiannian,etal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Th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redit is a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annual assessment, registration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motion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workers. Hospitals and health administrative sectors should take into full account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redit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es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redi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5.11.0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121)

·卫生服务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化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企业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探析应用数学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思考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山西省首届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