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的独特优势

2015-03-11 04:19蒋金娜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优势

[内容提要]加强新时期民主党派社情民意工作机制建设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的需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独特优势,使民主党派能够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关键词]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优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要“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渠道”,“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作用的一种快捷有效的形式,民主党派的社情民意工作是参政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之一,也是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社情民意工作能够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各种信息,把信息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收集、综合、分析、整理反馈,社情民意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能抓住热点问题,将来自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快速传递给决策机关,是党和政府了解群众心声的渠道、科学决策的依据。参政党的社情民意渠道和言路是否畅通,能否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良策善举,这都是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的考验,也是不断提高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的需要。所以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社情民意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需要,也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民主党派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更有其独特优势,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一、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独特优势

(一)位置超脱、政治代表性和组织代表性强。各民主党派位置超脱,很少受到部门或所在地区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各民主党派政治代表性和组织代表性都很强,是政协主要参加单位和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所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不是普通信息,往往具有战略性、政治性、超前性的特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比较宏观、长远,立足于政治和全局。

(二)人才荟萃、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性高。各民主党派成员具有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深化,对反映社情民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情民意承载的知识含量也更加趋于专业化,所以要特别重视党派成员中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员和有一定行政职务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他们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很高,他们所反映的信息,不仅体现了民情、民意,也集中体现了民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意识越来越浓,社情民意信息所反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提出问题建议层次越来越高。多数民主党派成员对社会问题有很高的关注热情,对社会矛盾和问题有较强的调查分析能力,而且在各民主党派组织的通力合作下,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提出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建议和意见。所以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为“人才库”、“智囊因”所具有的强大智力优势,充分调动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

(三)渠道畅通、内外结合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各民主党派可以及时地将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相沟通。民主党派及其成员联系着广泛的群众,能够更好的反映和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下通各界,做好社情民意工作,需要基层支部和广大党派成员的热情参与,努力形成宽泛的群众基础。上达中央,积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报送重要信息,民主党派就成为了政府及时掌握民情,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的快捷通道,成为了群众和政府沟通的平台、对话的窗口,最终打造出上下结合,上下互通的沟通渠道。同时能够内外结合,在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的同时,针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不断扩大社情民意的影响力。民主党派不仅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体察民情、团结各界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四)履行职责、发挥参政党的政党职能作用。加强和改进参政党建设是我国政党制度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共产党与各参政党的共同努力。 “参政党”的概念是在1990年的中共中央文件上才正式提出来的,所以,参政党理论建设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各参政党习惯于以“友党”的身份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对于如何以参政党的身份有效参加和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健全和完善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等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过多地、被动地依靠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帮助”,缺乏自我更新、与时俱进的勇气与魄力。所以,民主党派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应该说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民主党派政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主党派发挥政党职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党和政府对民主党派信息工作也更加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多渠道和向高层领导送达的体制。各民主党派一定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参政党一项重要职责,使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当前,各民主党派报送到上级政协和党政部门的社情民意信息,无论是选材还是深度都与实际状况有差距,还有提升的空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功底深厚的文字水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分秒必争的效率观念。做好社情民意工作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组织建设好队伍。要讲求时效,抓住重点,遵循程序。要注重反映真情实意,喜忧兼报,保证反映信息的原汁原味。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社情民意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各民主党派成员来自方方面面,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理解深浅有别,对内容和写法的把握各不相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在实践中加强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

(一)把握侧重点是社情民意的基础。内容要突出重点。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社情民意的内容选择上就要突出重点,首先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紧紧把握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特别是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订与实施的重要社情动态,也包括在贯彻执行中的重要批评意见和人们的思想情绪反映。其次,应该是党派的成员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和研究相关政策,以便于及时跟踪各项措施和政策的执行及实施。再次,还应反映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选取人民群众最关心、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问题,重视群众迫切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土地征收、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就业、医疗等当前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并力求反映深层次的问题。最后,围绕政协工作的重点,对于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以及党派工作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应当作为社情民意反映的重要内容。只有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去选题,才能既有利于领导者决策,又能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精准切入点是社情民意的关键。内容要找准切入点。精确选题是提高社情民意质量的关键。讲求实效,着力找准与党政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在党政决策出台之际,应及时把各种意见建议集中反映出来,提供给党政领导作决策依据,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查缺补漏,及时反馈,确保党政决策顺利实施;抓住党政一时无暇顾及,又事关社会发展大计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

(三)真实性是社情民意的生命。内容要有真实性。只有真实才有价值。求真,就是如实反映情况,原汁原味,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掩盖,不夸大。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不能抓辫子,也不能求全责备,否则就会把这个渠道堵死。在求真的前提下反映情况,就要坚持不掺假,不搞水分,不讲假话。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实反映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提高反映社情民意的质量,努力在反映社情民意上多出精品。

(四)时效性是社情民意的价值。内容要讲究时效。全国政协王忠禹副主席说过“时效性很重要,再好的建议3天后就可能没有用了”说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对信息工作时效性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有快有慢、抓住机遇。“快”指反映和搜集动态型的舆情信息要快,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道,注重时效性,“慢”是因为有些信息因为建议的超前性太强,暂时不宜采用,可以先放一放,抓住机遇再发挥它的作用。

实践证明,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首要职能和核心任务,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这个舞台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参政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和政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和检验参政议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着一个党派参政议政的作为和成果,是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民主党派应当充分认清这一时代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反眏社情民意工作的认识,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参政党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的独特优势,协助中国共产党拓宽社会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协调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全体社会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孟钰.把做好社情民意工作作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主动要求[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2]陈如奏.反映社情民意方法论初探[J].温州论坛.2001(6)

[3]李雅芳.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陕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

[4]民建江苏省委.反映社情民意履行参政党职能[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

[5]吴卫方.小信息反映大问题 小文章蕴含大学问——浅谈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选题和撰写[J]. 江苏政协. 2010(05)

[6]赵玉辉,蒋金娜.丹东市政协社情民意更显“短平快”[N]. 人民政协报,2014-5-21(2).

责任编辑/汪 洋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优势
矮的优势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画与话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