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勇攻坚 真抓实干促改革推动天津水务迈上新台阶

2015-03-12 09:58
中国水利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水务防汛供水

“十二五”时期是天津水务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传统水利向城乡水务一体化加速转型、水务改革发展谱写新篇章的五年,也是建设投资最大、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市委、市政府把水务战略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在全社会形成治水兴水的新高潮,水务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提升水务基础保障能力,水务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我们经受考验,变危为机,科学应对2012年汛期连续三轮强降雨袭击,推动防汛减灾、引滦水源保护进入标本兼治的新阶段,干成了多年想干没干成的大事。我们勇挑重担,负重前行,持续发力水生态环境治理,全力完成清水工程和清水河道行动,城乡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开创水务改革发展新局面

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水务战略地位,确立水务发展蓝图,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部署十大水利工程和十项农村水利工程,在全市掀起水务建设新的高潮。“十二五”时期天津市累计完成投资70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一大批支撑作用大、保障能力强、受益范围广的重大工程竣工生效,有利于水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水务改革发展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建立水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出台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计提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办法,成立水务投资公司,滨海水业集团成功上市。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天津水务集团,成立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机构,10个涉农区县全部成立水务建管中心和质量监督机构,覆盖全市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有力保障全市供水安全

城市供水形成新格局,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同步完成市内配套中心城区供水、滨海新区供水、西河原水枢纽泵站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通水,城市供水形成引江、引滦“一横一纵”双水源保障格局。优化供水厂网布局,新改扩建津滨水厂等13座水厂,新建供水管网1 200 km,新增供水能力64.5万m3/d,全市综合供水能力达到411万m3/d。引滦水源保护取得新突破,举全市之力保护城市水源地,完成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治理工程,库区村庄搬迁、库周文明生态村创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林草湿地建设、畜禽养殖生态技术改造任务如期完成,于桥水库实现全封闭管理,入库河口湿地、黎河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引滦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农村饮水质量得到新提升,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解决41.9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365万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率先启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提升了102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出台村镇供水用水管理办法,建制镇和农村供水纳入行业管理,建成5个区县水质检测中心。“十二五”期间,引滦、引江累计向城市安全供水46.6亿m3,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优于国家标准,农村供水合格率提高到70%。

三、全面推进防汛减灾体系建设,有力保障全市防汛安全

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永定新河和独流减河等骨干行洪河道治理完成,潮白新河、北运河、新开-金钟河、青龙湾减河等重要支流实现达标治理,治理泃河、还乡新河等10条中小河流,除险加固6座病险水闸、37座山区塘坝,海堤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稳步推进,黄庄洼和永定河泛区安全建设顺利实施,城市防洪圈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0年一遇,重要支流提高到50年一遇。城市排水能力全面提升,加快中心城区排水工程建设,二级排水河道实现全部治理,消除积水片13片,明显缓解8片,改造易积水地道7座,新扩建排水泵站85座,新增排水能力676 m3/s,雨水管网普及率提高到85.7%;推进中心城区排水南北分流,完成北塘排水河、大沽排水河治理,建成金钟河、北塘排水河、大沽排水河3座河口泵站,完成海河口泵站主体工程,实施外环河综合治理,雨水外排能力显著提高。农村除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完成6个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56个项目区治理任务,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82座,维修改造农用桥闸涵1 597座,清淤骨干河渠1 722 km,农田排涝基本达到5年一遇及以上标准。防汛抗旱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高,防汛预案纳入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建成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增储8 000万元防汛抗旱物资,组建19支市级防汛抢险队和12支抗旱服务队,建成防汛抢险实训基地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小型蓄水工程1 507座,引调抗旱水源17.1亿m3,为农业连年增产提供了宝贵水源。通过全市上下统一指挥、城乡一体、科学防控,有效应对数次大暴雨和风暴潮的袭击,确保了城乡防汛安全。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有限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全面确立,水利部和市政府联合批复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国家试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连续两年国家考核名列优秀等次;市政府批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在全市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用水总量得到严格控制,出台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资源论证纳入政府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全面开展,城镇居民用水全面实行阶梯水价;重新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实行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管理,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出台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淡化海水进入市政管网,中心城区生态补水实现常态化。“十二五”期末,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6亿m3左右,淡化海水利用量、再生水利用量和生态补水量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04%、76%和300%,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减少23%。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节水型城市通过国家复验,16个区县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县,节水型企业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达到44%和15%,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25.81万亩(1亩=1/15 hm2),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5.5 m3,万元工业增加值新水量降至7.2 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87。

建成后的天津永定新河防潮闸

五、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城乡水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强化源头截污治污,投资200亿元连续实施清水工程和清水河道行动,在全市域斩断工业企业水污染源,治理废水直排企业1 087家、渗坑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712家、入河排污口门834个,改造雨污合流地区78 km2,治理农村坑塘761座、沟渠621条;新、扩建污水处理厂52座、一般镇污水处理设施26处、污泥处置厂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9万t/d,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1.5%。推进水系综合整治,实施堤林路园一体化治理,综合治理河道127条(段)、1 050 km,建设永定新河、独流减河两大生态廊道,建成北运河等一批郊野公园;实施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海河—独流减河南部湿地水循环系统,补水流动、净化回补的循环体系初步形成,城市河道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中心城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水环境管理模式,在全市域推行“河长制”,37名区县局级“河长”走马上任,562条(段)、5 638 km河道及主要干渠纳入管理范围,逐年考核通报,实行以奖代补;全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现全覆盖,建成投入运行的6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纳入考核监管,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实现特许经营,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分别提高到82%和90%。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治水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水务改革发展这条主线,全面加快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确保供水和防汛安全,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水务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和改善民生取得更大成果,城乡水务一体化实现率先发展,基本建成现代水务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水务防汛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夏季防洪防汛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防汛当前莫添乱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新时期水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